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煉丹功夫從小周天做起

道家煉丹功夫從小周天做起,究竟怎麼個煉法?

道家煉丹功夫講究從小周天做起。小周天功法,說是簡單,好像一煉就通似的。其實,這個周天修煉原理內幕很深,它並非像人們平日所熟知的那些修煉原理和方法。因為修煉第一步功夫,就是煉精化氣。

所謂煉精化氣,意思說白了就是將啟用先天之精,在它剛剛開始萌芽之時,就用正念力來燒煉它,讓這個先天之精氣沿著人體督脈線路上升,從下丹田用猛火燒煉,讓它一節一節地在督脈上升,經過人體後背,上升到後腦,到頭頂,再慢慢經過前額、眉心、腦中間部分、透過喉嚨、然後下降到中丹田人體的胸部心窩部位。

然後,這個燒煉成的金丹東西它會繼續往人體下部位走,到達下丹田就是肚臍下部位,然後再又一次迴圈沿著會陰穴,完成一次橢圓形的繞行周,好似天體繞它的規範運行一樣,往來迴圈不止。一呼則真氣往下走到下方,一息則真氣到達頭頂。這個就是平常人們說的小周天功效。

但是,這個修煉原理和現象,並不普遍,就是修煉者也不一定認可,明確認知。原因是這個功法,就是道家和佛家所有老祖宗大修行者修煉之秘密。其實還是屬於口訣,具體的修煉方法,根本不外傳。成為千古之謎。

後面三、四部的功法,就是從這個驚天功夫而繼續去運轉的,你沒有打通這個初步的煉精化氣之周天功,後面就不用那麼修,或者說,就根本修不進去。

煉精化氣,雖然說是道家功夫,但其實所有的修煉者不管你是哪一派哪一宗,都要從這個基礎功第一步功法做起才管用。

煉精化氣得多長時間才可以煉通小周天呢?這第一步功夫,要練成它就按照修煉者的年齡、健康程度、精進力程度等情況來說,不同情況就不一樣。

按照原理,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就可能用不了兩三個月就能打通小周天,成就基礎功夫。而五六十歲的人,可能要用上七八個月到一年多左右的時間才能補漏築基。

所以道家就有“百日築基”之說。意味著在一百天三個月左右時間,你要精進努力,功用到時,可以煉出龍虎金丹,奪天地造化,將後天衰敗之精氣神煉成先天青年人圓滿狀態之精氣神。此時,周天自轉,可以打通小周天的真氣運行秘密軌道。

這些學理、學理你知道是知道了,但是,具體修煉起來,卻會是另外一樁事。四處黑密,密不透風!非過來人護關,非已經得了開悟成就的大師給你加持,用他得了周天功夫秘要的現場指導加持你,才有可能成就你打通小周天真氣運行的功力。

所以,這裡最重要的就是——你沒有師傳的口訣,沒有放下一切福報、今生一切世緣雜念的福用,沒有合適的法、財、侶、地四個條件具足的話,你就根本不可能修煉成功。

那是絕對的事情。你不具備這些個條件,就是根本不可能打通小周天。因為小周天是煉精化氣,是最難的功夫。就因為這個功法,有多少大修行人,都練出問題。原因是修煉者當中,層次不同,他們好多人的智慧和福報沒有達到,修煉,只是強力而行。不知道這樁天大的事,是得具足性命雙修、福慧雙修的功德。

要首先得將自己的道德、人格、品德、陰德做得相當深相當優秀才行,要積累三千功德。積德積得相當深厚,按照功過格修完儒釋道三家經典的基本內容,掌握了思路,程式、次第功夫,才可以去閉關修煉。人稱你的福報得有九朝天子命,七代狀元才,有這樣的福報才行。

所以,修行是我們得用一生甚至好幾輩子的修行,才可以成就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道者,極尊極貴之天意天大的事,這樣去修,修幾十輩子,恰好遇到特別好的運氣,有一輩子,眾緣具足,緣分成熟了的話,我們肯定能開悟。肯定能打得通小周天,道胎具備,神仙可望,再往上修,就可以出神、脫胎、解脫這個肉身之體,得清淨微妙法身。永離一切生命苦惱和恐懼生死之秘密。

圖文源於互聯網

丹道實修:臍後腎前,用後天呼吸,可以引動先天祖炁

丹道實修:臍後腎前,用後天呼吸,可以引動先天祖炁!

