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中的超度為何又稱鐵罐施食

道教中的超度為何又稱鐵罐施食?

在道教豐富的科儀體系中,超度法事佔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它承載著人們對亡者的追思與祝願,希冀通過特定的儀式幫助亡魂超脫苦難,往生善處。而在諸多超度法事裡,有一種較為特殊且具代表性的形式,被稱為 “鐵罐施食”。這一稱謂乍聽之下頗具神秘色彩,究竟為何道教中的超度會有這樣一個獨特的名字呢?

鐵罐施食的起源與發展

鐵罐施食全稱為 “青玄濟煉・薩祖鐵罐施食・放焰口超度科儀” ,其起源與宋代高道薩守堅祖師(薩天師)密切相關。薩祖以雷法通神,心懷慈悲,一次偶然的機緣,他感知到餓鬼在地獄中飽受饑苦,那淒厲的哀嚎仿若重錘,敲打著他的惻隱之心。為解救這些苦難的靈魂,薩祖潛心編撰了《鐵罐施食焰》科儀。這一科儀並非憑空而來,而是融攝了清微雷法與靈寶煉度之精髓,尤其強調 “水火煉形、破獄拔罪”,從此開啟了以鐵罐施食超度亡魂的傳統。隨著時間的推移,歷代高道不斷完善和傳承這一科儀,使其在道教超度體系中愈發完備,成為道教度亡濟幽的重要法門。

鐵罐:溝通陰陽的神秘容器

“鐵罐” 在這一科儀中絕非普通器具,它象徵著溝通陰陽兩界的特殊通道。從外形上看,鐵罐堅固且有一定的封閉性,恰似陰陽之間那道雖無形卻有隔閡的界限。在法事過程中,鐵罐被置於特定位置,高功法師通過念咒、掐訣等一系列科儀動作,賦予鐵罐特殊的靈力,使其成為能容納法食並將其傳送到冥界的載體。同時,鐵罐也寓意著對亡魂的一種保護,仿佛為其提供了一個暫時的 “庇護所”,讓它們在接受施食和超度的過程中免受其他干擾。在道教的觀念裡,陰陽有別,而鐵罐則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打破了這種隔閡,建立起了一座連接陰陽的橋樑,承載著生者對逝者的關懷與超度的願力。

施食:慈悲普度的核心行為

“施食” 乃是這一儀式的核心行為。在道教認知中,幽冥地獄中的餓鬼,因往昔業報深重,身形枯瘦如柴,咽喉細若針孔,且口中噴吐火焰,長期遭受饑餓與烈火的雙重煎熬,苦不堪言,這些餓鬼被稱為 “焰口”。而施食,就是通過高功法師的 “變食真言” 等科儀手段,將供品轉化為能讓餓鬼受用的甘露法食。這不僅僅是簡單的食物給予,更蘊含著道教的慈悲精神。法師在施食過程中,還會引導餓鬼們皈依道、經、師三寶,勸誡它們斷惡修善,以此幫助它們擺脫餓鬼道的痛苦,走上解脫之路。施食行為體現了道教對眾生平等的尊重,無論亡魂生前善惡,皆有機會在這一慈悲之舉中獲得救贖。

鐵罐施食科儀的具體流程與內涵

水火濟煉:重塑亡魂

科儀開始後,首先進行的水火濟煉環節意義重大。高功法師以自身為天地,心為火,腎為水。心火熾熱,用以燒掉亡魂的業障;腎水純淨,用來蕩滌亡魂的罪垢。同時,法師采北斗、南斗之炁,使二者交融,化身為慈悲的太乙救苦天尊。南斗六星的陽氣助力亡魂將陰氣轉化為陽剛之氣,在救苦天尊的引導下,亡魂步步生蓮,實現從陰質到陽質的轉變,為超脫奠定基礎。此過程模擬天地陰陽運轉,通過法師身中造化來煉化亡魂,使其具備超脫的條件。

變食施食:滿足需求

當亡魂經過水火濟煉後,便進入變食施食環節。高功法師存想救苦天尊出現在萬道金光之內,自己代替天尊,左手執楊柳,右手端水盂,遍灑甘露,將陽世的飯食變化為法食,這些法食皆是雲廚甘靈、異品珍肴,如交梨火棗、丹李蟠桃之類。天下九州分野的十類孤魂,如同細雨密霧般紛紛前來,沾濡法食,各得飽暖,滿足了它們長久以來的饑餓之苦,同時也為下一步的超脫創造了身心條件。

破獄拔攝:拯救沉淪

在地獄中的亡魂被各種業力束縛,難以解脫。鐵罐施食科儀中的破獄拔攝環節,高功法師通過宣說《九真妙戒》,焚化 “破地獄真符”,持天蓬尺劈開象徵業障的 “黑紙地獄城” 等方式,打破地獄的禁錮,將沉淪在地獄深處的亡魂拯救出來,使其能夠來到法會現場,接受後續的施食與超度。這一環節體現了道教超度對苦難亡魂的深度關懷與拯救力度。

