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高層次的內丹術修煉,萬法不解的金丹之謎!

道家高層次的內丹術修煉,萬法不解的金丹之謎!

道家修煉“內丹術”的最高層次,即煉成“金丹”飛升成仙。成仙是美好的嚮往,但修煉成“金丹”,強生祛疾,開慧增智,延年益壽是能實現的。

一、什麼是金丹?

歷史上道家也有直泄天機的論述,《丹經披論》說:“丹者,純陽也。”“陽者天道也。”

張伯端在《金丹四百字序》中說:“采日月二輪氣”,“奪天地一點陽”,“修丹之士采日月之精華,合陰陽之靈氣”。以上都是對“金丹”的真知灼見。

二、“內丹術”通周天,是開通“天人合一”的同步程式。

“采日月二輪氣”,“奪天地一點陽”,也不是如采一朵花,可以信手采奪的。唯有修煉道家“內丹術”通大小周天,開通人體小宇宙與自然大宇宙能量場的同步共振的程式,實現“天人合一”同步有序化。

1. “進氣”

《伍柳仙宗》講:“進氣是修道第一步要緊的功夫”。莊子講:“吐故納新”。

2. “行氣”

《雲笈七簽》講:“長生之道,在於行氣”,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行氣治百病,不通則痛,通則不痛。《聖濟總錄》講:“人五臟六腑,百骸九竅,皆一氣之所通”。

3. “聚氣”

《黃庭經》講:“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以成真”。

4. “氣化”

丹田是陰陽氣的門戶,丹田和合陰陽氣。

呂純陽《敲爻歌》中講:“金丹混合乾坤日月精。”

上列修煉道家“內丹術”四序是環環相扣,通大小周天,開通了“天人合一”的同步程式,通大小周天即能攝取宇宙能量,《黃帝內經》講:“調陰與陽,精氣乃光”,光的層次是最高層次,見到性光是功夫。

古代道家修煉“內丹術”,在修煉操作上提出安鼎設爐,調火采藥,九轉還丹,開玄關等理論,這都是很了不起的,都是在修煉實踐中的經驗總結。

不過,這一系列的理論講的只是“漸法”。據我所知,古代修煉“金丹”有頓法,由於門派的原因,只傳少數嫡系弟子,口授心傳,不留文字,非常保密,歲月無情,人亡功失,一派茫茫,這是固守封閉造成的歷史不幸。

但倖存的是留下了浩如煙海的玄門丹經,後代還可以鑽進故紙堆玄海探秘,不過,在歷史上道家修煉“內丹術”的丹家中也有革新與保守兩派,也有隱士高手留傳真知灼見,這是客觀存在。

三、“金丹”是丹田陰陽氣合和氣化的“氫彈”。

根據我幾十年研究玄門丹經,以及修煉道家“內丹術”實踐探知,修煉“金丹”有“頓法”。

丹家張伯端在《周易參同契》中說:“陽氣始通,出入無疾”。“始通”、“無疾”,即是修煉成人體具有自我調控、自行修復的有序生命系統,就是道家講的金剛不壞之體。

四、攝取太陽能量,“金丹”刹那頃刻成。

《丹髓歌》講“金丹”修煉“藥非物,火非候,分明只是一點陽”。將煉金丹奧秘講得一清二楚了,丹田是人體中焦,所以丹田聚能向人體四方輻射,若要不死長在天,須將元氣守丹田,氣氣歸臍,壽與天齊。

《袁天罡胎息訣》說:“夫陰陽者天地之真氣,一陰一陽生育萬物”。萬物生長靠太陽這就是真理。

《黃帝內經》講:“元氣者,陽氣也”,“天之陽氣,唯日為本”,“萬物之生,皆由陽氣”。

呂純陽在《百字碑》中講:“陰陽生反復,普化一聲雷”,這就是講人體場與宇宙場共振,人天共振同步“金丹”成,怪不得道家修煉“內丹術”北派宗師王重陽詩雲:“金丹頃刻刹那成,不在三年九轉行。同輩若能先悟此,碧霞深處是前程。”

《高上玉皇心印妙經》講:“聖日聖月,照耀金庭”,“七竅相通,竅竅光明”,“金丹身中,傾刻而成”。

綜上所論,學習研究丹經,實踐修煉“內丹術”不要太迷信書本,要辯證地研究丹經,在實踐中思考總結悟道,古詩講:“紙上得來總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兩句詩值得當代丹功修煉者沉思。

圖文源於互聯網

道家四步修煉法

道家四步修煉法,功成可大補先天元炁、通曉世事因果!

