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序陰陽行

秋序陰陽行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寒澈而泉潤,霜凝而野色青。倚闕望天,察風物於四時;臨溪臨山,得古人之時訓。層雲積霧,蒼天有象;飛鳥驚蟄,下臨地物。蟄蟲伏草,草木黃落,窮物候之序列;雷電潛隱,水泉凝動,示陰陽之消長。古人觀天察地,測時而應事,物候與卦象互為表裡,序天地之理,導人以治世之道。

九、十月建戌、建亥,十二闢卦中分別對應剝卦(九月建戌)與坤卦(十月建亥),秋分至霜降,萬物漸入收藏。逸周書‧時訓解所載雷始收聲、蟄蟲培戶、菊有黃華、草木黃落,皆象徵天地氣機轉入閉藏之態。剝卦象徵陰氣漸盛、陽氣衰微,坤卦象徵陰氣充盈、萬物收藏完成;此時陰陽漸別,陽氣雖微,陰氣初盛,提醒人心應守節制,政令亦需慎重,方能與天地同律,使社稷安定。秋候的物候與卦象互映,不僅反映自然運行的秩序,也暗含政治治理之警示:萬物閉藏,政事宜收束,人心須安撫。

冬月建子至建丑,十二闢卦循復,冬至至大寒,陰陽交替完成一輪循環。逸周書‧時訓解所載蚯蚓結、麋角解、水泉動、雞始乳、鷙鳥厲疾,象徵萬物潛藏以待來春。冬候的沉潛與卦象的復返相呼應,提醒人們耐心守序,以應天地之氣,並為新一輪陽生與萬物蘇醒作準備。秋冬之候,卦象與物候互映,昭示自然律動與人事治理的同頻共律,教人順天應時、守序待新。

四時輪轉,陰陽相繼,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十二闢卦如歲時之骨,物候細節則為血肉,二者交映,使人得以洞察天地運行之序、感受萬物生息之律。古人觀之,以治國安民;今人覽之,可悟自然與人生之法則:凡事順其時而行,則萬象皆和;逆其序而為,則陰陽失衡,禍福相生。天地不言,而時序自彰;人心若守,則陰陽相應,歲時之音,流轉無窮。

肝氣鬱結生百病

肝氣鬱結生百病,五種方法幫你疏肝解鬱,趕走疾病!

肝失疏泄、肝氣鬱結存在於許多疾病的病變過程中,影響著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及預後。

肝氣的疏泄狀態,對於整個機體的機能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臨床中,疏肝法是一種常用的治法,告訴我們要這樣用疏肝法。

重視疏肝,肝調則和
肝主疏泄的生理特點即是通暢調達。生理上肝氣調達則氣機升降出入有序,水津輸布排泄無阻;肝的疏泄不僅關係到氣血津液代謝,而且對維持其他臟腑正常的生理功能也至關重要。如主血之心氣有賴於肝的疏泄,肺氣的宣降有賴於肝的調暢,肝氣調則脾升胃降,清陽上升,濁陰下降,腑氣下行。

可見,肝氣調達是臟腑氣血津液進行正常功能活動的重要條件之一。病理上,肝氣與氣血津液及其他臟腑之間更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一方面肝失疏泄、氣機鬱滯可致氣失調達、升降逆亂、血行不暢、津液代謝障礙、心血瘀阻、肺失宣降、脾氣不升、胃氣不降;另一方面,體內氣血津液代謝障礙、心肺脾胃等臟腑氣機升降失常反過來又可能妨礙肝的疏泄功能。

所以肝失疏泄不僅見於肝膽系疾病,還廣泛存在於其他臟腑如心、肺、脾、胃、腎等病變中。因此,我非常重視肝氣調暢對於其他臟腑生理功能的作用,除對有明顯肝氣鬱結的病證積極使用疏肝之劑外,對於那些證候不顯但有肝鬱趨向者亦及時、大膽投以疏肝之品。這樣既可防治肝氣鬱結,又可通過調暢肝氣而促進氣血津液的運行輸布和其他臟腑功能的恢復。

調暢肝氣,莫忘扶正
肝失疏泄若以虛實而論則實證居多,故我在疏肝時常于主方中加入補氣養血扶正之品。因肝失疏泄,氣鬱不暢可犯脾土,乃木乘土,治需健脾益氣,使脾氣實,不為肝乘,方能截斷傳變,此即所謂“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

