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神咒

天地玄宗,萬炁本根,廣修億劫,證吾神通,三界內外, 唯道獨尊,體有金光,覆映吾身,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包羅天地,養育群生,受持萬遍,身有光明, 三界侍衛,五帝司迎,萬神朝禮,役使雷霆, 鬼妖喪膽,精怪亡形, 內有霹靂,雷神隱名,洞慧交徹,五炁騰騰, 金光速現,覆護真人。 急急如律令。 

 

道家清修丹法的原理,一氣三化,三化三變

道家清修丹法的原理,一氣三化,三化三變!

關於清修丹法的原理,有兩本書是講得是比較清楚的,一個是伍沖虛先生的《天仙正理道原淺說篇》,另一個則是閔一得先生的《古書隱樓藏書》。真正的人元丹法,三家相見之道,講的是三交三得,三補三還,而清修丹法講的是一氣三化,三化三變。

我們再看看《天仙正理道原淺近說》是怎麼講丹道原理的,是怎麼描述順為凡這個過程的。大略言之,也是先說天地宇宙與人的生成(宇宙觀),然後,再講順為凡的人道,就是一得永得,三變三化。

先說宇宙生成觀,《天仙正理道原淺說篇》:未有人身之先,總屬虛無,如《易》所謂無極而太極時也。無中恍惚若有一炁,是名道炁,亦名先天炁(召按:此即先天真一之炁,先天真一之炁論與龍虎所說相同)。

此炁久靜而一,漸動而分,陽浮而為天,比如人之有性,陰沉而為地,比如人之有命也(召按:此言混沌到盤古而開天闢地),陽動極而靜,陰靜極而動,陰陽相交之炁,而遂生人(召按:此即先天一炁而化天元、地元、人元之理,所謂生天、生地、生人)。

然後再說一得永得,三變三化。《天仙正理道原淺說篇》:“人道者,生身成人之道也。一次變化,是父母初交,二炁合為一炁而成胎也;二次變化者,是胎完十月有炁為命、有神為性者;三次變化者,是產後長大成人,精炁極盛,十六歲時也,謂之三變者。”

“順行人道之三變者,言一變之關,自無炁而合為一炁也,父母二炁初合於一胞中,只是先天一炁,不名神炁。”這句話簡單的說,就是我們的先天一炁就是父母二炁合為一體的那個炁。

“及長成形,微有氣,似呼吸而未成呼吸,正神炁將判未判之時,及已成呼吸隨母呼吸,則神炁已判,而未有圓滿之時,但已判為二,即屬後天…………十月足矣,此二變之關,言一分為二也。”

“年至16歲,神識全矣,精炁盛矣,到此則三變之關在焉,則情欲之神,亦到陽關,神炁相合則順行,為生人之本,此炁化精也,謂之三變者如是。”

綜合上面,簡單的說,就是父母合氣為一炁時,為我們的先天一炁,此時,只有一炁,而沒有精、氣、神三者的區別,這是第一變;後來,一分為二,就有了神與炁的區分,這是第二變;到十六歲,有精而能生子,有了精、氣、神三者的存在,這就是第三變。也就是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意思。

做一個簡單的比喻,把麥子比作一,那麼粉面就是二,包子就是三了。“虛”一變而有麥子,麥子再變而為粉面,粉面三變而為包子,變成了包子,自然就不能象麥子那樣生生不息、繁衍生息了。

那麼,清修之法怎麼做呢?伍沖虛先生說道:“修煉三關者,使精返為炁,炁煉為神,神還為虛,即是從三變返到二變,從二變到一變,從一變轉到虛無之位,是為天仙矣。”

說到這裡,問題就出來了,我再以麥子為喻,麥子比作一,那麼粉面就是二,包子就是三,既然麥子成了包子,那包子怎還能成為麵粉,麵粉又怎麼能複變為麥子呢?

如果不能,那麼,伍沖虛先生《天仙正理道原淺近篇》所說丹道原理,則是漏洞百出,不能成立了。如果能,我們誰又能見到包子放在那一動不動,自然清靜無為而能變回為麵粉的,我們誰又能見到麵粉放在那一動不動,自然清靜無為而能變回為麥子的。

那麼,是否伍沖虛先生錯誤了呢?這個問題先留在這裡,給愛好清修者自己去尋找答案吧,真得伍沖虛等龍門丹法真傳者,自然能回答。

圖文源於互聯網

氣血到不了的地方就會生病

氣血到不了的地方就會生病。(上篇)

很多人問我,中醫這麼複雜,要怎麼學才不會亂?

