令世界華人震驚:美第一智庫竟如此評價中國人

734147_534358546588546_1188970269_n

中國人汗顏:美首席智庫令人震驚的對中國人之評價!

美國的蘭德公司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而言,或許聞所未聞。然而,正是這個公司,在60年前,由於準確預測“一旦美國參與朝鮮戰爭,中國必將出兵朝鮮”,這一事件讓美國政界、軍界乃至全世界都對蘭德公司刮目相看,因而,一炮走紅,從此確立了蘭德公司智庫的顯赫地位。現時,蘭德公司可以說是當今美國乃至世界最負盛名的決策諮詢機構。

聲明:此報告不代表任何政治立場,只具有參考及引人思考之價值!
蘭德公司調查報告

一 、中國人不瞭解他們作為社會個體應該對國家和社會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普通中國人通常只關心他們的家庭和親屬,中國的文化是建立在家族血緣關係上而不是建立在一個理性的社會基礎之上。中國人只在乎他們直系親屬的福址,對與自己毫不相關的人所遭受的苦難則視而不見。
毫無疑問,這種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道德觀勢必導致自私,冷酷,這種自私和冷酷已經成為阻礙中國社會向前發展的最關鍵因素。

二、中國人是世界上少數沒有信仰的可怕國家之一。
中國是無神論國度,大多數人接受的是無神論者教育,蔑視宗教信仰,把宗教信仰當做迷信,精神領域沒有共同的凝聚和約束。大部分人,他們堅持認為自己是無神論者,其實質行為上卻是泛神論者,在中國,拜鬼現象非常普遍。
由於缺乏信仰,中國人沒有罪惡感,沒有虧欠和內疚感,只要犯罪不被知道,就是無罪,這導致中國人在內部矛盾分歧時,在人性中的殘忍和冷漠,縱觀中國整個歷史,最殘忍的爭鬥和屠殺都來自於他們內部自己。

三、中國人所說的政治除了欺騙和背叛沒有其它東西。
中國從來就沒有成為一個法制社會,因為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與守法行為格格不入。中國人老想走捷徑。他們不明白這樣一個事實:即成就來自於與努力工作和犧牲。在中國,人情高於法律,導致一代又一代人在徇私枉法貪贓受賄的社會不公正和法律不公正中互相效法模仿,徇私枉法成為中國人的傳統。在中國,政治鬥爭是罕見殘酷而無情的,政治鬥爭讓中國一代一代人失去人性。

四、大多數中國人從來就沒有學到過什麼是體面和尊敬的生活意義。
中國人傾向於索取而不給予。他們需要明白一個道理:生活的真諦不在於你索取多少而在於你能給予社會和你的人類同胞多少。大多數中國人從來就沒有學到過什麼是體面和尊敬的生活意義。中國人普遍不懂得如何為了個人和社會的福址去進行富有成效的生活。

潛意識裡,中國人視他們的生活目的就是抬高自己從而獲得別人的認知。這樣一來,一個人就會對”保有面子”這樣微不足道欲望感到滿足。”面子”是中國人心理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它已經成為了中國人難以克服的障礙,阻礙中國人接受真理並嘗試富有意義的生活。

這個應受譴責的習性使得中國人生來就具有無情和自私的特點,它已成為中國落後的主要原因。中國人沒有勇氣追求他們認為正確的事情。首先,他們沒有從錯誤中篩選正確事物的能力,因為他們的思想被貪婪所佔據。再有,就算他們有能力篩選出正確的事情,他們也缺乏勇氣把真理化為實踐。

中國人習慣接受廉價和免費的事物
他們總是夢想奇跡或者好運,因為他們不願意付出努力,他們總想不勞而獲。很少有中國人明白一個事實,就是威望和成就 是通過一步步努力的工作和犧牲實現的,不付出就沒有所得。簡單來說,如果是為了謀生,那一個人只有去索取;但如果是為了生活,一個人必須要去奉獻。