用後天呼吸,可以引動先天祖炁,凝神黃庭,即臍內空處,如種火然,只要一塵不染,萬緣放下,寂而照,照而寂,久之,自能引動先天祖炁。天仙正理,亦有此段功夫,惜語焉不詳耳。

仙家功夫,必須融會貫通,死守口訣,終無所成。丹經可供參考,然不可過於著相。伍柳仙宗,即難免著相之缺陷也。

人之根器,與口訣相契,則修而易成,不契,則雖得真訣,亦終不為我所用也。

丹田如有沉雷之聲,所謂“忽然夜半一聲雷”,此乃陰陽交姌之內景也。

未通關者,宜用武火,已通關者,宜用文火。換言之氣未發生者,宜以眼神照之,氣已發生者,便應放鬆不照,而用似有似無之文火溫之。

人體之生機,與宇宙之生機相同。歐陽神父絕念泯思之法,進步必速。是法不守任何一竅,迨口鼻之凡息停止,真正元氣,乃油然而生。

此法行住坐臥,皆可行之,及至黃庭一帶,若有蟻蠕動之感覺,則玄關自開,天心自見,而長生不老之藥,即在是矣。

玄關開後,才有胎息,胎息煉成,始可攝取先天一炁也。

胎息一成,闔闢在臍,血液不能與空氣相遇,血之顏色自然不紅,而化為白脂膏矣。

心靜與心息自然相依,故坐功以靜定為第一,然不可完全寂滅,宜以真意微微照之,庶不至落於頑空耳。

真息與胎息,跡同而實異,茲辨析如次,真息者,似有似無,綿綿不絕,一名內呼吸。外面之凡息雖斷,而丹田之中,猶有一上一下之內景也。

胎息者息歸元竅,已得內運之妙,絕無絲毫之動象,所謂“真人潛深淵”,泯然無跡,渾然而化矣,元竅者,即所謂臍後命門前之黃庭也。

圖文源於互聯網

丹道周天功的修煉方法和原則技巧

何為意守丹田?丹道周天功的修煉方法和原則技巧!

除非是先天的功能人,一般人都需要後天強化訓練才可能成功。

古人講久久行功,就會出現“六根震動”這一典型產出金丹大藥的功境:丹田火熾,兩腎湯煎,眼吐金光,耳後風生,顱內鷲鳴,身湧鼻搐。九轉丹成,就是說練成大丹大藥很不容易。當然不可能每個人都修成神仙,長期靜功鍛煉,練成小藥也很不錯,身體會比一般人更健康,比一般人更長壽。

為何意守丹田?(儘量以通俗白話講出來,考慮到各位理解情況不同)人體呼吸配合意念,反復訓練,產生能量,作用於人體經絡。而人體經絡的任督二脈是個捷徑。任督銜接人體十二正經,與奇經八脈相連。而與任督二脈關係最緊密的是人體丹田。

丹田的概念原是道教內丹派修煉精氣神的術語,已被各派氣功廣為引用。

《東醫寶鑒》引《仙經》之文,不僅指出丹田的所在,而且還闡述了丹田的功能:“腦為髓海,上丹田;心為絳火,中丹田;臍下三寸為下丹田。下丹田,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氣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

古人稱精氣神為三寶,視丹田為貯藏精氣神的所在,因此很重視丹田的意義,把它看作是“性命之根本”。

我們知道,意守是練功人將意念,集中和保持在自身某一部位或某一事物上,以幫助意識進入丹功入靜狀態,並在此基礎上發揮意識能動性,主動感知和調整自身功能活動,來達到良好效果的練功方法與過程。