鐵罐施食的意義與影響

對亡魂而言:解脫苦難,往生善處

對於沉淪在幽冥地獄的亡魂,尤其是餓鬼和戴罪之鬼,鐵罐施食無疑是一場及時雨。通過這一超度科儀,它們得以開喉進食,解除了長久以來的饑餓痛苦。在接受法食的同時,它們聽聞道法,皈依三寶,受持戒律,消除罪業,最終超出苦海,有機會脫化人天,前往青華長樂界東極妙嚴宮,實現了從苦難到解脫、從沉淪到超升的轉變。

對生者而言:積累功德,福澤自身

參與鐵罐施食法事的生者,也是在積累無量功德。他們通過發心舉辦或參與法事,表達對祖先、親人的追思之情,體現了孝道。而且,每次施食救拔無量餓鬼,可培植生者無量的慈悲心。在道教理念中,這種慈悲心的增長會帶來諸多福報,施食之人會蒙受護法善神的保佑,天人鬼神都會主動擁護,從而使生者在現世消災解厄、福壽康寧。同時,也希望通過超度祖先等亡魂,使家族的運勢得到改善,所謂 “陰超陽泰”,先人離苦得樂,能為現世者增上順緣、減少違緣 。

對道教文化傳承而言:延續信仰,弘揚精神

鐵罐施食作為道教超度體系中的重要科儀,承載著深厚的道教文化內涵。它的傳承與發展,使得道教的慈悲精神、生死觀念、科儀制度等得以代代相傳。從古代到現代,無數高功法師研習、實踐這一科儀,將其中的奧秘與智慧傳遞下去。每一次鐵罐施食法事的舉行,都是對道教文化的一次展示與弘揚,讓更多的人瞭解道教對生死的獨特見解以及對眾生的慈悲關懷,對於延續道教信仰、豐富中華傳統文化寶庫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綜上所述,道教中的超度被稱為鐵罐施食,源於其獨特的起源、蘊含著特殊的象徵意義,通過一系列嚴謹且內涵豐富的科儀流程,實現了對亡魂的超度和對生者的福佑,在道教文化傳承中佔據著重要地位,成為道教慈悲濟世精神的生動體現。

圖文源於互聯網

道家丹道修煉的第一關,百日築基的秘密

道家丹道修煉的第一關,百日築基的秘密。

看到本文的道友,可以從今天開始百日築基的修行,希望在百日內,大家能夠打下修道的基礎,日後無論修行什麼,都會事半功倍。

要想蓋高樓,就要打好地基,之所以很多同修總是打坐難以入靜、達到很好的狀態,原因基本上就只有一點,就是基礎沒打好。

這個基礎就是打坐的第一關:正身。

正身就是要養成一個正確的打坐坐姿,正確的打坐坐姿一旦形成,就不會再有身體上的這個大動來影響身心了。

正確的坐姿要求一個月內,能坐到一小時基本不動,兩個月內能坐到兩小時基本不動,三個月內能坐到三個小時基本不動。

身體條件允許的同修,請單盤或散盤,頭椎一線,下頜略向內收,舌頂上牙銀,頂的越高,口水就會越多,頂在上牙齦的那個橫骨處即可,身體要求似松不松,雙手可以結子午印,你也可以用雙手去做其它事,萬法隨緣,但要求是身體必須按要求坐好,此為正身。

正身的過程只要是達到要求了,其它的入靜,不過是水磨功夫,日久天長的事情。

在正身的同時,不需要你意念有多麼專一,只需要你要堅持這個坐姿,和站軍姿有一拼,如果有時間和定力的同修,可以同時逆腹式呼吸,吸氣時,收腹擴胸,呼氣時腹向外,而胸內收,同時吸氣時,意想氣從尾閭上升到頭頂百會,呼氣時,氣從頭頂百會下降到下丹田,如此往復。

之所以要逆腹式呼吸,主要作用是調理五臟六腑,讓中氣旺達,讓中丹田和下丹田更加活躍,在做逆腹式呼吸的時候,我們的胸腹隔膜,會推動內臟向上運動,同時推動下腹部空間的運動。

我們的中丹旺氣,下丹旺精,精氣雙旺,則神旺,中丹和下丹的準確位置,就在中三焦和下三焦的結點上,那裡也是毛細血管最旺達最多的地方,平時活動少,通過這種內臟運動,可以改良中下三焦的平時狀態,讓其更加旺,更加活躍,這兩個地方就是原點,在打坐的時候我們呼吸往復的精氣中氣會越來越多,越來越熱感,形成有形有質的熱流。