內丹術是中華道家文化瑰寶,是中國古人感悟宇宙與人生的智慧結晶。它體現了人類對生命永恆的追求,是一套全方位的人體再造手段。內丹修煉通過一系列的方法來補足人體缺失的精氣神,使人體恢復到疾病全無的健康狀態。

然後更進一步對人的思維意識進行提煉昇華,最終使人證悟大智慧,徹底擺脫各種煩惱,成為一個逍遙于世間的神仙般人物。

這個過程就是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四大步。

丹道修煉中的漏盡通在小周天功法時已達到,重返童真之體,天眼通能見天地間一切事物;天耳通能聞十方之聲音,宿命通能曉世事因果,他心通能知別人思想,神境通能推往知來,洞察隱微。

一、築基入手功夫(道術)

內丹築基階段,主要是補足人體生理機能的虧損,同時初步打通任督和三關的路徑,直至氣通、熱通、全身通,為煉丹運藥作準備。

內丹道術階段,先要入室靜坐,調身、調心、調息,止念守竅,做到松、靜、自然,心息相依,這和丹功師父的要求也大致相同。

精、氣、神是維持人生命的三寶,築基功夫就是要補足三寶,使人精滿、氣足、神旺,達到三全。

精滿現於牙齒,氣足現於聲音,神旺現於雙眼,築基完成後,牙齒健全,聲音洪亮,二目有光,說明人的生命力旺盛,直至寒暑不侵才算陰精牢固,便可修煉內丹。

二、煉精化炁(初關仙術)

初關仙術階段,屬於小周天丹功,小周天又名轉河車,以泥丸宮為鼎,下丹田為爐,行煉精化炁之丹法。

這段丹功以元精為藥物,以氣為動力,以神為主宰,最後將精和氣煉化為炁,便是丹母,元精是無形無質的,和後天自然界的物質不同,屬於先天的機能,它的本源是元炁,二者相互轉化,動為元精,靜為元炁。

人之元炁稟受于父母,生後隱藏在炁穴(下丹田)之中,長到十六歲,兩腎間元炁自然萌動,有暖信至陽關。

內丹家要“逆而成仙”,便留住元精,煉精化炁,行小周天功法,還精補腦。

三、煉炁化神(中關仙術)

煉精化炁的小周天丹功完成後,便經過“入圜”(釋教稱坐關或閉關)的過渡階段,轉入煉炁化神的大周天丹法。

小周天要求精不漏,大周天要求炁不漏,炁比精更易洩漏,因此大周天自始至終強調防危慮險,以免炁散而功敗垂成。

大周天時人體的精氣全化為炁,只剩下神和炁兩個成分,只在中、下二丹田之間運轉,不再循河車之路,使神炁合煉而歸於神,為二歸一的中關仙術。

中關實際上是進一步煉藥的功夫,使神炁凝結,從有為過渡到無為。

四、煉神還虛(上關仙術)

內丹學中認為道即是虛無。丹經中以〇代表虛,宇宙中只有〇是不壞長存的,神歸虛無,就完成了三歸二、二歸一、一還〇的全過程,稱為與道合真了。

煉神還虛為丹功的最高階段,純入性功,約為九年,前三年乳哺陽神,後六年有出神之景。

道家內丹養生術,今多有不習者,或不遇名師,或無暇修習,為了使神秘的道家內丹養生術能服務於當今社會,推出網路直播秘修課程。

不論是治病養生,還是丹道修煉者想突破瓶頸,絕對值得您學習。通過修習,人的生命本源能量得到充電,肉體精神皆能質的飛躍,不僅身心強健,更是智慧提升。

圖文源於互聯網

丹道修煉指迷:排、聚、煉、養是丹道修煉的必經之路!

丹道修煉指迷:排、聚、煉、養是丹道修煉的必經之路!

剛開始學習丹道的人,都是體內濁氣、陰氣比較重的人,因此第一階段就是要排除這些濁陰之氣,采入清陽之氣。

這是入門階段的初學者必須做的,但我發現很多自學丹道的人,他們都是從靜功開始,這樣會繞點彎路。

各門各派都有排除濁陰之氣和采入清陽之氣的方法,都是在清晨,面對東方,靠意念打開身體的毛孔或竅穴,配合呼吸,吸時意念身體采清陽之氣,呼時意念身體排濁陰之氣,至於體形姿態和意念方式、呼吸配合,各家各派或有不同,但基本原理都一樣。