另一方面,疏肝解鬱之品用之不當又可耗氣破氣,導致或加重氣虛,因此,治療肝氣鬱結之證可酌加黨參、白術、茯苓之類。當然,肝病不僅傳脾還可向其他臟腑傳變,亦可導致陰血不足,因為肝藏血有賴於肝主疏泄功能的調節,肝氣疏泄、氣鬱不暢可影響血液的藏與布,甚或鬱而化火,耗傷陰血。

故于疏肝方中常加入白芍、枸杞子、制首烏等藥,以滋養陰血,柔肝平肝。

疏肝解鬱,助以活血

血雖為心所主,但心主血脈尤其是心氣對心血的推動作用有賴肝氣的疏泄;且肝為藏血之髒,並與沖任二脈關係密切,所以只有肝氣調達、心氣推動正常有力,才能血脈通暢。

誠如《血證論》所雲:“以肝屬木,木氣沖和調達,不致遏鬱,則血脈流暢。”

病理上肝失疏泄、肝氣鬱結易致血液運行不暢,甚或鬱滯不行,或心脈痹阻,或痛經閉經,或癥瘕痞塊。

因此,我常于疏肝方中助以活血之品,如當歸、川芎、赤芍、丹參等,一方面可以防治肝失疏泄導致血脈運行不暢,另一方面因血能載氣,兩者相互為用,通過改善血行可促進肝氣的疏泄。

調肝為主,兼顧他髒
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體內各臟腑氣機運行必然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作用。如肝之疏泄有利於肺氣宣降、脾氣上升、胃氣下降,而肺氣宣降正常、脾胃升降有序亦有助於肝氣的調暢。

因此,治療肝失疏泄之證,我並不局限於肝,還視具體情況加入一些調理其他臟腑氣機的藥物,如宣降肺氣的苦杏仁、桔梗、蘇子,調理脾胃的陳皮、枳殼、砂仁。

這樣既可防治肝氣鬱結累及其他臟腑,又可通過調理臟腑的氣機而促進肝氣的調達。

用藥遣方,頗有特色
常用的疏肝解郁藥物包括白蒺藜、香附、薄荷、青皮、郁金、佛手、香櫞、川楝子、綠萼梅等。這些藥物皆入肝經,解肝鬱,理肝氣,然其性能、功效、應用卻同中有異。

疏肝解鬱一般不用柴胡,因其性偏涼,且疏肝之力較猛,若用之不當易耗氣傷氣。只有肝氣鬱結較重較久或肝鬱有化熱之象時才選用。古人有柴胡能劫陰之說,故有陰傷之征,如舌紅少苔時多避而不用,或少量併合以養陰之品。

對於一般肝氣鬱結之證,可用白蒺藜,因其辛散苦泄,理氣疏肝較柴胡緩慢溫和,無耗氣傷陰之弊,又無升陽之害,適應證較柴胡廣泛。凡肝氣鬱結熱象不顯或兼有寒象者多用之。

青皮疏肝破氣作用迅猛,肝鬱氣滯、胸脅脹痛較甚或氣滯血瘀、肝脾腫大者用之,因其辛苦溫,故肝鬱兼寒者用之甚當,如治寒滯肝脈之寒疝,多以其配荔枝核、橘核、小茴香。然因其性峻烈、沉降下行,雖能疏肝膽,破氣滯,亦多不常用。

香附性平,味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芳香走竄,是疏肝理氣之良藥,故凡肝鬱氣滯所引起的胸脅脹痛、月經不調、經行腹痛諸病多用香附。一般疏肝多用制香附,若肝氣鬱結兼有表證則用生香附,因其既能疏肝又能透表。

薄荷辛涼入肺、肝二經,能疏通肝經氣滯,疏散上焦風熱,故多用之治療肝氣鬱結兼有頭痛目赤或咽喉腫痛者。

佛手、香櫞性味相近,功效相似,皆為芳香辛散之品,長於疏肝和胃,行氣止痛,用於肝鬱氣滯、肝胃不和所致的脅肋脹痛、脘腹痞悶、嘔吐食少等症。兩藥或合用或單用,但常用佛手代香櫞。綠萼梅芳香性平,力緩而無傷陰耗氣之弊,多用於肝胃不和之證。

圖文源於互聯網

「身中六神」與「家中六神」

「身中六神」與「家中六神」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用到“六神不安”、“六神無主”這兩個成語,那麼究竟這六神是哪六神呢?