從中丹略上一點向下丹流動,沉降在下丹中,百日功成者,下丹氣如團熱有煎水,前腹後腎均是很熱的感覺,此時即是聚氣成形的時候,如此之時,即是意念其通關小周天的時候,一般正常身體,需要百日氣成,此百日氣成後,無論修什麼功法,都能事半功倍。

築基中的丹田聚氣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聚自身精氣歸下丹, 一種是聚外氣入下丹。

這兩種方式各有所長,但如果此人年輕且精血旺盛,則這兩種方式的聚氣時間都差不多。但如果正常化來講,聚外氣入下丹的速度要遠超過聚自身精氣歸下丹的速度,但各有利弊,還是聚集自身精氣來的安全,我們對內來講是自身精氣神的修練,我們對外來講是對外在精氣神的採集修習。

兩種方式,內修外修,修心是必須的,心性一定要過關,以後學到外修精氣神就能夠以外補內來補內在精氣神了,心性不過會卡在某一境界上不去了然後就會造業。

有人會問,萬物負盜,要是一不小心盜了,怎麼辦呢?

其實不用擔心這些,打個比方,你想拿起一塊磚頭,但你手沒有力氣就拿不起來,你想外修精氣神,你本身精氣神不旺,你就不容易把外面的精氣神采回來,所以初期修習者因為自身精氣神不足,采不動外精氣神,就只能以靜來融入,以虛來抽取,有點和負壓的效果類似,但這個比喻不是很恰當,等你們修到一定程度,就明白我說的這個道理了,精氣神不能出體時想瘦也很難,精氣神能出體時想瘦就容易些了。

神的強度和空間度越大,就越厲害,就越有能力,就出體的越有功效,從此時開始,耗精氣就開始多了。

圖文源於互聯網

如何心齋

南華祖師說要“心齋”,我們的心如何去做“吃素”的工作呢?

莊子《南華真經·人間世》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衛國國君是一個獨斷專橫的人,顏回希望能夠勸說他成為一位仁君,便向他的老師孔子請教能夠遊說衛國國君的辦法,孔子先問顏回自己打算怎麼做,顏回說要持齋。孔子搖頭,指出人們常說的齋,屬於祭祀時的用齋,並非真正意義上在齋戒。

一個真正的合道者,是可以做到心齋的。顏回追問什麼叫心齋,孔子回答說:“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于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有一種觀點認為,心齋所修行的是一種洞明虛空的心境,超越了對功名利祿、善惡美醜的追求,素齋是身體對諸多欲望的生理抵抗,心齋則是對諸多欲望的心理和精神上的抵抗。

普通人是具有求多、求大的欲求的,而道教修行則是要求少和寡,在道教的心性學中認為,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意思是說,人們會因為心上升起的種種多而繁雜的欲望,進而帶來無限的煩擾,如果煩擾不能解決,就會陷入危險的境地而無法獲得拯救。

宋·蘇軾《泛舟城南會者五人分韻賦詩得人皆苦炎字》之二中寫道:“苦熱誠知處處皆,何當危坐學心齋。”

由此可見,心齋不是我們簡單地去理解成為一種精神的追求,而是要正襟危坐去修持的法門。

從孔子的這段回答中,其實可以逆推出“心齋”的概念和實現的途徑,孔子提出,心齋是虛,虛是合道的表現狀態,這裡說的虛,當是心中所虛,以應待萬物。

晉·郭象注解說:“虛其心,則至道集於懷也。”只要能做到虛心,則可以把至道攬在懷中,做到心虛的法門,則在於“聽之以氣”,這句話,正是理解“心齋”的真正難點。

我們逐句來分析:

第一,祖師提到“若一志”。

“若”是你的意思,這裡是孔子在對顏回說話,指出:你要能夠保持一個思想、一個念頭,心思要轉移,不要有許多的雜念來打擾到自己心神,如果雜念始終存在,心中就是充滿了各種念頭思想的,就做不到虛。

所以,虛的第一步,用“一志”清除多餘的雜念,最後留下清靜一念。

第二,“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是不要的意思。待做到了清靜一念的功夫後,就要轉向於“聽”的功夫,毫無疑問,這裡的“聽”並不是用耳朵在聽,要聽到的也不是各種各樣的聲音,(各種各樣的聲音本就屬於雜念,已經在第一步清除掉了),而是借用了耳朵聽聲音的概念,來表達用心聆聽自己所處於的狀態,自己在清靜一念狀態下的表現。

也即是說,去探究自身的道是什麼,此時,聽的是天籟之音(南華祖師說天籟、地籟和人籟,你知道這三籟分別指什麼嗎?)

