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勉勵箴言

自我勉勵箴言:

549733_434537086596998_1017938291_n

諸葛亮觀人七法:

①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志在何方;

②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談判能力;

③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眼界學識;

④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勇謀可見;

⑤醉之以酒而觀其性:能否自制;

⑥送之以利而觀其廉:是否廉正;

⑦期之以事而觀其信:信用幾何。

 

1.別人持才自傲,你卻虛懷若谷;

2.別人賣弄口才,你卻多思慎言;

3.別人拼命外顯,你卻韜光養晦;

4.別人你鬥我爭,你卻遠離是非;

5.別人直來直去,你卻融方於圓;

6.別人爭破頭顱,你卻以退為進;

7.別人拿放不起,你卻能屈能伸;

8.別人趾高氣揚,你卻不顯不炫。

低調:是態度,也是智慧! <–南懷瑾

 

【七條企業家容易避免的錯誤】

1. 順利進入某領域不等於存在大量機會;

2. 打破常規時無完備計劃;

3.忽略社交;

4. 主觀認定自己一定成功,忽略客觀分析;

5. 混淆朋友建議與真知灼見;

6. 過度重視點子而非執行力;

7. 創業目的是為了炫耀自己。

 

【智者與愚者】1.智者滿臉微笑,愚者冷若冰霜。2.智者記住別人的名字,愚者希望名字被記住。3.智者瞭解別人的心思,愚者表示自己的需要。4.智者善於傾聽,愚者沒有耐心。5.智者先贊同,愚者先否定。6.智者讓別人逐步說“是”,愚者會引起更多的爭論。7.智者知過就改,愚者固執已見。

因緣:慧律法師開示

480415_398914540178639_1773657490_n

在經典裡面講:
戒賢論師在這個腰部長了一個瘡,這個瘡裡面都有蟲在吃他的肉。

這戒賢論師,就像我們現在的類似惡性腫瘤,又流這個膿,裡面又惡臭,然後爛,這個腰部爛掉,爛掉一個洞,爛掉一個洞,這經典記錄的。

那麼蟲子掉下去的時候,戒賢論師很慈悲,因為怕它餓死,又把那個蟲撿起來,放進去它那個膿瘡裡面,怕它沒有肉可以吃,忍受一切的痛苦,現在的人馬上就是打死它了,打針就消滅它了,還把它蟲撿起來放進去,這麼慈悲,哇!這種太了不起了,哎呀!他實在是苦不堪言,想要去死,實在是活不下去,無法忍受了。

適見文殊、普賢、觀世音三菩薩降。

謂曰:汝往昔劫中,多作國王,惱害眾生,當久墮惡道;由汝宏揚佛法,佛陀的正法。故以此人間小苦,消滅長劫地獄之苦,汝宜忍受。

假設你不明白,宿世造的種種惡因緣,

「使不明宿世之因,人將謂戒賢非得道高僧,」

所以,在座諸位!你看這個修行人,怎麼會病到這個樣子?諸位!高僧大德不能用他的病苦來論斷的,因為每一個人宿世的因緣不一樣。對不對?

像廣化律師,他的腦部開三次的,他就是自己講,他說:他當軍人的時候,這一輩子吃了那個雞吃太多了,因為他搞伙食軍,他有錢就請人家去買雞回來,他說:吃到那一村莊的雞,統統吃完了,買不到雞。

所以,廣化律師後來出家,他知道這一輩子要還,他再苦:他說:慧律啊!你將來講經說法,一定要把我的例子說給大家聽,那個殺業現前,連我這樣的修持,仍然沒辦法躲過這個業力,還是要報,還是要報。

說:人就會把戒賢論師,認為他不是得道的高僧。

「或將謂如此大修行人,尚得如此慘病,佛法有何靈感利益乎。」

所以,在座諸位!在家居士、法師一定要有正念,一定要有正念。

所以坐在師父旁邊的那一些徒弟,你親近任何一個上人,你的上人生病的時候,千萬不能動到你輕視他;不能動到瞧不起他,動到那一種:我的師父沒修行。

那這個你就會很慘,因為這個宿世的業,沒有人知道,因為沒有大神通嘛!