也許很多人還不是很清楚,今天我們就借著這個成語來談談我們身邊的神——身中六神與家宅六神。

成語中的六神無主與六神不安,意義相近。宋代高道張君房所編著的《雲笈七簽》中就有記載:“凡人臥,頭邊勿安放火爐,令人六神不安。”

元代劉唐卿的雜劇《降桑椹》也有寫到“今有蔡順的母親,病枕在床,俺家宅六神不安”。

那麼這六神到底是哪裡六神呢?從上面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瞭解到,這六神其實分為內外六神,內六神指的是我們人身中的六種神靈,外六神則是指家宅六神。

一、身中六神

道教講人體內各部位都有神居住,身中六神分別是“心、肺、肝、腎、脾、膽”之神,對於這些神的名諱與形狀,道經中有都有明確的記載,道經曰,“心神名丹元,字守靈,形長九寸。肺神名皓華,字虛成,形長八寸。肝神名龍煙,字舍明,形長七寸。腎神名玄冥,字育嬰,形長三寸六分。脾神名常在,字魂庭,形長七寸三分。膽神名龍曜,字威明,形長三寸六分。”

人體周身各有所鎮之神,內至精血筋骨,外至肢百節都有所司之神鎮守其間。
大致為:精血三真,名無生君,字黃凝子玄,鎮我兩乳之下源。骨節二真,名堅玉君,字凝羽珠,鎮我太倉之府,五腸之口。

如果神在身體就健康,神不在就會生病。要使身體健康,就要通過存想,以意念引導神按照一定的路徑運行,使身體各部的神安居其處所。而在道教的一些法事中,也都有相應的咒語與存想呼喚身中諸神使之傳言達信或護衛真身。

談起家宅六神,則必須先從中國先秦時期的“五祀”說起,《禮記》載“祭五祀”,東漢鄭玄注釋為“門、井、戶、灶、中溜”五種。

兩相參照,東漢班固《白虎通義》也有此記載:“五祀者,何謂也?謂門、戶、井、灶、中溜。”
此五祀,為後代門神戶尉、井神、灶神、土神的濫觴,再加上廁神,合起來就是道教中的家宅六神。此六神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怠慢不得。

二、家宅六神

1. 門神、戶神
在古代最早的門神信仰,起源於《山海經》記載的神荼和鬱壘兩位神仙。
據傳說,有一座度朔山,山上有一棵千年古桃樹,枝幹蜿蜒數千里。桃樹枝幹的東北方是傳說中的鬼門所在,經常有鬼怪出來傷人,而神荼和鬱壘便把守著洞口捉鬼。後來,人們用桃木雕刻成神荼和鬱壘的模樣掛在大門上,用來驅邪辟禍,這便是早期門神的由來。
隨著時間的發展,人們根據不同地區的習俗,又將很多神明加入門神的行列。最為著名的是唐代的兩位大將秦叔寶和尉遲敬德。他們曾為李世民在殿門站崗守夜,擋住外來的鬼魅。後來,皇室畫匠將兩人的畫像立于宮門,這一傳統也在民間流傳開來。
道教的門神有很多位,除了上面提到的幾位,還有鍾馗、文武財神、靈官馬元帥等。
戶神與門神區別不大。因為在古代,“門戶”僅僅是根據門的數量定義的,《說文》記載:“一扇曰戶,兩扇曰門”,即單扇為戶,雙扇為門。由於民間百姓的大門一般都是雙扇,所以都稱門神,對於門戶的祭祀,也成為了對門神的祭祀。

2. 井神
現代社會中,自來水已十分普及,但在古代,水井卻是老百姓最重要的生活用水來源。
人們對這一生命之源心懷敬畏,關於水井也流傳著不少神話傳說。
《西遊記》中就有相關情節:烏雞國國王被青毛獅子精陷害,投入花園的八角井中淹死,而這口看似普通的水井竟能通向龍宮,水晶宮裡還有井龍王坐鎮。雖為神話,卻也反映出古人對水井的神聖敬畏之情。
在民間有祭祀井神的習俗,通常在農曆春節時,人們會在水井邊燒香祭拜,部分地區還會獻上糕點、茶酒等祭品。
井神一般沒有專門的神像或廟宇供奉,北方地區多將水母娘娘當作井神供奉,南方地區則供奉井泉童子。
古人祭祀井神,也體現了他們對獲得水源的感恩之心。