如果不先經過開放的“排泄”的過程,就開始進行封閉式聚練真氣,也是可以,不過就是多繞彎路。當身體的濁陰之氣排除得差不多了,身體健康了,感覺體內清爽了,這時候,就可以進入下一階段了。

就是多聚少排,如果第一階段是排聚平衡,那麼在這個階段,就要注意多聚,即是多采入清陽之氣。

很多朋友一直練習初步動功,但也一直停留在初級階段,就是因為太死板,只是照本練功,沒有注意自身的變化情況,初級病氣(病氣有很多種,從粗到精微,需要練功深入,才能逐步清除)排差不多了,就要聚練真氣,到下一階段再排了,但他們不明白,不斷在表面上做文章,今天采來的,明天排出去,如蜜蜂采蜜,是很勤勞,但也只能做到“戶樞不蠹”,保持初步的身體健康,但難以深入,真正啟動身體內的寶庫。

聚來的真氣,是需要練習的,要不就如同落在身上的雨水,濕露有之,過後便幹。

所謂的“煉”,指的是以意引氣,無論是轉周天也好,體呼吸也好,或旋轉,或流動,或衝擊病灶,只要是讓氣運動,就算是煉。

剛開始煉的時候,由於初學者的身體經絡並不敏感,感覺少或感覺不到氣的流動,一般都是以為只是意念的活動,其實丹道是“意到氣到”,有意就有氣,剛開始感覺不到氣,並不是真的沒有氣。

“排”除濁陰之氣,“聚”來清陽之氣,接著“煉”真氣,下來就要“養”真氣。煉真氣就像練兵,練完兵,總不能就解散了吧?要把兵放到軍營裡面去。

丹田就是真氣的“兵營”,要把真氣回流到下丹田,然後意守一下,讓真氣存在下丹田,同時意念收功。

作為初學者,開始階段,就是“排-聚-煉-養”,可以先煉“排聚”過程,即換氣,然後接著“煉養”,如果時間允許,也可以同時進行。

很多丹道功法好像很神奇,意念一大堆、動功很複雜,其實不見得都有必要,丹道入門其實很簡單,理通法自通。

同時,從基礎而言,越是簡潔越高級,就像是小學基礎,如果小學就給你分個數理化,那麼將來的發展就受到局限了(當然是我個人見解),如果排除功法設計者那些自以為是的部分,那麼剩下來那些丹道的核心,簡單明瞭而且直接。

以上是初學者修煉丹道的線路,具體的方法,可以繼續探討。有了練習丹道的思路,修煉起來也就胸有成竹了。丹道功法非常多,但萬變不離其宗。

下面就介紹一個簡單容易上手的功法……體呼吸。可以將“排-聚-煉”一步到位,再配合意守養氣,就可以輕鬆入門,起到祛病健身,強化體質的作用。

丹道修煉講究“身體姿勢,呼吸方式,意念活動”即“調身、調息、調心”,調身的關鍵就是身體的放鬆,要逐層次地放鬆;調息的關鍵就是呼吸的深入綿長,要深入到各個層次,一般要求呼吸進入小腹,強調“息息歸根”;意念活動除了相應功法相應意念,關鍵都是不可過重過死,要清靈柔和,意似流水。

習練體呼吸,既可以結合到生活中進行,又可以單獨專門時間進行。

如果是專門時間進行,那麼可以採用兩腳略寬於肩,身體自然松立的姿態;呼吸採用逆腹式呼吸,吸氣時收小腹,注意是吸小腹,不是吸肚子,胸部的起伏最好也減小;同時意念身體的毛細孔張開,宇宙的真氣從毛細孔中細入,進入體內,匯入下丹田;使用深呼吸,在吸到不能再吸的時候,稍微閉息一會,然後再呼氣;呼氣的時候,意念氣從毛細孔出去,射透天邊。如果結合在生活中習練,那麼吸氣時候,收小腹,意念氣從全身皮膚進入,呼氣的時候,從毛細孔射透天邊,注意呼吸綿長即可。

“體呼吸”的呼相當於排氣換氣的功能,把體內的陰渣之氣排除掉;而吸的過程,相當於聚氣,把宇宙清陽之氣彙聚到體內;而控制丹田到毛細孔,到皮膚的行氣軌跡,就相當於是“煉”的過程。

下面再結合養氣方法,就可以完成丹道入門,祛病健身。

如果是專門時間煉體呼吸,練習完畢後,意念先守上丹田(眉心和耳朵上去一寸在腦內的交叉線區域),過3分鐘左右,用眼神看向下丹田(臍下三寸的腹腔內),然後意念輕輕守住下丹田,時間最少3分鐘,如果允許時間不限。丹道功法是從對生命理解和探索的深度中產生,丹道講究“越是高級功法越簡潔”,關鍵的東西往往一言就明。