所以,如果你將來,在家居士或者是法師,親近哪一個上人,都要牢牢記住!

任何一個高僧大德,你也躲不過因果跟業力,不能說他生重病,就否定他一輩的修行,這個是不可以的。

接下來,

「倘造惡之人,現得福報,亦復如是起邪見心,」

說:你看!搞了、做了那麼多,幹了那麼多壞事,也沒什麼果報啊!還飛黃騰達!

「不知皆是前因後果,」及轉後世,「及轉後報重報為現報輕報,」戒賢論師就是把後世的重報,轉成現世的輕報。

有的人幹了很多的惡業,卻飛黃騰達,官愈搞愈大。

「或轉現報輕報」怎麼樣?變「為後報重報等,」種種因果是非常複雜,(種種複雜)

「不齊之故也。」不齊就是不一定的。

沒有佛的慧眼、佛眼,你沒有辦法看清楚,這種無量劫來的因因果果,果果因因,這麼複雜,你看不清楚的。

所以你現在有一個肯定的答案,就是不能說:你這個在家居士生了一個重病,就在旁邊說:你沒有修行,我像你這種病,我都可以忍耐,你這個病就哇哇叫。

不要這樣子。

或者是說:你看,這個大居士在生病,你就說:他一輩子一定沒有虔誠的在用功,這騙人的!你看,現在得到重病,你看,得到惡性腫瘤怎麼樣……

以前有一個大學生,女生,大學的時候長得非常漂亮,非常漂亮,結果那個臉,哇!腫瘤腫得好大,好大好大。

後來聽到佛法,念佛,認真念佛,她不在意這個腫瘤,也沒有辦法治療了。

哇!那麼漂亮一個姑娘,大學畢業以後沒多久,哇!你看這個腫瘤,那個腫瘤比她的臉更大,長這麼大。後來她認真念佛,認真念佛,臨命終說:阿彌陀佛來接她,然後火化以後,又燒出了一些舍利子。

所以有時候生腫瘤也不見得不好,是不是?只要你能往生。

當然這個來講會痛,會很痛苦。所以,只要你目標定好,現在的病苦,記得!如果你得到重病,心臟病、糖尿病、腫瘤,或者是你知道不久將捨報,於現在、未來不久將捨報,那麼恭喜你,極樂世界的日子到了!

拚!統統放下,就是一直拚。所以活著的時候多做一些善事。

──慧律法師講述

認識阿賴耶識

認識阿賴耶識

2827_401169113275469_2038697601_n
「阿賴耶識」翻譯成中文就是「我」的意思。人有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前七識都有死亡、毀壞的時候,只有第八阿賴耶識的「我」,是吾人的真心本性,它可以隨著我們流轉五趣六道、輪迴天上人間,是永恆而不會消滅的。

阿賴耶識這個「我」的生命,就像念珠的線,把一顆顆的念珠串起來;阿賴耶識把我們一期一期、一階段一階段的生命銜接起來。在三世流轉的生命裏,雖然因為人有「隔陰之迷」,因此不知道前世、來生,但生命的業力流轉,那是絲毫不差的。

玄奘大師形容阿賴耶識是「去後來先做主翁」。意思是說,人到世間上來,阿賴耶識比眼耳鼻舌身意先進入母胎;人死之後,阿賴耶識是最後離開的識,它是我們生命的主體。阿賴耶識有四種比喻,恰好說明它的功能與特色:

一、阿賴耶識像一塊田地:田地是生長禾苗的地方,播了什麼種子,就生長什麼果實。阿賴耶識帶著前六識所造的業,不管善的、惡的,經過第七識傳送給它,它都會一一接受。然後在八識田中隨著業力成長,是善是惡、是幸是不幸,前面的諸識都不管了,只有第八識像一塊田,讓種子發芽,成為果報。