意守丹田,是練功人將意念集中並保持在丹田部位的練功方法,是眾多意守方法中的一種。更確切地講,這種方法屬於意守自身部位類中的意守穴位法。但實際練功時,人們是無法將意念僅僅守在一個穴位上,只能意守在以穴位為中心的一個範圍內。

因此,將丹田理解為這樣一個範圍更合適些。人身雖有三丹田、五丹田之說,但實際練功時,除特殊情況之外,一般所說意守丹田,都是指意守下丹田。

古人認為下丹田和人體生命活動的關係最為密切。是“性命之祖”、“生氣之源”、“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之根”、“陰陽之會”、“呼吸之門”、“水火交會之鄉”,是真氣升降開合的樞紐,是彙集烹煉、儲存真氣的重要部位。

古人認為丹田是滋養全身的重要部位,故有“無火能使百體皆溫,無水能使臟腑皆潤,關係全身性命,此中一線不絕,則生命不亡”的說法。

方法:意念配合呼吸產生能量,作用在經絡,自然呼吸,初學者可以記錄每分鐘呼氣次數;以便檢驗功力的進展。任脈呼氣時真氣是自然下行的,呼氣時意守丹田(腹腔),位置在心下臍上這個區間。坐的姿勢也很有講究。功前喝點溫水,是同氣相求的原理。

原則:每次坐功,先入玄關(先進入心平氣和的修煉狀態),再閉眼守氣穴。就是古人說的凝神入氣穴,只有如此這般去做,意念配合呼吸才能產生真氣能量。

技巧:在方法正確的基礎上勤學苦練,童男子對師傅開頂很敏感,一般人都要苦修才有正果,找自己的敏感時間段猛練,比如初一十五,比如自己的生理峰值期,一坐下,最少需要30分鐘體內真氣才走一圈,你一天三次,每次10分鐘,進步就極其緩慢,別人可能十幾天就可以通督運行小周天,你就需要幾年。真氣走完三十分鐘,很快就能走一個小時。再練一段時間,你就可以一坐兩個小時,功夫就上去了。這是慢功夫,練得越早越好。

感覺:很多人練十幾年,說練功沒感覺,書上說丹田火炙,你感覺丹田沉重,那麼你的效果是相似的都有效,你的功夫到了那一步,自然會有丹田火炙的感覺。所以不要說沒感覺,要先問自己練的方法對不對?練功時間夠嗎?練功火候夠嗎?

禁忌:小周天通關100天期間,嚴格禁欲。女士經孕不能守下丹田,可以守中脘。一般人具體修煉,還需要特別輔導心理關。修道難,修道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心反復間。

通關的過程,古人雲:雷震把竅通,六根振動,十分強烈震撼,必須勇猛精進,有不怕死的決心,保持內心的鎮定,再強烈也只是一瞬間的事情,任督一通,就是地仙。

修道之人,時刻牢記: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圖文源於互聯網

道家四步修煉法

道家四步修煉法,功成可大補先天元炁、通曉世事因果!

內丹術是中華道家文化瑰寶,是中國古人感悟宇宙與人生的智慧結晶。它體現了人類對生命永恆的追求,是一套全方位的人體再造手段。內丹修煉通過一系列的方法來補足人體缺失的精氣神,使人體恢復到疾病全無的健康狀態。

然後更進一步對人的思維意識進行提煉昇華,最終使人證悟大智慧,徹底擺脫各種煩惱,成為一個逍遙于世間的神仙般人物。

這個過程就是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四大步。

丹道修煉中的漏盡通在小周天功法時已達到,重返童真之體,天眼通能見天地間一切事物;天耳通能聞十方之聲音,宿命通能曉世事因果,他心通能知別人思想,神境通能推往知來,洞察隱微。

一、築基入手功夫(道術)