以上就是推薦的“排聚煉養”的方法。通過以上過程,能起到扶正祛邪,祛病健身的作用,同時奠定進行高級修煉的基礎。

圖文源於互聯網

道家消除壓力和煩惱的方法

道家消除壓力和煩惱的方法,還你清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求生是人最原始本能的欲望,如何提高生活的品質,使人健康長壽是值得永遠探索的課題。源遠流長的道家、道教傳統養生文化,它是前輩們經過長時間的靜心修煉得出的總結。尤其是內煉丹法,不管是靜的還是動的,是文的還是武的,在煉養方面是有很高的價值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歸三;三歸二;二歸一;一歸無”。順則成人;逆則成仙。學習須明其中奧妙方才有所收益。否則;不但不能養身;反而會傷身。謹記。

內丹修煉: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還虛合道。固根培本,養人身三寶,充人精神,發人智慧,使之能為人所不能,能及人皆莫及,道家內丹術則是掌握人身三寶“精、氣、神”自然變化的規律,修之煉之,而達到養身、長生之修煉方法。

歸納起來分為:築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這四個階段人們把它分為築基是道術,後面三個階段是仙術。

築基階段命性合煉。開始時,選擇適合自己修煉的時間和場所,然後調整身體端坐、平視、雙眼微閉、兩手虛握太極,順著呼吸的自然起伏,使氣沉到下丹田。待到神清氣爽;丹田氣足就要準備通關了。

通三關,即打通背後三關。氣從“尾閭”處升起,使它慢慢上升,這就 是通“尾閭”關。氣運至後背,幾乎與心臟等高處,稱之為“夾脊”關,氣容易從此處通過。氣運到後頸腦下與口相對應處的“玉枕”關時,道路不暢通,需要花費長時間慢慢通過。如果太快,氣容易上沖而致偏差。

從“尾閭”到“百會”,稱為“督脈”。從“百會”往下至“下丹田”,稱為“任脈”。任督二脈通,這時運氣不運藥,故只能稱“通脈”,也叫做意念“小周天”。如果運轉中有了藥,那就稱得上通“小周天”了。通與不通全在於意念的運用,憑意念去體察。“任督”二脈是人體中八脈的樞紐,此二脈通即其他六脈也隨之而通。〈如果有藥在其中,則為“大周天”〉全身也就暢通無阻。築基的過程是“有為”的,運的都是後天之氣。

築基的目的是補人體虧損,活絡經脈;通氣血。築基要花多長時間,這是因人而異的。

煉精化氣階段,內丹功法稱為初關。運行的路線和築基時一樣。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在築基的基礎上進一步鍛煉精氣神,達到元精元氣與神合凝生成“藥”,也稱“炁”。“炁”在任督二脈不斷迴圈運行,使藥不斷純化。運周天的目的在於將元精元神凝合,在運轉中去粗取細,去偽存真,去礦留金。

內丹家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腎精屬陰,易於下滑;心為神之舍,它主宰萬物,性在此,命在此,屬陽的元神居此,元神易上飛,陰走陽失,影響壽命。因此,內丹家想方設法要使元精上行,元神下行,要使兩者相遇結伴而行,在運行過程中成為真種子,再凝練成丹母,即“大藥”。

至此完成“三歸二”的修煉。凝練要靠火候。火候有文火、武火之分。詩雲:“縱識朱砂與黑鉛,不知火候也如閑。大都全借修持力,毫髮懸殊不結丹”。

可見金丹全靠火候修持而成。可惜自古聖人傳藥不傳火,從來火候少人知,所以不是不願意傳,而是實在難於傳火,關鍵還在於自己求名師,在言傳身教中掌握。

煉氣化神是神與炁(丹母)合煉,誕生“聖胎”,也就是“嬰兒”(修煉術語,道家把它比作是男女交配成孕,神與炁喻男女),完成“二歸一”的修煉,也稱為“中關”。

修煉方法強調呼吸自然,不必靠意念,只要凝神入定,目光內視觀照“中丹田”。此階段需要通“大周天”。也就是通奇經八脈。學者須知其中奧妙,方可進行“煉神還虛”的階段。

大周天以中丹田為“鼎” , 下丹田為“爐”,氣機的運行距離比小周天小得多,只在兩丹田之間運煉,小周天靠有為的內呼吸引動迴圈,達到逆運。大周天靠藥物自身的能量運行,日復一日,直到有性光出現,這光白中有點金黃,開始時現於眉中,最後全身被這種光籠罩,這就是十月胎熟丹圓,曰:“神通”。