第三,我們僅僅用心去聆聽、去感受道是什麼,這還遠遠不夠。既然談論修行,就需要找到能夠主動去合道的法門,找到具有指導意義的、如何做的法門。祖師說“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氣,是事物運行的源動力以及根本規律。

“聽之以氣”,此時聆聽與觀察的不再是我們自身的感知,而是一種客觀存在的運行方式,因為我們的心是有知覺的,是主觀意識的表達。

真正的虛心以待,不需要我們主觀去做什麼,是隨時隨地都可以應物的,隨著外界事物的發展變化而給予該有的回應(但卻不是帶有主觀判斷的回應)。

能真正做到這一點,才符合道教義理中講的隨方應化的聖人要求,才是經典中提到的“常應常靜,常清靜矣”的修

道教修行,講的是兩個詞:一個是應物,是符合事物客觀規律地回應;一個是真常,即無論應什麼樣的事物,都要保持住自身的真常不變。

外在客觀發生的事物為實,我們唯有以虛空淨明的真心來應對,才能夠虛實相待而互不相傷,孔子讓顏回保持心齋,本質上是要讓他打破自己的執念,回歸到大道的層面上去看待問題。

為了更加有效地說明這個觀點,南華真人還舉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有一個工匠很會雕刻,他刻的人與真人完全一樣。君王看了嚇一跳,問他:怎麼能刻得那麼像呢?工匠回答說:我開始刻的時候,一定要先守齋,三天之後,心裡就不會想“慶賞爵祿”。守齋五天之後就不敢想“非譽巧拙”。七天之後,就忘了自己有四肢五官了。

唯當忘記了一切外在,才能以應物的心去做應物的事。南華真人在《逍遙游》篇章中用一句話總結,即“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如能八風吹不動,定可安坐紫金蓮。

清·趙翼有一首《歲暮雜詩》,寫道:“身退敢談天下事,心齋唯對古人書。”

心齋,是我們皈依道經師寶的態度,更是我們修行人要保持的本真,那麼,今天的心齋,你做到了嗎?

圖文源於互聯網

大腸癌成因

(大腸癌的起因)

大腸癌不可怕,可怕的是病人相信西醫學,而無怨無悔的繼續讓化放療殘害下去,這才是致命的真正原因所在,讀者如果認為給西醫治療,從此以後過著正常快樂的過日子,你就大錯特錯了,

以我來看,腸癌若給西醫治反而是向死亡的終點在加速挺進中,而原本可以不必如此痛苦的受盡折磨而且加速死亡的,只因為太信任西醫學,所以才會有這個痛苦又會提前死亡的下場,如果從一開始被發現有大腸癌時,就由中醫開始接手治療,今天怎麼會出現腫瘤一再的復發與移轉呢?

這都是因為治療不當才會出現這個結果,讀者們如果得到這種病時,請就近找中醫來治療,不要讓西醫治,給西醫治療就是不想活下去了。

大腸癌的起因,中醫的觀點是病人本身就有長期便秘的問題存在,加上喜歡吃各種維他命與健康食品等,才是真正的病因所在,所以你只要停止繼續吃各種合成維他命與健康食品等,有便秘時請找中醫來將便秘治好,不要使用西藥的排便藥,一旦大便回到每天都很通暢後,就可以避免得到大腸癌的。

千萬不要給西醫開刀治療,一開刀後癌症就會移轉,最常見的移轉位置就是在肺跟肝臟內,於是變成開始時只是大腸癌而已,結果給西醫治療後就變成肺癌跟肝癌,死亡原因不是因為大腸癌而死,是因為肝癌或是肺癌而死,請問讀者這是誰的過失呢?

八大中醫師不能看

1 既吃西藥又吃中藥的中醫師。

除非是意外事故導致的外傷。只要是病,不經過西醫插手,你能想到的,感冒、失眠、胃炎、痛經、腹瀉、便秘、高血壓、糖尿病等等,你不能想到的,如腦瘤、肺癌、乳腺癌、淋巴癌、肝癌等各種重症。只要經過正統經方中醫師治療,效果是往往是第一劑就知道效果。

輕病時常是一劑就痊癒了,乳癌等也不過幾周的時間。請問讀者,如果是病不是外傷,你何時有機會和必要吃眾所周知副作用大的西藥?這些既吃西藥又吃中藥的中醫師,就是因為自己都不會治,才會明知西藥副作用大也吃西藥,還對別人說是因為中醫無效,不是中醫無效,是他們的知識不夠,水平不夠,自己不檢討,還嫁禍於中醫,因為他們自己都治不好,也不會治好你。

2 定時服用各種維他命的中醫師。

因為他們不知真正的中醫養生之道,因此,他們相信所謂的維他命保健食品廠家和廣告等所吹噓的保健,是因為自己不能分辨是非,盲目相信某方為了商業利益拼命灌輸的“保健知識。”

豈不知,人體“寧虛勿實”。任何人的體內都有癌細胞的存在—–西醫認為,癌細胞為體內正常細胞的特殊變異,那,各種保健品維他命是不是自身變異細胞(癌細胞)的好朋友?