為了掩飾中國目前的失業,貧窮,驚人的資源浪費等現實,中國政府編造出一串數字來把中國打扮成一個經濟上欣欣向榮的國家。這樣做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吸引更多的外國資本來填補中國的這個無底洞。

所以當人們下次聽到中國政府所宣佈的經濟高增長率等數字時應該想想這些臆想出來的數字是否正常。我們不能忘記我們不得不為這個中國政府粉飾的表面上繁榮的偽資本主義國家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五、中國人的價值觀建立在私欲之中。
由於在貧窮的環境下生長並且缺少應有的教育,大多數中國人不懂得優雅的舉止和基本的禮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著裝笨拙粗鄙卻不感到害羞。他們在青少年時所受的教育就是如何說謊並從別人那裡索取,而不是去與別人去分享自己的所有。

中國是一個物產豐富的國家。但無限制生育政策所帶來惡果使得中國成為了無限廉價勞動力的輸出國。這些輸出也包括那些受過教育的勞力輸出,除了他們的教育水準,實則和其他一般苦力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中國大規模生產的便宜產品降低了輸入這些產品的地區的商業信用度。由於技術落後,管理失敗,中國製造的單位能耗要比發達國家如日本,美國高出很多。因此, 隨著出口額的增加,中國在擴大生產的同時喪失著寶貴的能源。同時,這種行為也嚴重的污染了環境,使中國變為全世界最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國家。

目前中國正在遭受著資本主義社會兩大邪惡的折磨,即環境的破壞與人性的喪失。由於中國人天生的貪婪的本性,它們可以毫無保留的接受資本主義的陰暗面和無止境的利益紛爭。

中國人對西方的技術與產品狂熱追求卻對西方管理文化所強調的坦率,直接,誠實這些品質漠不關心。有人曾經做過的一個精彩的比喻可以用來解釋這種奇怪的被稱為中國模式的資本主義的現實,即沒有法律約束的資本主義就像不存在地獄這一概念的基督教,最終每個人都墮落,無一倖免。事實上,現在的中國製造已經成為品質低劣,價格便宜,仿製,侵犯智慧財產權的代名詞。

由於中國文化不鼓勵敢於冒險這種優良品質,所以中國人極力避免冒險,他們也不想尋求機會來改善自己的生活。

六、中國人的生活思想還停留在專注於動物本能對性和食物那點貪婪可憐的欲望上。
中國人對於生活的平衡性和意義性並不感興趣,相反他們更執迷於對物質的索取,這點上要遠遠勝於西方人。大多數中國人發現他們不懂得”精神靈性”,”自由信仰”以及”心智健康”這樣的概念,因為他們的思想尚不能達到一個生命(補:即肉體和靈性的並存)存在的更高層次。
中國人追求腐化墮落的生活,滿足于自我生理感官需求,他們的文化建立在聲色犬馬之中: 麻將、賭博、色情、吃欲、貪欲、性欲無不滲透在他們生活和文化中。

七、失敗的中國式教育成為世界的笑柄 。
在中國人的眼中,受教育不是為了尋求真理或者改善生活品質,而只是身份和顯赫地位的象徵和標誌。中國的知識份子從別人那裡得到尊敬並不是因為他們為了別人的幸福做過什麼,而只是因為他們獲得佔有了相當的知識。事實上,他們中的大多數只不過是一群僅僅通曉考試卻從不關心真理和道德的食客。

中國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説明社會改善總體水準,而是為統制階層和少數富有階層服務的。中國的政府部門總是引以為豪的標榜自己是人民的這個,人民的那個,但沒有一個是為人民的利益服務的。唯一服務的物件就是他們自身集團的利益。

中國的教育體系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為一種失敗和恥辱。它已經不能夠服務於教育本應所服務的物件:社會。這個教育體系不能提供給社會許多有用的個體。它只是製造出一群投機分子,他們渴望能夠受益於社會所提供的好處卻毫不關心回報。