3. 灶神
俗話說“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灶神就是大家熟知的灶王爺,又被道教尊為灶君司命、灶神星君等。其在道教的全稱為“九天東廚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是每一戶的“一家之主”。
相傳每年臘月二十四這一天,灶王爺要離開家宅去天庭向玉皇大帝奏職,詳細稟報這一年這家人的善惡之事。為了能讓灶王爺在玉帝面前美言幾句,人們在這一天會準備許多糖瓜、麥芽糖等糕點作為祭品供奉給灶神。
關於灶神的來歷,民間有很多版本。道教的灶神有多位,其中包括五帝灶君,分別是東方青帝灶君、南方赤帝灶君、西方白帝灶君、北方黑帝灶君、中央黃帝灶君。

民間則將灶神形象化為一位和藹的老爺爺,並有一位灶母在旁邊為伴。

4. 土地神
《公羊傳》注曰:“社者,土地之主也。”

除了道教,民間也有祭祀土地神的傳統,土地神是民間普遍供奉的神祇之一。

土地神的形象大多衣著樸素,非常貼近常人,常被塑造成一位慈眉善目、鬚髮皆白的老者。

在土地神的塑像旁邊,還會塑有一位同樣慈祥的土地奶奶,二者一同受到世人的香火供奉。

道教中的土地神有很多位,道教認為,土地神掌管疆土,鎮守一方,同時還兼司幽冥之事。

5. 廁神
最後一位是廁神,雖然聽起來“另類”,但在道教中確實有一位司廁之神,這位廁神又叫紫姑。

廁神並非僅僅掌管茅廁,還主司占卜諸事的吉凶,能知曉禍福。

關於廁神紫姑的傳說有很多版本,相傳紫姑原本是富家的一位侍妾,因被正妻嫉恨,在正月十五日晚上被設計毒害於廁所。

紫姑含冤而死,魂靈不散,每當有人上廁所時,都會聽到她的啼哭之聲,還伴有兵刀聲。上天有感于紫姑的忠貞,將她封為廁神。後來,世人會在正月十五日舉行“迎紫姑”的活動來祭祀這位神仙。

家宅六神作為家居保護神,一直在我們身邊。雖然他們職位很小,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東漢鄭玄注《禮記・祭法》時,認為他們“非大神所祈報大事者也”,而是“小神居人之間司察小過作譴告者爾。”

其具體主管事務為:“司命主督察三命,中雷主堂室居處,門、戶主出入,行主道路行作,厲主殺罰,灶主飲食之事。”而每年將他們祭祀一遍,正好完成了一年四季的輪換。

班固《白虎通義》中說“祭五祀所以歲一遍何?順五行也。故春即祭戶。戶者,人所出入,亦春萬物始觸戶而出也…… 秋祭門。門以閉藏自固也。秋亦萬物成熟,內備自守也。”

圖文源於互聯網

男女修丹不同

男女修煉有何區別,女子修煉丹法要領淺說!

丹經萬卷,罕言女子丹法,實則歷代女真成道者不少,而女修較男修為易,傅子謂:“女修三載,男必九年。”非虛語也!坤道功夫次第,與乾道同以道德倫理為基,以修身做人為首。即所謂:“人學為仙學之根本,人道為仙道之樞機”者是。

至其修煉下手,女功與男功有異,此則不可不知者。男功下手,先守下田;女功則宜先守中田,即兩乳中間心窩上之空竅也。男以精為本,故其功重先降白虎;女以血為本,故其功重斬赤龍;此為初功之分別處。男以精元為命,故中老年精氣已衰之體,先須行補精補氣之功,以使其返于純陽之童體。
女以血元為命,故中老年血枯機絕之體,先須行補血補氣之功,以使月經重至,養其生機而返於處子之童體。月信複至,再行斬之,即是斬龍以化命續命接命也。

男離女坎,坎者,內陽而外陰,純陽存其中,赤龍一斬,即可全其體,而複為乾矣。王宗三謂:“男重取坎填離,女重采離補坎。男重抽添翕聚,女重開闢含育。”