二、阿賴耶識像一個倉庫:倉庫是存放東西的地方,金銀財寶可以存放在倉庫裏,桌椅條凳也可以存放在倉庫裏。阿賴耶識就像倉庫一樣,存放貪、執所造作的成果,在這間倉庫裏,都不會被人盜取,也不會爛壞。只要等到時機因緣成熟,就會顯現報應,那就是吾人在人間產生苦樂人生的主因了。

三、阿賴耶識像一片大海:在唯識家看來,阿賴耶識就像大海一樣,河川溪水流到大海,大海不會嫌棄、排拒;即使把骯臟的垃圾丟到大海,也不會污染大海的清潔。就等於人在世間所造作的業力,盡管生命的主體阿賴耶識要去受業報,但業報是有盡的,生命的存在是永恆的。所以人有生死,那是業報的現象;但是真實說來,生命主體的阿賴耶識,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它永遠與時空同在,與自然共存

四、阿賴耶識像一條命根:阿賴耶識就是吾人生命的主體,這個主體的命根就如木柴燒火,木柴燒了一根再燒一根,一根又一根的木柴盡管不同,但生命的火炬會一直延續。這就如同我們在五趣六道裏流轉,盡管張三、李四,豬、馬、牛、羊,生命的形體不一樣,但是生命的火都是一樣地燃燒,所以真正的生命是不死的。

所謂「木有本,水有源」,生命其來有自,並不要神明創造,也不要上天給予,那是自然的循環、自然的業報。所以吾人在世間,只要管好自己的身口意三業,行善做功德,就算這些不是真實的,但是會影響我們的主人翁阿賴耶識去受報,因此人生的幸與不幸,就看自己的業報了。

宇宙與我們的念頭 — 節自『淨空法師』

有人問我這個宇宙是誰創造的?!是上帝?是佛?還是大爆炸呢?

佛問彌勒
佛問彌勒

這個宇宙不是誰創造的~是我們眾生的念頭形成的
從萬花筒悟人生:自性就是上帝
眾生的心就像萬花筒
靜止的時候他不變
但當我們轉動時,萬花筒裡就產生各式各樣的變化
而且在千變萬化中沒有一個相是相同的
我們的心不動時,現前即是一真法界
但當萬花筒一轉動,裡面變現出許多圖案
這就像我們一生起妄想分別執著
一真法界就立刻變成十法界六道三途
由此可以體會,宇宙是如何形成的、生命的起源為何
都是一念心動而產生的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這是六祖惠能大師開悟時所說得五句話
最後能生萬法這句說明了整個宇宙的起源
都是我們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所變現
與別人毫不相關
我所看到的山河大地、芸芸眾生
是自己的心現識變

彌勒菩薩是法相唯識的專家,有一次佛問彌勒,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
彌勒言 舉手彈指之傾 「三十二億百千念」
「念念成形」,「形皆有識」,識念極微細,不可執持
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波動產生精神和物質~生出這個宇宙
經典裡面世尊跟彌勒菩薩的談話,「佛問彌勒,心有所念」,這講我們凡夫起個念頭,心有所念,這個念頭有幾個念?有幾個相?有幾個識?彌勒菩薩答覆世尊說,「舉手彈指之頃」,彌勒菩薩說「三十二億百千念」,這一彈指,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那個單位是百千,百千是十萬,三十二億個十萬,中國人講的三百二十兆。這一彈指,三百二十兆個念頭,我們平常看電影,電影放映機裡面的膠片,大家都曉得一格一格的,一秒鐘它的速度是二十四格。鏡頭打開,這一個幻燈片照在這個銀幕上,立刻就把它關掉,再打開放第二張,這個速度多快?一秒鐘二十四格。我們在銀幕上看就好像是真的一樣,一秒鐘二十四格。現在彌勒菩薩告訴我們,宇宙的現象一秒鐘多少格?一彈指就三百二十兆,那我們彈指,大概我這個速度一秒鐘可以彈四次,再乘四,這假定的,再乘四,一千二百八十兆的念頭。就是一秒鐘它這個鏡頭開關是一千二百八十兆,我們怎麼會知道?太微細了,這個振動的時間太短,我們沒法子發覺

