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道周天功的修煉方法和原則技巧

何為意守丹田?丹道周天功的修煉方法和原則技巧!

除非是先天的功能人,一般人都需要後天強化訓練才可能成功。

古人講久久行功,就會出現“六根震動”這一典型產出金丹大藥的功境:丹田火熾,兩腎湯煎,眼吐金光,耳後風生,顱內鷲鳴,身湧鼻搐。九轉丹成,就是說練成大丹大藥很不容易。當然不可能每個人都修成神仙,長期靜功鍛煉,練成小藥也很不錯,身體會比一般人更健康,比一般人更長壽。

為何意守丹田?(儘量以通俗白話講出來,考慮到各位理解情況不同)人體呼吸配合意念,反復訓練,產生能量,作用於人體經絡。而人體經絡的任督二脈是個捷徑。任督銜接人體十二正經,與奇經八脈相連。而與任督二脈關係最緊密的是人體丹田。

丹田的概念原是道教內丹派修煉精氣神的術語,已被各派氣功廣為引用。

《東醫寶鑒》引《仙經》之文,不僅指出丹田的所在,而且還闡述了丹田的功能:“腦為髓海,上丹田;心為絳火,中丹田;臍下三寸為下丹田。下丹田,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氣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

古人稱精氣神為三寶,視丹田為貯藏精氣神的所在,因此很重視丹田的意義,把它看作是“性命之根本”。

我們知道,意守是練功人將意念,集中和保持在自身某一部位或某一事物上,以幫助意識進入丹功入靜狀態,並在此基礎上發揮意識能動性,主動感知和調整自身功能活動,來達到良好效果的練功方法與過程。

意守丹田,是練功人將意念集中並保持在丹田部位的練功方法,是眾多意守方法中的一種。更確切地講,這種方法屬於意守自身部位類中的意守穴位法。但實際練功時,人們是無法將意念僅僅守在一個穴位上,只能意守在以穴位為中心的一個範圍內。

因此,將丹田理解為這樣一個範圍更合適些。人身雖有三丹田、五丹田之說,但實際練功時,除特殊情況之外,一般所說意守丹田,都是指意守下丹田。

古人認為下丹田和人體生命活動的關係最為密切。是“性命之祖”、“生氣之源”、“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之根”、“陰陽之會”、“呼吸之門”、“水火交會之鄉”,是真氣升降開合的樞紐,是彙集烹煉、儲存真氣的重要部位。

古人認為丹田是滋養全身的重要部位,故有“無火能使百體皆溫,無水能使臟腑皆潤,關係全身性命,此中一線不絕,則生命不亡”的說法。

方法:意念配合呼吸產生能量,作用在經絡,自然呼吸,初學者可以記錄每分鐘呼氣次數;以便檢驗功力的進展。任脈呼氣時真氣是自然下行的,呼氣時意守丹田(腹腔),位置在心下臍上這個區間。坐的姿勢也很有講究。功前喝點溫水,是同氣相求的原理。

原則:每次坐功,先入玄關(先進入心平氣和的修煉狀態),再閉眼守氣穴。就是古人說的凝神入氣穴,只有如此這般去做,意念配合呼吸才能產生真氣能量。

技巧:在方法正確的基礎上勤學苦練,童男子對師傅開頂很敏感,一般人都要苦修才有正果,找自己的敏感時間段猛練,比如初一十五,比如自己的生理峰值期,一坐下,最少需要30分鐘體內真氣才走一圈,你一天三次,每次10分鐘,進步就極其緩慢,別人可能十幾天就可以通督運行小周天,你就需要幾年。真氣走完三十分鐘,很快就能走一個小時。再練一段時間,你就可以一坐兩個小時,功夫就上去了。這是慢功夫,練得越早越好。

感覺:很多人練十幾年,說練功沒感覺,書上說丹田火炙,你感覺丹田沉重,那麼你的效果是相似的都有效,你的功夫到了那一步,自然會有丹田火炙的感覺。所以不要說沒感覺,要先問自己練的方法對不對?練功時間夠嗎?練功火候夠嗎?

禁忌:小周天通關100天期間,嚴格禁欲。女士經孕不能守下丹田,可以守中脘。一般人具體修煉,還需要特別輔導心理關。修道難,修道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心反復間。

通關的過程,古人雲:雷震把竅通,六根振動,十分強烈震撼,必須勇猛精進,有不怕死的決心,保持內心的鎮定,再強烈也只是一瞬間的事情,任督一通,就是地仙。

修道之人,時刻牢記: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圖文源於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