其實中醫再怎麼深,我簡單舉例一個比較核心的問題:

氣血到不了的地方,就會生病。

我們先撇開陰陽、經絡、五臟六腑,先來理解,為什麼氣血到不了就會生病。

這像什麼?
就像水灌不到田,田會乾;
陽光照不到的地方,植物長不好;
快遞送不到的家,東西永遠收不到。
人體也是一樣。

哪裡的氣血沒有被送到,那裡就會出問題。

氣血到不了的問題,有時是痛、有時是腫、有時是麻、有時是掉髮、變黑、發癢、發炎、長東西、長不出來。

氣血到不了的問題
有時是痛,像是頭痛、胃痛、關節痛、經痛、胸口悶痛;

有時是麻,多見手麻腳麻、半邊麻木、走久了腳底發麻;

有時是掉髮,髮為血之餘,氣血不到頭皮,頭髮自然易斷、易落;

有時是變黑,像黑眼圈、唇色發暗、眼眶或手指關節發黑;

有時是發癢,皮膚局部癢、搔抓不癒、濕疹反覆;

有時是發炎,氣血運行不暢,局部鬱熱上升,紅腫熱痛;

有時是長東西,像痘痘、囊腫、瘤塊、肌瘤、乳頭分泌物;

有時是長不出來,該排的不排、月經來不順、汗出不出、毒素積在體內。

那為什麼氣血會到不了?
其實原因只有兩種,真的只有兩種。

一、送不出來──身體沒力氣送
這種情況不是堵住,是根本沒有力氣,或沒東西可以送。

氣虛——推不動,快遞車沒油了。
血虛——沒內容物,倉庫空了。
會讓人覺得:累、懶、手腳冰、頭暈、心悸、健忘、月經量少,甚至傷口不好、皮膚乾癢。

像這種情況的處理原則是補氣養血,把系統重新開起來。
不只是給它吃的,還要讓它動得起來。
但注意:這種情況如果同時又有「堵住」,那補進去也沒用,會更壓、會更堵。

二、送不過去──路被擋住了
有些人不是沒力氣,是路上太多障礙物。
你有氣有血,但送不出去,一樣沒用。
這種「堵住」,這就涉及很多層面的問題了:
因為氣滯:
情緒壓著、悶著、撐著,氣走不動,身體就悶、脹、痛。
常見在胸悶、肋痛、脹氣、經前不舒服、乳房脹痛。
那就需要:疏肝理氣,打開氣機的開關。

因為血瘀:
氣推不動,血就堵。或者你原本就有瘀傷、瘤、血塊卡在裡面。
常見症狀:刺痛、有定點的痛、暗紅、瘀青、經血有血塊。
那就需要:活血化瘀,慢慢把淤堵清掉。

因為痰濕:
吃太好、動太少、脾太弱,水濕留在體內變成濁氣、痰飲、濕毒。
你會覺得重、脹、脹得不明顯、咳痰、舌苔厚膩、頭昏。
那就需要:健脾化濕、化痰導滯,把路上的爛泥清掉。

因為寒邪:
怕冷、吹風、吃冰,寒氣進來讓整個經絡「凍住」。
會痛得很緊、很深、怕碰,手腳冰冷,關節僵硬。
那需要:溫陽散寒,讓身體回暖、讓路打開。

因為熱邪:
火氣太大、虛火上升、熬夜、壓力爆炸,氣血亂竄、方向錯了。
常見:口破、痘痘、失眠、便祕、心煩、兩頰熱。
必須:清熱疏導,把火氣引下來,讓氣血歸位。

你看,其實不複雜。
不管是虛(送不出),還是實(送不過),
只要氣血沒送到,身體就會出狀況。

這就是中醫在看病的重點——不是哪個臟腑有問題,而是哪裡沒顧到,生病了。

我們做的事也不是「塞更多東西進去」,而是去思考一個很簡單但很重要的問題:「氣血要怎麼回得來?」

必須這樣子去思考,也代表你正走在中醫的路上了。

氣血送不到的地方就會生病(下篇):到底是誰沒在動?

上一篇我們說過:
氣血送不到的地方,就會出問題。
痛、麻、掉髮、長東西、變黑……
不是表面出狀況,而是你身體的「供應系統」出了差錯。

原因就是因為「路被堵住了」那是因為,痰濕,瘀血,氣滯,寒邪,熱邪,造成。

這一篇要說的,是另一個關鍵問題——
氣血無力送出,原因在哪?
為什麼?是因為,氣虛,血虛,陽虛。

我們換個方式,說得更清楚一點:一個快遞,要開車出門送貨,他是有必須的條件,如果一個環節出錯,那麼物品就送不到客戶的手上,如果司機懶,根本不想出門,汽車也沒油,而且車子裡跟本沒貨可送。

以下為比喻:
如果司機懶、開不了車(陽虛)
如果車沒油、跑不動(氣虛)
如果倉庫沒貨、送不出去(血虛)
來,我們一個一個拆開講。

「氣虛」:就像車子沒油,想跑也跑不動
這種人,身體是想動的,但一動就累,油門踩下去,車卻沒力。
一講話就沒聲音
一早醒來還想睡
一工作就像散架
一站久就頭暈、手腳冰冷
這些,都是氣虛的信號。

氣,是推動力,是快遞車的油。沒氣,就像引擎卡住,整台車空轉。
所以你會發現:
傷口癒合慢
月經量變少
思緒遲鈍、精神差
睡一晚還是累,補眠補不回來

這時候中醫會「補氣」,讓你的車加滿油,重新動起來。

「血虛」:好比倉庫沒貨,送也送不出去
好,就算車子有油、司機上工了,但——
如果倉庫是空的,還是沒東西能送啊!
這就是血虛。

血,是身體的營養、貨物,是支撐你身體的實質內容。
當你發現:
掉髮、皮膚乾、黑眼圈
眼乾、心慌、坐不住、頭暈
睡不著、情緒低落、焦躁不安
臉色蒼白、嘴唇淡淡的
那就是身體「沒內容物」了。