周瑜為什麼不快樂?值得一看

60616_499335773424157_2135668535_n

在三國裡面,周瑜算是能夠觀照全局的聰明人物了。

可是不曉得為什麼,這種聰明一碰到諸葛亮就統統失效了。

諸葛亮到底比周瑜多出來了什麼?
諸葛亮比周瑜多出來的,是人生一種更高層次的聰明。
真正要形容,應該叫做智慧。

智慧不是機智,不是知識,更不是對外在環境全面性的觀點。
智慧所呈現的,是一種生命的態度。

他讓人往內在去看到自己內在的心靈,看到別人內在的心靈。
這幾乎是諸葛亮和周瑜最大的差別了。

諸葛亮看得到別人,也看得到自己,但周瑜卻只看得到別人,看不到自己。

這是為什麼我們一天到晚看到周瑜面對諸葛亮時老是在抓狂,老是被諸葛亮操縱,這是他不自知的部份。
聰明的周瑜 遇到了諸葛亮為什麼竟顯得如此愚蠢?

這是因為他少了一種內在的觀照,無法在面對事情的時候看到自己的內在。

周瑜向來是個表演者,他一切的努力,都是要從別人身上獲得掌聲。
對於必須靠這麼多掌聲與讚美才能滿足的人。

周瑜自己沒有看出這點,當然很容易就落入了諸葛亮的操控之中。

既生瑜,何生亮?
周瑜的人生算是十分美滿的,不僅長得帥,懂音樂又會打仗,還娶到絕世美女小喬。
以他的條件應該過著幸福快樂的人生才對,可是為什麼他會被諸葛亮整得那麼痛苦,老是大嘆:『既生瑜,何生亮』?

也許周瑜的人生是一種完美的比賽。

很多人的人生都是這樣,然而這很可能也就是痛苦的開始。
人往往習慣先去注意優點,而忽略了缺點。

假如你懂得從整體去觀照人生,也許就不會只注意優點而疏忽了缺點。

若從周瑜真要跟諸葛亮比較,諸葛亮老婆那麼醜,家裡又窮,也不懂音樂,薪水又領那麼少,還和劉備簽那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約,這樣的人生實在沒什麼好羨慕的。

偏偏周瑜要鑽牛角尖,固執地要往自己不如別人的缺點裡面鑽,讓它來妨礙自己的幸福、一輩子痛苦。

人的優點是否就代表了他生命的成就或者幸福,這其實是很難說的。
優點就像水一樣,是可以載舟,也能覆舟的。

美國有個學術研究,把學生分兩班,一班是很漂亮的女生,另外一班是很醜的女生,十幾年後統計這些人的成就,漂亮的女生畢業後多半當秘書或情婦,只有少數幾個有傲人的成就,反觀醜的女生多半當了主管,事業非常成功,婚姻幸福美滿的也占了多數。

為什麼優點,反而造成了人生限制呢?
可見集很多優點不見得都是好事,端視你怎麼對待那個優點才是關鍵所在。
反過來看,缺點也未必都是不好的,端看怎麼去面對自己的缺點。
所以人生的優缺點與人生的幸福狀態不是成正比的,我們需要更多的智慧去處理那些優缺點。

在三國裡面就充滿這樣的智慧,大家如果多聽《歡樂三國志》,多想想,也許能夠讓自己活得更快樂、更幸福。

人的一生有甚麼好比的:
十歲看智力,二十看學歷。三十看能力, 四十看經歷。
五十看財力,六十看體力。七十看病歷,八十看黃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