讀者請思考,無論動物或是植物,世界萬物要生長,是否需要營養?營養充足時,長得飛快,維他命是人體所需的多餘的大量的營養,正常人體細胞吸收部分外,大量的被自身變異細胞(癌細胞)吸收,它們就會茁狀成長,

正常人體有能力清除此些異種的細胞,當人體清除的能力下降或是此類變異細胞得到營養快速成長時過多時,量變到質變,此些變異細胞聚集成塊,或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便會顯示在西醫的儀器中,西醫所謂的肝癌,肺癌等便被診斷出來。

讀者請思考,不然,西醫怎麼會說肝癌發病隱形,且沒有辦法預測,只有到機器照出肝內有“團”或“塊”時,才引起注意,才進行所謂的確診診斷法。——- 肝內組織切片病理檢查。

讀者請再思考:

1 此“團”或“塊”,不會馬上長出來,在能用機器和肉眼看出之前,必定很小,雖然機器看不出,但此時病人已有很多不適的症狀,如厭食,厭油膩,大便不規則,每天晚上1AM—3AM無原因醒多來等等。當病人有此些症狀但機器,血液化驗正常時,西醫不會重視,也無良好的辦法去診斷和治療。

因為西醫看待1AM—3AM醒來和別的時間醒來和全夜醒來無特殊意義,都是失眠,他們只是認為一者失眠較輕,一者失眠較重而已。

西醫怎知,1AM—3AM是屬肝的時間,每夜1AM—3AM準時無原因醒來就已表示肝臟受損,此時的西醫儀器和血液檢查可能是顯示正常,經方家此時就會趕快動手治療,那又怎會等到肝有結塊的形成肝癌,治未病為上工—–真正的經方家才可以做到,西醫和別的中醫都將束手無策。

西醫在『早期時』都無法預測,非要等到長大了很明顯時才想到去如何診斷,此時早應是治療之時,西醫卻在用病理檢查企圖瞭解裡面到底是什麼東西,此種檢查意義有幾何?

2 每年進行一年一次健康體檢的中醫師。

因為他們不掌握真正經方家正統中醫的方法,所以他們相信西醫的儀器和血液報告,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這些西醫所謂的健康數字範圍『沒有以人為本』,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此種體檢忽視人本身的冷暖寒熱是多麼的片面和欠整體觀念。

他們沒有用真正的健康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健康,那他們怎麼會健康?他們自己都不健康,又怎能幫助你健康?不是中醫不好,是他們沒有真正學到家,那是他們的悲哀,不會幫助自己,更不會幫助別人。

如果今天以前你曾經相信,那是筆者之過,沒有將此文盡早公佈於眾,如果今天以後你依然相信,那是你自己的悲哀,因為你沒有選對真正的標準來衡量你的健康,健康標準不對,那你渴求和追求的健康又怎會正確呢?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聰明的讀者,你仔細想想,又多少人每年例行健康體檢,卻照樣心臟病突發死亡,只有真正的經方家才知如何愛護心臟,如何保證心臟病不會發生。所以,這種中醫師不能看。

3 自己亂做手術的中醫師。

1 骨科手術——-西醫所講的椎管狹窄、椎間盤突出、脊柱側彎等。

2 婦科手術——–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症等。

3外科手術———腦瘤、腦積水、急性乳腺炎、闌尾炎等。

4 心血管外科——搭橋術、心臟起搏器的安置等為了治療心臟病。

5腫瘤科——– 乳腺癌、大腸癌、肺癌等。

以上所列疾病,只要未開過刀,在倪師的診所裡接受治療並按倪師囑咐的,無一不好。如果他們自己去做過以上手術,說明他們自己不但不是真正的中醫經方家,治不好自己的病,更不知道真正的中醫經方家可以讓他們避免手術。請遠離他們。道理很簡單,因為,他們自己都治不好,也不知道正統中醫經方家能治好,那你碰到他們,他們一定不會治好你,還會給你指引錯誤的方向。

4 動不動就吃抗生素的中醫師

他們口口聲聲地告誡你,“現在的感冒病毒很厲害的,所以感冒難治。”,那你一聽即可知,不能看他,因為他們的中醫水平只是“紙上談兵”。從沒用過大小青龍,因此,不會用麻黃湯、桂枝湯等,他們自己的感冒都治不好,你能相信他們能治好你的感冒或是別的健康毛病嗎?

5 從沒用過中草藥的中醫師。

湯者,蕩也。治大病時不會用或不敢用湯藥的中醫師,也就是不會治重症的中醫。所以不能看。因為他們一定不會治重症,誰知道小病他們能不能治好?