此實言南宗功法,悟元子修真辨難參證有曰:“男子下手以煉氣為要,女子下手以煉形為要。煉氣者,伏其氣也;伏氣務期其氣回,氣回則虛極靜篤,歸根覆命,而白虎降。煉形者,隱其形也。隱形務期其滅形。形滅則四大全空,剝爛肢體,而赤脈斬。男子白虎降,則變為童體,而後天之精自不洩漏。可以結丹,可以延年。女子赤脈斬,則變為男體,而陰濁之血,自不下行。可以出死,可以入生。故男子修煉曰太陽煉氣,女子修煉曰太陰煉形。”

又曰:“赤脈為本身後天之陰氣所化,陰氣動而濁血流。欲化其血,先煆其氣,氣化而血返於上,以赤變白,周流一身,自無欲火炎燥之患。欲火消而真火出,從此穩穩當當,平平順順,保命全形,自不難耳。”此為女宗清淨修之正功。

女功下手,先須靜坐,垂簾塞兌,凝神入炁穴(上述之中田),以收心養氣,止念調心,務期息定神清,然後興工斬龍。
將兩手交捧上胸,並念注乳溪;自右而左,自下而上,輕輕揉摩一百八十遍,再反形自左而右,自下而上,又輕輕揉摩一百八十遍。圓轉揉摩之,如陰陽相抱之太極然。揉在於斯,神在於斯;俾使氣機洋溢,氤氳迥旋,斯為訣要。
複將氣微微自下丹田提吸三十六口,手仍交叉捧乳,惟不揉摩,而僅用凝神寂照,調息入定之功。凡息停則真息自然往來,一闔一辟,而養成鄞鄂矣。
久久自然真炁充沛,心清液湧,微弛真意,自爾油然下降,循臍輪,穿尾閭,上夾脊、玉枕而入泥丸。稍存注之,即複下重樓,降華池,絳闕,仍入下田;而三田返還,此則又與男工無異矣。
迄乎神氣充和,前後三關貫通,則不呼自呼,不吸自吸,不提自提,不咽自咽,而真陽自旺,經水自絕矣。赤龍一斬,吸氣上提之功;只是冥心寂念,凝神入炁,迴光返照,忘境忘情,惟入虛極靜篤之無人無我境地,一任河車運行,返複迴圈。久久行持,自可金光萬道,皓月當空,而至陽神出現,亦全與男功同也。

女修與男修同,有清淨單修派,亦有陰陽雙修派,而雙修派中亦有上乘中乘下乘之分,下乘則墮入左道旁門中矣。惟女修之雙修,傅中下乘之法者,千不得一,男修用鼎,已非上途;女修用鼎,則不堪聞問矣。

昔泥凡翁有曰:“男子雙修不用鼎,用鼎終非得道人;添油小術非真訣,真訣三才為一身。女子雙修總一般,無含三有育成丹;個中真一如倉粟,造化為爐熟任餐。”

又曰:“可知世有無遮會,種子原來遍大千;假個壇場作爐鼎,盧能去後失真傳。”

總之,女功內丹,旨在易血益氣,煉氣為神;與男功之易精益氣,煉氣為神,並無二致也。若斬赤龍之功,在化血為氣耳。(此即玉液還丹,又謂為赤龍化白鳳之功)降白虎之功,在化精為氣耳,至若煉神還虛,煉虛合道,則男女全無二致,丹經中之所以罕言女子丹法者,以不同者,只在初關一著耳。

女修丹經,上乘者有:孫不二元君法語坤道功夫次第詩,西王母女修正途十則,泥凡翁女宗雙修寶筏女功指南九則。坤寧經,仙佛合宗女金丹法要(內包括坤寧經注釋,斡運清淨元君坤元經,女丹詩訣,群真詩訣,及女功正法等)。
女丹隱訣,孫教鸞法語秘鈔,坤修玄指,女丹捷要等諸書。均為可參可修之要典,而不致誤入歧途者也。

圖文源於互聯網

魂藏於肝,魄藏於肺,意藏於脾,志藏於腎,神藏於心

~『夢到自己身體好重,被重的東西壓住,動彈不了,民間有一種說法叫做“鬼壓床”,其實這是脾臟在傳訊息給你,因為脾主運化水濕,脾陽虛濕氣就重,身體就老覺得四肢沈重。』

西方心理學在近代才發展出夢境解析,但上古高等文明崎黃醫書就已紀錄了五臟透過夢境傳導訊息、透過『夢境』打電報給主人,利用拍電影的方式『顯象』五臟健康訊息,提醒主人五臟六腑朝野目前遇到的陰陽失調的『病兆』。