中國可以培養出大批的高級能人才,但卻很少可以培養出合格的可以獨立主持的管理級專家。服務於一個公司或者社會,光有技術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勇氣,膽量,正直和誠實的領導才能,這恰恰是大多數中國人所缺少的品性。

正如亞瑟.史密斯,一位著名的西方傳教士一個世紀前所指出的,中國人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氣、正直的純正品性。這個評價,雖然歷經百年,如今依舊準確診斷出中國綜合症的病因。

大多數中國畢業生對選擇出國並為外國工作不會感到內疚,事實上他們首先欠下了中國人民在教育上為他們所做出的犧牲。隨著傳統文化價值觀的破壞和逐步衰弱,大多數的中國人,包括受過教育的人都徘徊在精神和內心世界的路口,像迷失的狗一樣不知何去何從!

萬化由一心 — 轉載自網路

萬化由一心

621814_4415334342325_1629121373_o

也許他就是隱身在乞者中的大成就者

如果你常跑北京的寺廟,可能能發現一個乞者,常來往於北京幾大寺院道場間, 時而 居士林,時而通教寺,時而廣化寺……
前幾日,我和老媽去鼓樓附近閒逛,偶爾在公交車上碰上了他,我們共同下了車,一路去了廣化寺。在途中,這是第一回和他長時閒聊。在以前,我總有感覺他和其他別的一些乞者有些不太一樣的地方,但說不清是什麼不一樣,可能是因為他說話平和,甚至有些震透力。

記得有一回,親友打電話找我老媽,我一路騎車狂奔到寺院,
才發現老媽還在途中還沒到,寺裡寺外找遍沒有她,氣得我在那裡直跳腳,這時,那個乞者走到我傍邊,聲音極為平和的說:“可能還沒來吧,慢慢等吧……” 當時我聽完他說的話,心裡馬上就不生氣了,恭恭敬敬的給了他一元錢,然後就靜靜坐在那裡慢慢的等。

那是第一回和他講話,從此,就有些注意這個乞者,但始終沒當回事情。

這回同去廣化寺,我們一路穿過胡同,因為路途也稍遠,所以聊得也較長。

我老媽問他:“你冬天、夏天怎麼辦,住在哪裡”?他說:“我白天黑夜睡在街頭”。我想了想,去年北京冬天多冷呀,零下十六度,他是怎樣在大街上熬過來的? !

我老媽問他:“聽您平時老念佛”。他說:“我就念阿彌陀佛”。
他沒有錢,他吃飯、喝水多靠寺院、道場接濟,也從不存錢,他說:“有時別人多給時,就接濟給別的更為困苦的人”。

我老媽笑說:“那你真不容易”。我在旁邊聽完,心裡不禁肅然起敬。

回到家裡,不禁想起一年前在三聯書店買回的一本書,名為《伏藏》,書裡面記錄了一句西藏的著名諺語:“藏人半數信竹巴,竹巴半數為乞丐,乞丐半數為大成就者”……

也許他就是隱身在乞者中的大成就者,並且真正做到了不抓持金銀的佛門律儀。並且,他修持的是“一門深入一句佛號念到底”。
也許,他真是一個隱身在乞者中的大成就者,在我們眼前的慈悲示現。
2010/7/8
敬記於北京北郊
與乞者的對答錄

問:你這麼年輕,為什麼不找份工作,靠自己能力去吃飯,幹嘛在這裡乞討?

乞者答:我跪在這裡,是讓自己的虛榮一敗塗地。是讓自己的面子,無地自容。是讓自己的虛假,徹底崩潰。我不是因為吃飯而做乞丐,也不是因為乞丐而去吃飯。若我放不下自己的虛榮,自己的面子,自己的虛假,縱然我有多麼好的工作,多麼高的待遇,多麼令人羨慕的生活,我,依舊生活在虛榮當中,我依舊被我的虛假所操縱,我活著,還有什麼真真的自由可言?