6 向你推銷各種不同的保健品和營養劑中醫師。

道理和吃維他命一樣,此中醫如果不是無知犯以上的錯誤,就是為了賺你的錢,請遠離他們,以防上當。

7 如果他們沒有以上數條,但你越吃他的藥,腳越冷的中醫師,也不能看。因為以上數條容易看出,你容易分辨,但如果你吃了他的藥,腳不但沒有變暖,反而更冷了,你投錯醫,馬上換醫生。

符合以上八項中任何一項的中醫師們,筆者多多得罪了,如果你讀過此文後恍然大悟,心懷感激,請感激自己知道了中醫(真正的經方家)原來可以做到如此。

如果你大發雷霆,破口大罵,請息怒——

一來,動了你的怒氣,只會傷到你自己的肝臟。

二來,你所有不良反應我看不見也聽不見,不會傷了我的肝臟。

三來,此文主要是寫給身患疾病要尋醫求助的病人看的,是為了不耽誤他們的病情,並不是要寫給你們看的。

“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如不服氣,請用治好病的實際行動來證明給病人看。

所有病人飲食必須遵守事項:

1. 停止服用任何合成維生素及營養補充食品。

2. 停止服用鈣片及降膽固醇藥,逐量遞減類固醇,抗憂鬱及抗焦慮症藥。

3. 不可食用奶製品如牛奶, 起司, 乳酪, 冰淇淋等, 可多食用天然非基改豆漿或米漿來代替。

4. 停止使用所有人工糖及人工糖所製造的食品如巧克力、餅乾、糖果、可樂、氣泡飲料等。

5. 喜愛甜食者可以使用天然蔗糖或蜂蜜來代替其他糖的使用。

6. 多吃海鹽或是岩鹽來代替人工的精煉鹽。

7. 不可以喝咖啡,可以多喝茶來代替。

8.多食用天然食物來代替營養補充食品,避免食用太多營養添加物的食物。.

9. 多喝常溫水、茶及自製天然果汁,少喝酒及其他人工飲料。

10. 腎病病人及水腫病人要少鹽飲食,但也不能完全無鹽

11. 腎病病人禁止吃楊桃。

12. 女性在月經期間避免吃生冷食物及飲料。

今天正逢西洋人的愚人節,我的做法卻正好與一般人相反,我不但不想愚弄世人,我還要告訴世人,你們都被西藥廠與衛生署愚弄了一生,不要繼續再被它們愚弄下去了,世人如果以為我今天利用愚人節在愚弄你們,你們就錯了,你們不知道你們每天都在過愚人節,真是笨啊,請醒醒吧,不要繼續每天再過愚人節了。

漢唐中醫 倪海廈謹記於佛州桃花島2009年04月01日

 

“便秘”是因大腸傳導功能失常,造成糞便在腸內停留時間過長,糞質乾燥或堅硬,艱澀難下導致的。

中醫治療便秘常按照『證型』來調治,常見的證型有:

實熱、氣滯、氣虛、虛寒、陰虛便秘等,想要有效解決便秘問題,就要從『根源』著手,才能治標治本。

便秘的常見證型,你對應看看是哪一種?

(ㄧ)濕熱便秘(伴有口臭)

這類患者除典型特徵“口臭”外,還伴有大便乾燥、腹部脹滿、口乾、面紅身熱、小便短赤等。

實熱便秘主要是『胃腸積熱』耗傷『津液』,腸道乾澀失潤導致的。因此,在治療方法上,應以洩熱、潤腸、通便為主。

可以參考用藥【麻仁潤腸丸】。

麻仁潤腸丸是相對緩和的瀉下藥,方中大黃性味苦寒,攻下破滯力強。對於腸胃積熱引起的大便秘結、胸腹脹滿、尿黃、舌紅苔黃等症有顯著的治療作用。

(二)氣滯便秘(有便意排不出)

滯便秘最典型的特徵為有便意,排不出;還伴有經常打嗝、腸鳴愛放屁等症狀,甚至還會易怒、暴躁。

氣滯便秘主要是由於肝脾『氣滯』、『腑氣不通』導致的。臟腑氣機鬱滯,不能推動糞便,就會便秘。治療標準應以行氣順氣為主要原則,參考用藥【枳實導滯丸】。

枳實導滯丸中的枳實下氣消積,散結除痞;神曲消食導滯。全方重在行氣導滯,清利濕熱,能幫助腸道傳導功能恢復正常,讓秘結的大便順利排出。

(三)氣虛便秘  (排便無力)

典型特徵為排便無力,即便用力也只能排出一點,便後一身虛汗,還伴有氣短、乏力、沒精神等表現。

老年性氣虛型便秘主要是『脾肺氣虛』,『大腸傳送、推動無力』所致。治療上,根據“虛者補之,損者益之”的原則,宜補氣健脾,參考用藥【補中益氣丸】。

補中益氣丸可以補氣健脾,促進胃腸蠕動,可以治療氣虛型便秘。方中黃芪、白術、黨參益氣培土,調補脾胃,配合其他中藥成分,能增強排便作用,改善便秘。

(四)虛寒性便秘(腹中冷痛)

