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的主宰者

道家神話中,“三界”的主宰者是誰?

人們常用“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來形容那些不受世俗約束、超然世外的人,道家認為在“三界”之外可以讓人超脫生死,遠離輪回,達到長生久視的境界,那麼什麼是“三界”呢?

“三界”在道家有不同的說法,根據宇宙空間的劃分可分為天、地、人三界或天、地、水三界。

早在道家誕生之前,古代人們就對天、地、水產生了自然崇拜,它們生育萬物,一切眾生離開它們將無法生存。道家創立以后吸納了民間的信仰崇拜,將天、地、水神格化為主宰人間禍福的三位神祇,他們分別為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和下元解厄水官洞陰大帝,俗稱三官大帝。

道家《太上三官經》有雲:“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所以統禦天、地、水三界的神明分別為天官大帝、地官大帝和水官大帝。

天、地、人三界即神祇居住的天界、亡靈所在的冥府地界和人類生活的人界。東漢張道陵天師正式創立道教以后,隨著歷史的發展,其內部逐漸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神仙體系,並且以“三清天尊、玉皇大帝、四禦”為主神。其中玉皇大帝掌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眾生的一切陰陽禍福。

根據道家典籍《上清靈寶大法》的記載:“昊天上帝,諸天之帝,仙真之王,聖尊之主,掌萬天升降之權司,群品生成之機。三洞四輔,禁經之標格。大梵至妙,無為之神威。乃三界萬神三洞仙真之上帝君也。”

雖然玉皇大帝地位在三清天尊之下,但是他卻是三界的實際主宰者。

玉皇大帝作為眾神之主,三界分別有不同的神祇輔佐具體事務。

在三界中的天界有“四禦”協助玉皇:

紫微大帝協助玉皇大帝掌管天經地緯、日月星辰,同時也役使雷電鬼神;

南極長生大帝協助玉皇大帝執掌人間的壽命禍福;

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協助玉皇大帝執掌執南北二極和天、地、人三才,並主管人世間的兵革戰爭之事;

后土皇地祗的神職是掌管山嶽土地變化及諸山神、地祇和三山五嶽大帝等大神,並節制劫運之事。

人界是人類和自然界萬物生活的地方,也就是俗稱的“凡間”。凡間的實際統治者則是歷朝歷代的帝王,凡人沒有脫離“三界”,因此人界的統治者在眾神面前顯得十分渺小。

“地界”指的是鬼怪、亡靈所居的幽冥界,道家神話傳說中的冥界入口一個位於酆都,一個位於泰山,統治冥界的神祇為酆都大帝和東嶽大帝。

酆都大帝,也叫酆都北陰大帝、九幽拔罪天尊等,他被道家奉為陰間鬼魂之宗,酆都大帝乃是“炎帝大庭氏,諱慶甲,天下鬼神之宗,治羅酆山,三千年而一替。”

東嶽大帝由東嶽泰山神格化而來,泰山位於東方,是日出之地,也是萬物發祥之地,東嶽大帝主管世間一切萬物的生死。

道經《雲笈七簽》雲:“泰山君領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帥也”。因此東嶽大帝也是三界中“地界”的主神。

所以在天、地、人三界之中,玉皇大帝為三界主宰,而人界的帝王及地界的酆都大帝等分別輔佐玉皇執掌各自不同的空。

圖文源於互聯網

修行《高上玉皇心印妙經》對現代生活的價值啟示

修行《高上玉皇心印妙經》對現代生活的價值啟示

 

在道家經典的璀璨星空中,《高上玉皇心印妙經》(以下簡稱《心印經》)雖篇幅短小,卻如一顆耀眼的明珠,散發著深邃而獨特的智慧光芒。這部經文以簡潔凝練的文字,高度概括了道家性命雙修的理論與方法,是道家修行者的重要指南,千百年來,吸引著無數求道者深入研讀、體悟踐行。

上藥三品,神與氣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

存無守有,頃刻而成,回風混合,百日功靈。

默朝上帝,一紀飛升,知者易悟,昧者難行。

履踐天光,呼吸育清,出玄入牝,若亡若存。

綿綿不絕,固蒂深根,人各有精,精合其神。

神合其氣,氣合體真,不得其真,皆是強名。

神能入石,神能飛形,入水不溺,入火不焚。

神依形生,精依氣盈,不凋不殘,松柏青青。

三品一理,妙不可聽,其聚則有,其散則零。

七竅相通,竅竅光明,聖日聖月,照耀金庭。

一得永得,自然身輕,太和充溢,骨散寒瓊。

得丹則靈,不得則傾,丹在身中,非白非青。

誦持萬遍,妙理自明。

 

修行啟示:《心印經》對現代生活的價值

 