問:你們這些乞丐,靠別人的施捨來過日子,這麼年輕,就來這裡乞討,你感覺羞愧不羞愧?
答:我若羞愧,就一定不會來這裡乞討。我若抱著我的虛假面子不放,我絕不會來這裡乞討。別人施捨給我的東西,正是我需要反省自己的東西。我感謝施捨給我東西的人,也感謝用任何言語來評價我的人,因為你們,才使我懂得了做人的真實。

問:你是乞討錢呢?還是乞討飯呢?
答:當我徹底放下自己的虛假時,我的乞討就是成功的。當我徹底不再抱著面子來勉強過日子時,我的乞討是成功的。當我徹底不再因為自己的虛榮而左右蹣跚時,我的乞討是成功的。我不是因為錢來乞討的,也不是因為飯來乞討的。我是因為自己的虛榮,自己的虛假,自己的面子,而來乞討的。

問:是什麼力量促使你做乞丐?
答:我的虛假,我的虛榮,我的面子。沒有它們,我還需要乞討嗎?我感謝它們,使我有了做乞討的機會。

問:你乞討多常時間了?
答:三年!

問:三年了,應該你的面子,虛假,虛榮,已經徹底沒有了,幹嘛還繼續乞討呢?
答:當我的面子崩潰時,可我的妄想還依舊存在。當我的虛榮放下了,可我的愛欲心依舊存在。當我的虛假磨滅了,可我的分別心還依舊存在。所以,我做乞丐,還沒有真真做好。

問:你天天在這裡乞討嗎?
答:不天天在這裡。到處亂跑。走到那裡,就乞討在那裡。

問:這麼冷的天,你怎麼還穿一雙單鞋?你乞討來的錢,足夠你買一雙棉鞋了。
答:腳冷了,是可以隨便用任何東西保暖的。可人心一旦冷了,縱然有多麼充足的錢,多麼厚實的棉鞋,也是徒勞的。雖然我的腳是很冷,但是,我得真實去感受,我也並不因為腳的冷,而不再乞討。因為,我的心,總是灼熱的,她,可以溶解我的一切煩惱,何況一個微不足道的腳呢。世人總是呵護外在的東西,卻不知去呵護內在的東西。縱然外在再多麼漂亮,而內在,已經是破舊不堪了啊。

問:我看你就不是乞丐,你到底是什麼人?
答:縱然我告訴了你,我是什麼人,但是,對於你,依舊是陌生的啊。為什麼世人總喜歡去了解別人,而不真真地去認識自己。縱然你再如何了解別人,可對於你自己,依舊是陌生的啊。

問:我給你扔了一塊錢,你怎麼不說謝謝呢?
答:當我看見您的慈悲之心時,我已經不在乎什麼一塊錢了。您的慈悲心,是無法用謝謝二字概括的。我只能把您的慈悲之行,深深地裝在自己心裡,慢慢來品嚐。

問:當乞丐的滋味怎麼樣?
答:如人燒香,各自心明。

問:乞丐都是騙子,我見得多了。
答:人人都是乞丐。或乞討情感、或乞討權利、或乞討物質財富、或乞討名義地位、或乞討健康、或乞討快樂幸福。這種乞丐,您見過嗎?

問:我怎麼不知道啊?
答:因為在您心中,乞丐都是騙子,您總是執著在這一處,猶如總是執著地看一個地方,縱然外界多麼精彩,你依據是無法看見得啊。若一個人,總是執著地斷然一個固定的答案,那麼,您總是停留在這一處地方。猶如您自己拿鏡子去照他人,卻忘記了照自己啊。