夢的解讀有時比把脈更準,預兆人體病變的夢,中醫稱之為“夢證”,是由於人體的陰陽五行失調而造成。根據夢境,來推斷出人體哪一部位的不和,並加以辨證施治,即為夢診,這是中醫非常傳統的一種診法。

內經是天地人共振的自然醫學,人和天地自然是一體,環境的變化會引起人體內在臟腑的感應,晚上通過夢象反映出來,夢象雖然是『心神』活動,但『神魂的變化』與『五臟六腑形體』密不可分,由此可以瞭解『臟腑陰陽氣血』的變化,進而是全身各個組織的變化。

《黃帝內經》是人類醫學歷史第一部從夢象中探尋疾病的醫書,它指出由於五臟、五聲、五音、五色、五行相合,由此可以推導出產生夢境的生理以及病理原因,它闡述了夢的本質和特徵。

倪海廈中醫師在課堂中如是說:

《黃帝內經》:“魂藏於肝,魄藏於肺,意藏於脾,志藏於腎,神藏於心”,意思是,我們不僅僅有身體,精神體還有魂魄、志氣、意志、情緒等各種能量它們分別存在於五臟中。

晚上,當心神休息時,肝魂肺魄便會出來活動,而它們在夜間的活動,就形成了我們所做的夢,夢境就是我們五臟的“健康報告”,一個精通內經的中醫生,根本不需要你告訴他哪裡不舒服,只要聽你說最近做了什麼夢,就能大致知道你身體出了什麼問題。

一、肝與夢境

肝藏魂,主怒,綠色,五行是木

要是人的肝氣太盛,火氣大,晚上做夢就會是吵架,發脾氣,在夢裡跟人氣得臉紅脖子粗,醒過來心裡還堵著,這是肝在抗議受到太大壓力了,吃的東西也上火,該給它清清肝火了。

要是肝氣不足,肝血不夠,《黃帝內經》說則夢見菌香生草,就是森林,樹木,花草蘑菇之類,因為肝屬木,當它能量不夠虛了的時候,人就會常夢到大片的綠森林,自己在樹林裡漫遊;或者看到滿眼的綠色植物,別以為這是親近大自然,其實這是『肝血虛弱』的信號,說明你的肝氣和肝血不足,需要好好補充。

二、心與夢境

心藏神,情緒主喜,紅色,五行是火

心藏神主喜,有一種病人對周圍事物沒有認知,臉上卻總是帶著一種笑意,那不是高興的笑,那是神靈出竅的表現,

要是心氣太盛,心火旺,就會夢到派對喜宴,跟一群人說說笑笑,醒過來還記得夢裡的高興勁,雖然白天沒有什麼特別開心的事,可晚上一睡覺就在夢裡開派對狂歡,這是心火太旺,神收不住了,有點亢奮了。

如果心氣虛,就會夢到救火,哪裡起火了,自己急著去救火,或者看到消防員在救火。因為心五行屬火,當心臟感覺能量不夠,神就會緊張,在夢裡給你打報告,護住這團火,不要讓它滅了,所以常常夢到煙霧火災場景,可能是心陽不足了,可得多留意自己的心臟,說不定已經有了心悸,胸悶氣短的跡象了。

三、脾與夢境

脾藏意,情緒主思慮,黃色,五行是土

脾氣太盛會夢到自己在夢裡唱歌或者聽到好聽的音樂,有時還會夢到自己身體好重,被重的東西壓住,動彈不了,民間有一種說法叫做“鬼壓床”。 為什麼呢?因為脾主運化水濕,脾陽虛濕氣就重,身體自覺好沈重。

脾氣如果虛呢?脾氣虛則夢飲食飢餓,在夢裡找東西吃,或者看到很多美食,可怎麼吃都吃不飽,或者有阻礙讓你吃不到。這是因為脾虛了,後天之本儲量不足,所以你的『意』給你的報告就是要補吃的了,或者還會夢到自己在高處,或者看到一片荒郊野外到處殘垣斷壁,因為脾屬土,土地虛了就撐不起好房子,所以才會夢到一些破敗的建築。