在現代社會,人們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和挑戰,物質生活的豐富並沒有帶來精神上的滿足和安寧,反而讓許多人陷入了焦慮、迷茫和困惑之中。《心印經》所蘊含的道家修行智慧,對於現代人的身心健康和精神成長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借鑒價值。

 

從身心健康的角度來看,《心印經》強調的神、氣、精的修煉方法,與現代醫學和心理學中的身心調節理念有著相通之處。通過修煉神、氣、精,我們可以調節自己的呼吸、放鬆身心、緩解壓力,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預防和治療各種身心疾病。例如,道家的吐納法可以幫助我們攝取更多的氧氣,促進血液迴圈,增強身體的能量代謝;而冥想、靜坐等修行方法,則可以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平靜內心、緩解焦慮和抑鬱等負面情緒。

 

在精神成長方面,《心印經》所宣導的與道合一的修行境界,能夠幫助我們超越物質的追求,尋找生命的真正意義和價值。在現代社會,人們往往過於關注物質利益的獲取,忽視了內心世界的豐富和精神境界的提升。通過學習和實踐《心印經》的修行理念,我們可以培養自己的內心定力和智慧,學會以一種平和、超脫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挫折,從而實現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

 

此外,《心印經》所傳達的對生命本質和宇宙規律的深刻理解,也能夠拓寬我們的視野和思維方式,讓我們更加敬畏自然、尊重生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融合日益頻繁,《心印經》所代表的道家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能夠為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和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高上玉皇心印妙經》雖然篇幅短小,卻蘊含著無窮無盡的智慧寶藏。它是道家修行者的心靈指南,也是我們現代人探索生命奧秘、追求身心健康和精神成長的寶貴財富。通過深入研讀和體悟這部經典,我們能夠汲取其中的智慧精華,將其應用于現代生活之中,讓古老的道家智慧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養生護命的道教寶誥

養生護命的道教寶誥!
什麼是“寶誥”
一句寶誥功德深,五臟六腑具遙聞。寶誥養生真方法,保君健體又安神。《玄門日誦早晚功課經》是每一位玄門弟子除戊日外每日必做的功課。早晚各一壇,早為修真養性,晚為濟幽度亡,在經文後面緊跟著是諸真寶誥,寶誥是玄門弟子稱讚祖師,與祖師溝通的重要橋樑,讚揚祖師之功德,祈求神明之護持。
寶誥中詳細並精煉的記載關於祖師們修道、證道、功德、誓願以及所執掌所具有的職能,時時稱念,刻刻受持,自可得祖師之庇佑,神明之加持。裡面的玄妙逍遙,若不持誥者,難明也。
念誥亦是養生法
寶誥是道眾修行增進的法寶,也是道眾養生的法寶。現在的養生療法很多,有食療,按摩療法,動靜療法等,殊不知念誥,也是一種養生方法。
清初全真道士柳守元稱:“不勤持誦,何以保養元和?若能矢志專誠,二六時中,猛勇精進,永無退轉,在世端能出世,居塵自可離塵,出入虛無,逍遙宇宙,自由自在,無滅無生,方寸不染,一塵妙用,直超三界。若此者,了自心一念之塵根,脫世上三途之苦厄,履長生之大道,渡苦海之洪濤,禳災而災消,祈福而福至,無求不應,有感皆通。”
在上文中,柳守元從兩點說明了養生的方法:
1、稱念寶誥
持誦寶誥保養元和,寶誥的念誦可以讓我們放鬆身體,整理內心,心常沒有雜念,專心持誦,自然欲望少,欲望少煩惱少,自然也就氣順神安,可以達到養生的效果。
2、常行道功
二六時中不間斷的持誦,更能讓人的心性穩定,身體安然。並且每一句寶誥都是祖師爺所撰寫,祖師的法力一字一句的滲透到每一句寶誥當中,所以堅持持誦可以起到每時每刻都能澄澈身體,使法力不間斷的流轉於體內。
“一呼一吸之間,五臟六腑隨聲音而震動;一吐一納之後,四肢七竅賴法語而生。”
通過呼吸念誦,將身體中的濁氣排出,將外面的清氣吸入,同時滋養身中正氣,可以使人神清氣爽,精氣神充足,寶誥也是與祖師溝通的密咒。道家認為人身即是小宇宙,身中各處都有神明主宰。通過念誦、默誦、微誦、唱誦,使喉神蠕動,齒神相叩,口神清潔,舌神複正。五臟六腑的神君也在寶誥聲喚醒,各歸本位。跪拜叩首的時候三百六十骨節之神也都澄清自在。寶誥的功力就會通過念誦的方式,調動全身各個機能,遣使全身各處神明,來達到強身健體,養生護命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