問:原來做乞丐,還沒那麼簡單啊。
答:乞丐是人來做的。不是乞丐自己去做乞丐。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乞丐。一個心邪的人,做乞丐,他會污染一大片的。一個心正的人,做乞丐,他會感染一大片的。猶如一個乞丐,把自己乞討來的錢,無私地捐獻給慈善機構或災區人們,這種乞丐,是何等地偉大。而這種偉大的行為,卻出自一個乞丐之手,可以讓更多的人,甚至記憶一輩子。所以,我們不能以點帶面地否定所有做乞丐的人,恰恰相反,我們要用善意的眼光,去看待乞丐。雖然有的乞丐確實讓人厭棄和憎恨,但是,他們能夠長時間跪著,長時間躺著,這種行為,也會讓人產生憐憫心,生起慈悲心。必定,他們沒有去做殺人放火的事情,更沒有像某些人,冠冕堂皇地,在人背後,做些見不得人的勾當,禍害善良的人,用極其邪惡的心來達到自己邪惡的目的。就憑這一點,乞丐,還是善良的。人心要放大點,放寬點,那麼,你眼前的路,就好走些。某些人,一頓飯能揮霍幾千元,甚至幾萬元,幾十萬元,難道面對一個乞丐,僅僅需要你隨便扔幾粒錢,您難道就那麼的吝嗇嗎?

問:像你這樣說,難道我們就滋養那些好吃懶坐的人,讓他們什麼也不做了嗎?
答:人,遲早都會覺悟的。人,不能一輩子總當乞丐。但是,正因為他們曾經當乞丐,看到很多善良的人給予他們的施捨,在他們心裡,早已經種下了善良的種子。當因緣有所成熟時,他們心中的善良種子,就會發芽。而且,縱然這個乞丐是無動於衷的,但是,有很多人施捨時,也同樣有很多人看在眼裡,明在心裡。這,不也是在給大眾種善根嗎?有時候,一個無心的舉動,會感染一大片人。有時候,一粒種子,可以讓更多的人受益。

問:你乞討來的錢,用在什麼地方?
答:我把自己乞討來的錢,又反回到別的乞丐手中。

問:你這個人,是不是有病?神經有問題?哪有像你這樣的乞丐?
答:一切皆有因緣。

問:你以前是幹什麼的?
答:我只知道,我現在是乞丐。

問:別的乞丐都跪著,躺著乞討。你怎麼盤著腿來乞討?
答:您吃飯時,喜歡站著還是喜歡坐著?

答:喜歡坐著吃飯。坐著吃飯舒服啊。
說:他們、我、你,雖然姿態不一樣,感覺相同。他們跪著,躺著,有可能有他們的想法。但是,沒有跪的工夫,沒有躺的工夫,估計乞討到的錢,就沒有那麼多了。我坐著,是適合我的姿態,你坐著,也適合你的姿態。同樣是人,各有各的心思。在這一點,就沒有必要去揣摩了。

某人問:你看你的頭髮這麼長,怎麼不理髮啊?髒兮兮的。
答:只要心乾淨,比什麼都好。

問:你的意思是說我的心不乾淨?
答:在我心裡,您就是菩薩。

問:你是宗教徒?
答:我現在是乞丐,我只想認真地做好乞丐,別的,對於我,沒多大關係。

問:難得啊!
答:不得,就不難。

自己的路

~~~ 自己的路…

生命這條路沒人能夠代替我們走…修行…也得自己行!

~~~

印度北方有一個叫做舍衛城的都市,佛陀有一個供大眾內觀及聽聞其說法的中心。

有一位年輕人每個晚上都會來聽佛陀說法,如此過了好多年,年輕人卻從未將佛陀的教導付諸實行。

數年後的某個晚上,年輕人提早到了,發現只有佛陀一個人,便走向佛陀說:“佛陀,我心中常常生起一個疑問!”

“哦?在法的道路上是不應該有任何疑問的,讓我們來理清它們吧,你的問題是什麼呢?”