虛寒性便秘排便不硬,伴有腹中冷痛、喜熱怕冷、小便清長、臉色白等表現。

虛寒性便秘多是『脾腎陽虛』導致的,主要是陽氣虛衰,腸道傳送無力造成的。調理方法應以溫補脾腎,溫陽通便為原則,參考用藥【大黃附子湯】。

附子與細辛相配是仲景方中治療寒邪伏於陰分的常用組合,與苦寒瀉下的大黃同用,重在制約大黃寒性,溫下寒積,溫陽通便。

(五)陰虛便秘(大便像羊糞粒_

典型症狀為大便乾硬,像羊糞球,一顆一顆,排便十分困難。有的人還伴有口乾舌燥,手腳心發熱,腰膝酸軟、頭痛眩暈甚至耳鳴等症。

陰虛便秘多是由於患者體內『陰液』不足,產生內熱造成的。改善方法以滋陰補虛、養血、潤腸為主,參考用藥【增液湯丸】。

增液湯丸能增加人體津液,滋潤全身。方中麥冬不僅滋陰生津的能力出眾,還可以協助肺臟將補進來的陰津牢牢的鎖住,讓這些津液能夠在體內真正的運行起來。配合滋陰的生地黃、降火的玄參,能有效改善陰虛便秘。

(請向中醫師諮詢)

 

福壽自善中而來

福壽自善中而來,可你會行善麼?

人生在世,每一個人都盼望能得到福氣和長壽,但到底怎樣才能得到福壽呢?怎樣的人才算是有福呢?

古語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意思是說天道不分親疏,對所有的人都是一視同仁的,但行善是符合天道的,因此天道總是與善良的人同在,讓善良的人做起事情來如有神助。

孫思邈真人在《福壽論》中亦雲:“福者,造善之積也。”

孫真人在此就明確的告訴我們人的福分,是做善事日久而來的。故善良的人,天乃愛之,鬼神敬之。

一、何為福?怎能壽

福,《韓非子·解老》解釋為:“全壽富貴之謂福”。

意思就是得壽且貴才能算是一個有福分得人。

此外,關於“福”還有五種說法,即:不夭折且無災無難的長生;有錢又有地位的富貴;身心健康的康寧,樂善好施且仁厚的好德;臨終時沒有遭遇病苦的善終。

這些都是對“什麼是福”這個問題的解釋。

二、如何得福

關於怎能壽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

古人雲:“有福必有壽,有壽必有福,有福無壽是為無福可受”。那麼問題來了,福對我們來說既然如此重要,那究竟如何才能得福呢?

孫真人在《福壽論》中說:“福者,造善之積也;禍者,造不善之積也。鬼神蓋不能為人之禍,亦不能致人之福,但人積不善之多而煞其命也。”

意思就是說:福運,是做善事日積月累而得到的;禍害,是行不善之事日積月累而得到的。因此,鬼神不能給人帶來禍患,也不能給人帶來福運。所謂的禍都是人做了太多壞事自己感召而來。

從孫真人這個觀點中我們可以知道,福和壽都是自己求來的,正如明朝善書《了凡四訓》中雲:“命自我立,福自己求。”(一切禍福休咎皆自由人掌握,行善則積福,作惡則招禍)

然而,想要得福得壽卻不是空口白話,而是要付出實際行動,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修出來,如何修呢?

三、善分幾類

《易經》雲:“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行善積德就是積累福報最直接的辦法,道理雖然很簡單,但是真正去實踐的時候我們還得仔細斟酌,因為行善也是要講究方法論的。

首先,我們要在內心發一個善心,這一點很重要!太上曰“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這在告誡我們,心是一切罪福的源頭。既然要發善心我們還得明白何為善?因為,善有陰善、陽善、是善、非善,半善、滿善之分。

陰善、陽善通俗的說就是:凡是行善被人知道的是陽善,行善而不被人知道的則是陰德,人若能夠廣積陰德,那麼就會如孫真人所說:聖人瞭解你,賢人庇護你,上天愛憐你,眾人喜歡你,鬼神敬畏你。

而行陽善的人,則能享受世間的名譽,因為名譽也同樣是一種福報。但是,如果享有的盛名和你的善行不符合,則會召來禍患,因為名譽是天地所顧及的。(所謂: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什麼又是善、非善呢?實際生活中類似于利用人們善心行騙的事件已經屢見不鮮了。因為有的時候我們往往不能從表面分辨真假善惡,騙子會利用人們的善心獲得利益,其結果是,會誤導越來越多的群眾去行“非善”。

在行善時不要去關注現在行為的表像,而是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去思考這個行為對社會的流弊如何:不去論一時的好壞,而論久遠的影響;不論個人的得失,而論對社會的利弊如何。

其實有的時候我們有很多的行為在表面看來雖是善的,但是,其遺留下來的危害足以扭曲一個社會的價值取向,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有時候看似是行善而其實不是善;看似不善的行為,但其遺留的影響足以濟世利人,這就是是善與非善的區別。

何為半善滿善?《易經》中說:“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昔日,鐘離權祖師傳授黃白點金之術給呂祖,以此來救世濟人。同時,祖師告訴呂祖:“五百年後黃金還會變為原物。”

呂祖一聽心想,這樣豈不是害了五百年後的人,便說:“這種遺害子孫的事,我不願做!”