內丹築基階段,主要是補足人體生理機能的虧損,同時初步打通任督和三關的路徑,直至氣通、熱通、全身通,為煉丹運藥作準備。

內丹道術階段,先要入室靜坐,調身、調心、調息,止念守竅,做到松、靜、自然,心息相依,這和丹功師父的要求也大致相同。

精、氣、神是維持人生命的三寶,築基功夫就是要補足三寶,使人精滿、氣足、神旺,達到三全。

精滿現於牙齒,氣足現於聲音,神旺現於雙眼,築基完成後,牙齒健全,聲音洪亮,二目有光,說明人的生命力旺盛,直至寒暑不侵才算陰精牢固,便可修煉內丹。

二、煉精化炁(初關仙術)

初關仙術階段,屬於小周天丹功,小周天又名轉河車,以泥丸宮為鼎,下丹田為爐,行煉精化炁之丹法。

這段丹功以元精為藥物,以氣為動力,以神為主宰,最後將精和氣煉化為炁,便是丹母,元精是無形無質的,和後天自然界的物質不同,屬於先天的機能,它的本源是元炁,二者相互轉化,動為元精,靜為元炁。

人之元炁稟受于父母,生後隱藏在炁穴(下丹田)之中,長到十六歲,兩腎間元炁自然萌動,有暖信至陽關。

內丹家要“逆而成仙”,便留住元精,煉精化炁,行小周天功法,還精補腦。

三、煉炁化神(中關仙術)

煉精化炁的小周天丹功完成後,便經過“入圜”(釋教稱坐關或閉關)的過渡階段,轉入煉炁化神的大周天丹法。

小周天要求精不漏,大周天要求炁不漏,炁比精更易洩漏,因此大周天自始至終強調防危慮險,以免炁散而功敗垂成。

大周天時人體的精氣全化為炁,只剩下神和炁兩個成分,只在中、下二丹田之間運轉,不再循河車之路,使神炁合煉而歸於神,為二歸一的中關仙術。

中關實際上是進一步煉藥的功夫,使神炁凝結,從有為過渡到無為。

四、煉神還虛(上關仙術)

內丹學中認為道即是虛無。丹經中以〇代表虛,宇宙中只有〇是不壞長存的,神歸虛無,就完成了三歸二、二歸一、一還〇的全過程,稱為與道合真了。

煉神還虛為丹功的最高階段,純入性功,約為九年,前三年乳哺陽神,後六年有出神之景。

道家內丹養生術,今多有不習者,或不遇名師,或無暇修習,為了使神秘的道家內丹養生術能服務於當今社會,推出網路直播秘修課程。

不論是治病養生,還是丹道修煉者想突破瓶頸,絕對值得您學習。通過修習,人的生命本源能量得到充電,肉體精神皆能質的飛躍,不僅身心強健,更是智慧提升。

圖文源於互聯網

道家秘傳,丹道十六字妙語

修煉指迷:道家秘傳,丹道十六字妙語!

本文要講一講所謂丹家秘傳丹道十六字妙語:“收視返聽,凝神入氣,調息綿綿,心息相依”。

丹道十六字妙語見於清朝濟陽子撰注的《金丹妙訣》。

濟陽子,即黃仙洲,他對丹道十六字妙語曾作過一番研究並作了詳細的注釋。

今筆者擇其要抄錄如下:

“收視返聽”:“收視者,乃將眼光從外收入玄關之中,停息靜定,化成甘露,吞下于丹田,用意送歸氣穴之內。眼光下視氣穴,神觀靜定,即觀自在菩薩。所謂返觀內照常心靜,性命雙修出苦輪也”。

“凝神入氣”:“……將元神凝歸祖竅、玄關之中,靜定化成甘露吞下,從膻中送歸臍輪氣穴”。

“調息綿綿”:調息是指“調真息息”,即謂“真胎息”。“綿綿者,即十二時中,時時刻刻不可間斷之旨也”,“……人之真息,後升前降,……要須上至玄關,下至氣穴,靜定氣穴,息息歸根,綿綿不絕。鍛煉純熟,自然常升常降”。

“心息相依”:心,“乃本性,真如之天心也”。息,“乃是氣穴內中之真息”。“心息相依,神氣不可須臾離,離則屬於枯偏矣”。“……其法在於凝神入氣穴,心守氣穴,意隨往來,呼接天根玄關,吸接地根氣穴。所謂內交真氣存呼吸,自然造化返童顏”。