“佛陀,這麼多年來,我一直來您的內觀中心。我注意到在您的周圍,有許多出家的比丘、比丘尼,還有為數更多的在家居士,或男、或女。其中一些人已經持續地來您這兒好幾年了。

我可以看出,有些人已經確實達到了最終的階段;相當明顯地,他們已全然解脫了。

我也看到有些人的生活確實獲得改善,雖然我不能說他們已完全地解脫,他們活得比以前好。

但是佛陀啊!我也看到很多的人,包括我自己在內,還是跟以前一樣,有些時候他們甚至更糟,他們一點都沒有改變,或者是他們並沒有變好。

為什麼會這樣呢,佛陀?人們來見您這樣一位偉大、全然覺悟、如此有力量又慈悲的人,您為什麼不用您的法力與慈悲,讓他們全都解脫呢? ”

佛陀微笑著說:“年輕人啊!你住哪兒?你打哪兒來的啊?”

“佛陀,我住在舍衛城,就是這憍薩羅國的首府。”

“是啊,可是你的樣子看起來不像是舍衛城的人。你的故鄉在哪兒啊?”

“佛陀,我從一個叫王舍城的都市來的,是摩揭陀國的首府。我在幾年前來到舍衛城定居。”

“那你是不是斷絕了所有與王舍城的聯繫呢?”

“沒有,佛陀,我在那裡還有親友,而且也還有生意往來。”

“那麼你一定要時常往來舍衛城與王舍城之間了?”

“是的,佛陀,我一年要到王舍城好幾次,然後再回到舍衛城來。”

“既然你已經往返舍衛城與王舍城之間許多趟了,你應該很清楚這條路了吧?”

“是啊,佛陀,我非常清楚這條路,甚至可以說,即使蒙上我的眼睛,我一樣可以找到去王舍城的路,因為我已經不知走了多少次了。”

“那麼那些非常了解你的朋友,他們一定知道你來舍衛城,然後定居在此地吧?他們也一定知道你經常往返於王舍城,而且你也非常熟悉從這兒到王舍城的路吧?”

“是啊,佛陀,所有和我走得比較近的人都知道,我常去王舍城,而且也非常熟悉那條路。”

“那麼一定有人會來向你請教到王舍城的路,你會不會隱瞞一些不說,或是會解釋清楚呢?”

“有什麼好隱瞞的呢,佛陀?我會盡我所知告訴他們:你們要先往東走到波羅捺斯城,然後繼續往前走到菩提伽耶,然後就到了王舍城。我會非常明白地告訴他們,佛陀!”

“那麼你給了他們詳細的解釋之後,所有這些人是否都到達了王舍城呢?”

“那怎麼可能呢,佛陀?只有那些從頭到尾走完全程的人,才能到達王舍城。”

“這就是我想向你解釋的啊,年輕人!人們來見我,因為他們知道,我已經走過從此岸到涅槃的道路,所以對這條路線非常熟悉”。

他們來問我:’什麼是通往涅槃,通往解脫的道路’而我有什麼好隱瞞的呢?

我很清楚地跟他們解釋:’就是這條路。 ‘如果有的只是點點頭說:’說得好,說得好,真是一條正道’,可是一步也不踏上這條路:’真是一條絕妙的正道啊,’可是不費勁去走完這條路。那麼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到達最終的目標呢? ”