四、肺與夢境

肺藏魄,情緒主悲,白色,五行是金

肺氣太盛,人就會夢到哭泣,夢裡哭到不能自已,這就是肺氣太實了,有時候還會夢到打仗,刀光劍影,因為肺屬金,主肅殺,跟兵器的屬性是一樣的。

如果肺氣虛,肺氣虛則夢飛揚,會夢到自己輕飄飄地飛起來了,特別自在,因為肺主氣,當氣虛了,衛氣不固就收不住了,所以就會夢到自己飄了,別以為自己是成仙了,或老是夢到在天上飛,這是肺氣虛導致的氣血不暢。

五、腎與夢境

腎藏志,情志主恐懼,主骨,黑色,五行是水

腎氣太盛,則夢腰背分離,這種夢太恐怖,應該不常夢。因為水氣太盛,常會夢見自己溺水或者掉水裡,被水追著跑。

腎氣虛則夢舟船覆人,就是夢到自己坐的船翻了,或者看到別人掉水裡了,要去救。

腎主骨,腎虛的人還會夢到骨頭墳墓這些陰沈鬼魂的東西,因為腎藏志,腎虛了,意志力就薄弱,膽子小,所以夢就會跟害怕恐懼有關。

✤ 常見夢境解析

1. 夢裡找廁所

夢裡尿急,到處找廁所,可是找到了不是沒門就是很髒,要不就是有人看著,怎麼都尿不出來,醒來才發現自己是真的要上廁所了。

這個夢表面是憋尿,但根本原因是腎和膀胱氣化不利,腎就像個鍋爐,膀胱就像個水庫,鍋爐火候不旺,水庫的水無法蒸騰,越積越多,才會尿頻,晚上睡不安穩。這個夢就是身體在打報告說鍋爐該添柴火了,是『腎與膀胱』氣化不暢的信號,腎氣不足時,水分代謝異常,所以夢中總是找廁所。

2. 夢裡被追趕

夢裡被追趕,被壞人,野獸或者鬼追趕著,在夢裡拼命地跑,嚇到不行,被追趕意味你在逃避、恐懼和焦慮,反映你『不敢』面對,當下承當的心態,也是腎虛和心膽氣虛的表現。

腎主恐,腎氣不足就會做害怕的夢。心膽氣虛,說明你沒有勇氣面對恐懼,站住腳,回頭反擊。

所以常常做這樣夢的人現實生活中也多半是緊張、焦慮、沒有安全感。這個時候可不是去求神拜佛,而是要趕快把自己的腎氣和心膽之氣補起來。

3. 從高處墜落

常常夢到自己高處墜落,或者被絆摔了一個跟頭,這種夢裡的恐懼感很真實。這也是心氣虛,腎氣不固。

心是君主之官,像個皇帝,心氣虛了,皇帝龍椅也坐不安穩了,搖搖晃晃,夢裡感覺就是要摔跤,要掉落。

腎主封藏,腎虛了,封藏的力量就會不夠,氣往上衝,所以人就會夢到高處,因為腎氣不夠托不住,就會夢到往下掉。

心氣虛和腎虛的標誌,心氣虛導致的『氣機』不穩,加上腎虛,造成夢中失去控制感。

若『看聽』懂五臟所拍的影片,從今天開始,拿個本子記錄每天的夢境關鍵詞:火、水、飛、吃東西等,結合平時感知身體狀態(如是否易累、胃口差等),對照分析夢境和身體的關聯。

連續記錄一個月,你會發現夢境早已為你揭示了身體的秘密,你會發現夢境比醫院的儀器檢查還準。

講講我自己真實的故事,我曾經有一段時間,總是做一個奇怪的夢———

夢裡我不停地跑去廁所,覺得肚子憋得很難受,然而每次坐在馬桶上,始終就是便不出來,焦急又無助,

每次醒來,心情都很煩躁,感覺身體好像出了什麼問題,後來,我開始通過中醫的角度來分析自己身體的狀態。

慢慢地,我意識到這個夢並非只是腦袋裡無聊的幻想,而是我身體的信號,根據《黃帝內經》的理論,夢境與五臟密切相關,而這個總是『排便困難』的夢,正好告訴我腎臟和脾胃出了問題,

腎臟掌管身體的水液代謝,腎氣不足就會導致水液運化不暢,出現便秘或者排便不順,而脾胃的功能也直接影響消化和排泄,如果脾胃虛弱,濕氣就容易積聚,導致大便乾結或者便不出來,這個夢,實際上就是腎脾氣不和的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