煉神還虛階段是煉丹術的最高階段,稱“上關”或“九年關”。這個“九”是我國古代漢語中最高的陽數。在這裡表示要花很多的時間才能煉成“一歸無”的性功。歸無就是歸“道”。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將陽神搬移到“上丹田”。上丹田是煉陽神和陽神所居的地方,中丹田是元炁所居的地方,下丹田是元精所居的地方。

陽神上移就是要將在前三個階段的基礎上煉就的聖胎送至上丹田。

功夫全在於處虛無之境,以虛無之心煉虛無之性情,達到常定常寂,感而遂通,似與天地永存。曰:“天人合一”。歸根結底還是落實在形神一致、形神相依、留形駐世而求長生的道家的生命觀上。

圖文源於互聯網

“調息”與“意守”的要領!

道家丹道修煉:“調息”與“意守”的要領!

丹道修煉中的“調息”

行功修煉有三調:“調身”、“調心”、“調息”。

“調息”偏差,是指在實踐中,修者由於把握不好呼吸的輕重緩急、勻深細長,而形成的偏差。

“調息”就是運用意識和特定的動作,通過調整呼吸使意氣相合,以後天之氣召還先天之氣。呼吸調整得當,神清氣爽,心平氣和。

因此,“調息”也是“調心”的一個重要輔助手段。

“調息”功效巨大,茲舉如下:

1、能提高對呼吸運動的調控能力,在有意識控制的基礎上,促進調身、調心。

2、是實現練功入靜的重要手段。人之呼吸與生俱來,故呼吸吐納乃人體生命之本能,行功時,有意調整呼吸,使之勻深細長,非常有利於入靜。

3、呼吸調整,真氣充沛、順暢;通過呼吸調整,將體內之真氣聚集、儲存於身體的某些特定部位(如丹田),或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或祛邪排濁,利益身心,使功者更易進入修煉的高度入靜狀態。

“調息”之火候較意守容易掌握,常見的“調息”偏差反應和原因有以下幾種:

1、反應:呼吸不暢,胸腹起伏時有壓迫感;原因:衣著過緊,腰帶未松。

2、反應:呼吸不當,胸悶氣短;原因:姿勢不當,過於含胸或挺胸。

3、反應:膈肌、腹肌緊張,阻礙氣機下降,造成憋氣、胸悶、腹脹、心慌、心跳,呼吸急促,長短不勻;原因:盲目追求呼吸的勻深細長,呼吸用力過猛,吸氣過於深長,閉氣不當。

4、反應:腹脹、嗝氣,情緒煩躁,精神緊張;原因:意守呼吸,呼吸太重,太集中。

實踐中,常見一些修煉者參書盲修,看到書上講“調息的標準就是要呼吸勻、深、細、長”,於是一味專注呼吸,不知輕重緩急,功後造成呼吸不順,心律不齊,胸悶氣短,四肢無力等流弊。

關於“調息”,筆者認為,正確的做法是,調整好姿勢(調身),再調整好心態(調心),形正心和,呼吸自然就順暢,自然會漸進到勻、深、細、長的理想境界;簡單而言,“調身”、“調心”做好了,不管呼吸,讓身體自然地呼吸,就是最好的、最安全的“調息”。

丹道修煉中的“意守”

“意守丹田”對修真的意義與重要性,無需多言。然而,實修中,真正將“意守丹田”做到位的修煉者往往並不多。

首先,“意守丹田”並不是“死守丹田”。

很多人望文生義,看到“意守丹田”一詞,以為就是將注意力一個勁地集中到下丹田,再加上這些人往往心性不好,過於執著,雜念多,於是在修煉的過程中,拼命地死守著丹田,時間一長,就出現頭昏腦脹、胸悶氣短、氣機錯亂、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問題。

不可有意守,也不可無意求。有意守,會造成意念過重,氣機紊亂,內氣渾濁;無意求,實屬頑空、妄空,最後會空無一物、空無所得。

因此,“守丹田”,既要摒棄頑空、妄空,更不能讓意念過重。

具體說來,就是在修煉的時候,我們的身體一定要放鬆,心態一定要平和,一定要靜下心來,讓身心俱松、身心俱空,要用真意微微去守、微微去照,像春蠶吐絲那樣,似綿綿非綿綿,若有若無,若即若離;這樣才能氣機順暢,身心愉悅,功力漸長。

圖文源於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