鐘離權祖師點了點頭說:“修仙要先積滿三千功德,就你這一句話,你的三千功德已經圓滿了。”

若我們在行善的時候心不著於善的形相,則隨處行善,隨處都是成就,皆得圓滿。如果著於善的形相,即使終生勤苦行善,那也只是半善罷了。

我們在以財物救濟他人的時候應做到“一心清靜”,不去執著於善,不去為了行善所帶來的福報去行善,若能這樣的話,即使只有蘋蘩蕰藻之菜,潢汙行潦之水,也可以種植無涯的福報。

倘若執著于行善的表像,心中總是去計較它,那麼即使是佈施的萬兩黃金,所得到的福報也是不圓滿的,這就是半善和滿善的區別,天道輪回,蒼天可曾饒過誰?

四、承負報應

在歷史的浩瀚長河中,曾有許多可歌可泣的真英雄,真豪傑;亦有遺臭萬年的奸詐佞臣。

這些人當中,精忠報國如嶽飛,名垂千古,令後世子孫引以為傲,甚至為自己姓嶽而感到自豪,而反觀秦檜卻遺臭萬年,永世不得翻身,也讓後世子孫為他蒙羞。

其實這就是我們道教說的承負。

那麼何為承負?意思就是:前輩行善,今人得福;今人行惡,後輩受禍,前人的行為對後世人與自然環境、社會的深遠影響。

精神空虛、人情淺薄,諸如此類,都是因為心中缺少了那一絲善念。那些唯我獨尊、自私自利、惡語相向的狹隘主義者是不符合現代世道的,是沒有人道的,這些人,天雖然不煞其命,而自取其斃也。正如孫真人所言:這些人都不合適居住在人間。

人生百歲猶如電光火石,轉瞬即逝、縱然不屑跳出輪回,但是起碼也不能自甘墮落、胡造惡業。要知道人在做,天在看,我們所做的每一件善惡之事在陰司那都有陰籍記載,將來空手去到閻王殿,善惡功過算一番呀!

五、勸誡行善

今日我奉勸大眾:此生就算我們不能成為古聖先賢般的人物,但只要我們存心正直,廣積陰德,得福得壽自然是不在話下。

就像孫真人說的:“人若奉陰德而不欺者,聖人知之,賢人護之,天乃愛之,人以悅之,鬼神敬之。”

古往今來,順逆得失皆不離善惡因果,人生不過短短數十載的光陰,從高官權位到市井小民,家財萬貫到窮困潦倒之人,沒有做了壞事而不遭到報應的。

正所謂“禍福無門,為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行”,這些皆是人自取其咎,一絲一毫怨不得旁人。

孫真人在《福壽論》中,提到了各種非分之人,他把這種為善的不求反得,造惡的在劫難逃,說得是淋漓盡致、發人深省。

孫真人他站在一位醫者的角度,把這種不善的心理與行為,看成是主要的一個得病的因素,而且明確的告訴我們:一個人若積惡過多,必致死症,在劫難逃。

孫真人他的這個認識,也是一種社會行為醫學。他認為人的善心善舉與人的健康是共同進退的,他們一脈相承,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然而,在古代主流的思想中,無論儒釋道,都說的很明白,上天的眷顧和幫助,都是無法從自身以外求得的,而是要通過修身、修行、修養,讓自己成為吉人、善人,然後,天自然助之。

就像張高澄道長所言:“道教比較務實,長生久世是能夠做到的,但不能說可以永遠活下去,只是活得比較健康。長生久世以後要幹什麼呢?你還是要做很多好事才行,不然你的智慧不會開明,你要不斷把內在的慈愛之心、無為之心開發出來,才會修煉善行。”

慈愛之心、無為之心,一個是天之道、一個是聖人之道。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我們凡人只要能遵循天地自然之道,做到清靜無為,福壽不求也會自來。這也是《福壽論》中開篇第一句所說的:“聖人體其道而不為也。”

最後我再把孫思邈真人在《福壽論》中說過的“福者,造善之積也;禍者,造不善之積也”,這句話拎出來告誡大家。我們此生的善惡之報都是由我們自己所造的善惡來決定的。

天道大公,福壽由己。唯有造善積福才能真正掌握命運的方向,讓他往好的方面走。

切記: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圖文源於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