“我不會把人扛在我的肩上,帶他到最終的目標。沒有任何人能把人扛在肩上背到最終目標。

基於愛與慈悲。他頂多會說:’就是這條路,我就是這樣走過來的,你也這樣做,也這樣走,你就能達最終的目標’。

但是每一個人都得自己走,自己走這正道上的每一步路。

如果你往前一步,你就接近目標一步:如果往前走一百步,就接近目標一百步;如果走完了全程,就到達了最終的目標。你得自己走這條路。”

~~~ 感謝 菩提葉

把豆漿灑翻的女孩 — 網路轉載

把豆漿灑翻的女孩


那天早上10點鐘左右,我搭上公車。車上的乘客互不相識,無人交談,有人閉目養神,有人欣賞窗外街景。

忽然,一記聲響,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一位乘客,不小心將豆漿整杯灑落在地板上,豆漿沿著地板,慢慢流向前門。

之後,凡是要下車的乘客,只能改用腳尖踩著地面,小心翼翼地刷悠遊卡,再左移右挪地下車。

這杯豆漿的主人,是一位年約20歲的女孩。從她不安的肢體動作,可看出她內心的焦急。

只見這女孩連忙扶著欄杆,彎下身,拿著面紙一張張地想要吸乾地上的豆漿。

這時,一位女乘客從皮包中拿出塑膠袋,她伸手接下女孩手中那堆濕黏的面紙。

女孩認真地向她道謝,並撿起豆漿杯丟入塑膠袋裡。

眼見女孩手中的面紙即將用罄,一位母親突然起身往前,在行車搖晃中遞上衛生紙,途中,繼續有其他乘客捐出面紙包,送給這位女孩。

她感激地接下所有的面紙,並一再向這些熱心的乘客說謝謝。

司機先生終於說話了:「妳趕快坐好,不要再擦了。」司機注意著路況,表情有點緊張。

女孩低著頭,仍努力的擦著地上未乾的豆漿。司機先生又重複了一遍,但女孩的動作依舊。

終於,司機把車子暫時停下來了。

面帶愧疚的女孩,對著司機先生深深鞠了一個躬:「對不起,司機先生,我把你的車子弄髒了,真的很抱歉。」

司機先生看著她:「東西灑了,等下我用水沖一沖就乾淨了,你剛剛那樣子太危險了,車子搖搖晃晃的怎麼擦呢?如果妳沒抓好扶手,為了一杯豆漿跌倒又受傷的話,那太划不來了。」

司機先生繼續說:「妳在那裡搖來搖去的擦,會讓我分心的。如果發生意外,那就不只妳一個人會有危險的。所以,我就一直叫妳不要再擦了,妳都不聽。」

女孩低著頭說道:「對不起,我只是怕有人踩到豆漿滑倒,所以才一直想趕快把它擦乾的。真的很對不起。」

這樣的生活片段,你感受到什麼了呢?一段沒什麼大不了的生活瑣事?但我看到的是:

(一)、勇於面對自己失誤、盡力彌補改進的年輕新新人類。

(二)、處處為乘客安全著想、克盡職守的公車司機先生。

(三)、一群”自然流露”樂於助人本性的乘客。

這些人的表現,正顯示出一項我們總以為在現今社會中少見的真情--為他人著想。

《女孩》害怕別人踩到豆漿滑倒。

《司機先生》將乘客的安全與福祉顧慮在心。

《其餘乘客》則以將心比心的「同理心」付出關懷,立即伸出援手來幫助女孩。

不到15分鐘的生活插曲,燃起人性互助的真情,並帶給旁觀者無盡的省思,這是多麼可遇不可求啊!

至今,一直深深感謝這一群”陌生人”帶給我對人性良善的高度信心,提醒自己『自私冷漠固然讓人憂心,但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真情互助與互諒,卻比社會中的負面問題更多,只是我們經常忽略了。』

如果你我願意在忙碌的生活中,靜下心來細心觀察,一定會發現我們的社會充滿良善與希望。

~~轉載

請讓我感覺自己很重要

請讓我感覺自己很重要 網友分享

全世界知名的「玫琳凱化妝品公司」創辦人玫琳凱女士,曾說過一個故事:

多年前,她開著一輛老舊汽車,到福特汽車的展示中心去,因她手頭上有錢,想買一部黑白相間的新轎車。進了福特展示中心,業務員看她開著老舊的車子,斷定她買不起新車,所以就不把她當一回事。當時,剛好是中午,業務員說,他趕著赴午餐約會,就

託辭先走了。
由於玫琳凱女士急著購買新車,所以想見業務經理,但經理亦不在,下午一點才會回
來。 於是玫琳凱只好悻悻地逛到對街Mercury的汽車展示中心。該中心正展示一輛「黃色轎車」,儘管玫琳凱很喜歡,但價錢卻遠超過她原本的預算。
可是,那業務員的談吐十分殷勤、誠懇;而在閒聊時,玫琳凱說, 想買車是因為當天是她的生日,想買部車送給自己當「生日禮物」。
後來,業務員禮貌地說他有點事,請求告退一分鐘,隨即回來。
未料,十五分鐘之後,一秘書小姐帶來「一打玫瑰」,而那業務員就把整打玫瑰送給玫
琳凱女士, 祝賀她「生日快樂」!
天哪,玫琳凱說,當時她真的「太訝異、太驚喜、太意外」了!不用說,玫琳凱後來買
的是──遠超過預算的Mercury黃色轎車。因為,那聰明的業務員看到玫琳凱女士身上正散發著無形的訊號─「讓我感覺自己很重要!」─如果換成我去買車,而受到如此禮遇相待,我可能也會和玫琳凱一樣,十分感動地下
訂單買;畢竟我們都希望「被重視」,而不喜歡被當成「空氣」啊!

曾有一位長得很帥的教授說,他太太長得不漂亮,而且年紀比他還大,在外人看來,兩人並不匹配,但他為什麼還要娶她呢?因為,我太太常誇我,說我很有能力、腦筋很
棒、很會理財、做事做得很好、穿衣服很有品味、對人很友善等等」這教授告訴學生
說:「我以前的漂亮女朋友常嫌我、說我不好,只有我太太會稱讚我,而我就喜歡這種
『被灌迷湯』的感覺!」

的確,我們的另一半、家人、朋友、同事也都正在期待──「讓他感覺自己很重
要」,因為人的「自我價值感」,是經由別人的肯定、讚美而來;只要「讓他感覺自己
很重要」,對方也會善意地給我們「正面的回饋」啊!

所以,前些天我故意對太太說:「妳好辛苦噢,坐完月子還要帶兩個小孩,而且,還
把小孩帶得那麼聰明、可愛,都那麼像妳!」未料,我太太肅地說:你少來,我知道你
的計謀,你是不是又想拿錢去買音響了?」

溝通小站:你會彈鋼琴嗎?可能會!因為任何人都能夠在鋼琴上彈出聲音,即使小貓
盤,也會發出聲音。但是,鋼琴「會彈」和「不會彈」、或「彈得好不好」,就有很大
的區別。
人際關係也是一樣,「好」和「不好」之間,有極大的區別;但是,人際關係欠佳的
人,並不是天生就註定一直如此,其實他只是缺乏經營、訓練不足罷了!從學理上來
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互動,都是基於「平等互惠」的原則,也都希望被尊重、被肯
定、被了解,而不喜歡「被忽視」。

所以,我們必須注意到別人心中「想要」的東西,也要看到對方最「在意」的東西,那就是──自我尊嚴感──「重視他,讓他覺得自己很重要」。

《雜法藏經》中有所謂的「無財七施」,意即「眼施、顏施、心施、身施、言辭施、座位施、房舍施」;其中,溫柔關心的「眼施」、和顏悅色的「顏施」、誠懇親切的「心施」、溫暖人心的「言辭施」,都是我們人際溝通中可以學習做到的啊!

賽涅卡曾說:「如果想獲得別人喜愛,就得先去喜愛別人。」的確,當我們先釋放「喜歡對方」的良性訊息時,對方也會「投桃報李」地回應;當我們真誠重視對方時,對方必將「眼睛為之一亮」,進而「心受感動」地善意回應。

所以,我很喜歡西方人的一句話──「想做皇后,應先把丈夫當國王」;意即「如果妳想要當皇后,就必須把老公當成國王一般對待!」這不只是男女之間!!

在人與人的相處上也十分的受用

祝福您 吉祥如意 , 心常滿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