關於丹道,馬濟人先生在《實用中醫學》第五章中說:“丹道淵源於早期的內練功夫,而興起于隋唐五代,盛行于宋金元,成熟於明清。”我國早期的內練功夫的敘述比較質樸。

隋.蘇元朗《旨道要篇》說:“行氣導引,稱為丹道。”說明丹道就是行氣導引功夫。

後世經過道家弟子借用外丹名詞術語、五行八卦等包裝,把所謂煉丹全過程分為五個步驟:煉己、調藥、產藥、采藥、煉藥,還有什麼小周天、大周天,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等等。

一些丹道學者對此津津樂道,講得玄乎其玄。自唐宋以來出現的一些內丹術著作,讀起來神秘玄奧,使本來簡單易行、明白易懂的行氣導引功夫,變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秘法術。

清.方維甸在《校刊抱樸子內篇序》中指出,這種“以性命交修,為穀神不死,羽化登真之訣”的內丹理論,實質上還是神仙之說,只不過換了一副臉孔,“旁涉禪學,兼附易理,襲微重妙,且欲並儒釋為一之”而已。

丹道十六字妙語的出現,把這神秘化了的內練功夫,一掃其宗教塵垢,還其本來面目,使普通人能看懂,有修煉下手的可能。

精煉的十六個字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比較實際的修煉過程:把一切意念集中起來,專一安靜,入氣于丹田,把氣息修煉成深、長、細、勻,使意念與呼吸配合得融洽自然。

把“神仙不肯說分明”(唐.呂純陽詩句,見《全唐詩·卷八五八》)的所謂內丹術說得非常明白具體,這就是內丹術十六字妙語的功勞。

明代養生家趙台鼎在《脈望.卷六》中曾生動地敘述了修煉內丹術的感受:“呼則‘龍吟雲起’,吸則‘虎嘯風生’,綿綿若存,歸於祖竅,內外混合,結成還丹,自覺丹田火熾,暢於四肢,如癡如醉,美在其中”。

丹道理論中常常提到的所謂還精補腦說,是直接從房中術發展而來的。早在晉朝,葛洪在《抱樸子內篇.釋滯》中就已點破。

他說:“房中之法十餘家,或以補救傷損,或以攻治眾病,或以采陰益陽,或以增年延壽,其大要在於還精補腦之一事耳”。

後世所謂抽鉛添汞、坎離交媾、心腎相交、取坎填離、水火相濟,還有什麼河車搬運、玉液還丹等等,實際上都是還精補腦的不同表達方式,即內丹學者用宗教術語對行氣導引功夫進行包裝、演義的一種說法。

結合上文所述,我們比較一下道家十六字錠金與內丹術十六字妙語,其內容大同小異,講的都是集中意念,氣歸丹田的行氣術式。

不同的是:道家十六字錠金講究方法上“一提便咽”、“水火相見”,強調咽津的養生作用;內丹術十六字妙語,則講“調息綿綿”、“心息相依”,強調呼吸要細、長,強調意念與呼吸的自然配合。

北京白雲觀有副對聯:“意凝氣凝神凝,爐中煉就長生藥;念住息住脈住,鼎內修成不壞身。”既概括了內丹術對道家丹功的繼承,也融合了佛家禪宗“初禪念住、二禪息住、三禪脈住”的入定方法,使我們感受到了儒佛道在養生中的互相吸收、相互滲透。

關於丹道,任繼愈先生在《中國道教史》“序”中有一段說明很值得我們思考:

“世人論道家丹道之學,多認為它由外丹發展而來,這種說法不為無據,但還不能全面地說明問題。

丹道說,實際上是心性之學在道家理論上的表現,它適應時代思潮而生,不能簡單地認丹道說的興起是由於外丹毒性強烈,服用者多暴死,才轉向內丹的。‘內丹說’在道家,‘佛性說’在佛宗,‘心性說’在儒教,三教的說法有差異,而他們所探討的實際上是同樣的問題”。

圖文源於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