中醫這時會幫你「養血」,讓貨物重新堆滿倉庫。

「陽虛」:就像外面下雪,整個系統冷了,車根本沒發動

再來,如果陽氣虛了,那整個系統就像電池沒電,連開機都開不起來。
陽氣,是熱源,是整套物流系統的「發動引擎」。
沒有它,就算車子加滿油,也點不著火。

你會感覺:
手腳冰冷,下半身特別沒力
胃口不好,容易腹瀉,夜尿多
男生覺得提不起精神,女生經期總晚來
吹到風就頭痛,睡再多還是虛

這時候不是單純補氣補血就能解決,
而是得先把「整個系統加熱」起來。

偏偏很多人這時候還在喝苦茶、清熱保健品,結果火沒清掉,反而讓身體更冷、更虛、更沒動力。

到底是哪一個沒動?還是全壞了?
所以,有人身體送不出氣血,
不是因為沒有路,而是整套物流系統壞了。
1.司機不出門(陽虛)
2.車子沒油(氣虛)
3.倉庫沒貨(血虛)
4.還在下雪(全身冷冰冰)
這種狀況,你光靠「補一樣」,根本沒用。

中醫要先幫你釐清: 你到底是氣虛?血虛?陽虛?還是三樣都虛?

這三者,是互相幫忙的,不能分開處理。
• 只補血,沒氣推,也送不出去
• 只補氣,沒陽氣點火,也動不起來
• 陽氣補太快,血不夠、氣不跟,還會變虛火亂竄。

所以中醫才說「氣為血帥,血為氣母」:
氣推著血走,血養著氣生,兩個是搭檔,不能拆開補。

補對了還不動?那是路被塞住了
最後,在重複一次氣血堵住的原因:
我明明補氣補血了,怎麼還是送不出去?

這時候你就要想想,會不會是「路被堵住了」?
像是:氣滯,痰濕,瘀血,寒邪,熱邪……

把整條路塞滿了,就算司機有精神、車也滿油,也一樣開不出去。

系統有力,還要路通,才能把氣血送到身體每個角落。

最重要的一句話:
你要先搞清楚——
你現在是系統沒力?還是道路阻塞?

因為,這兩種狀況,處理邏輯完全不同,若搞錯方向,只會補不動,或是越補越糟,越補越上火。

希望這樣的比喻說法,能夠讓大家更容易理解,身體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道士誦經,龍王現身有說法

道教故事:道士誦經,龍王現身有說法!
宋朝時期,杭州有一座道觀,名為洞霄宮,宮裡曾有一位主持道觀的道士,為人心地良善,修行功底也極好,他虔誠的信奉神明,平日誦念救人的經卷,向來都很靈驗。
洞霄宮旁邊有一個龍潭,道士常到潭邊誦經,有一天,忽然從潭裡出來一個老人,跪在道人面前說:“弟子是龍王。您每次在潭邊誦經,我們水族都能聽到,一直不敢隨便出來見您。今天之所以現身,是有事相求。”
道士問他說:“您有什麼事呢?”
龍王說:“只要您在潭邊誦經,水府的眾生和地神就馬上起身示敬,恭恭敬敬地聽您誦念,如果您沒有誦完,沒有離開,我們也不敢擅自亂動。我希望您,只在洞霄宮裡誦經,這樣不妨礙您每天的修行之功,而我們水族數百生靈也可以休息一下,如果您能慈悲恩許,我們每天供奉二斤鮮奶,作為您的飲食。”
道士回答道:“我每天誦經,怎麼能是為了鮮奶呢!既然您出面相請,我聽您就是了。”龍王聽罷,高興地回到水潭裡,隱去了蹤影。
道人遵守了約定,從此以後,就只在洞霄宮裡誦經,不再去龍潭邊上誦經了。
第二天,廚房的僕人對道人說:“師父,廚房的桌子上多了兩斤鮮奶,極其新鮮乾淨,我不知道這些鮮奶來自哪兒?所以想問問您,我能不能喝?”
道士說:“這不是你所知道的事,把鮮奶給我。”道觀裡的一個小道士把鮮奶一稱,果然重達兩斤,從此以後,每天都會出現兩斤鮮奶,就這樣持續了好幾年。
幾年後的一天,忽然沒有再出現鮮奶。道人深感驚訝,不知道龍王為什麼失約了。於是,他來到龍潭邊誦經,想找機會詢問一下。果然不出所料,龍王再次現身。
龍王對道人說:“鮮奶是世間的東西,不是龍宮之物。弟子身為龍神,是怎麼得到的呢?凡是世間經商的人,做買賣時缺斤短兩,欺騙顧客,我就暗自沒收。原本街市上有個商戶叫董七。此人喜歡在秤上做手腳,經常把14兩當作一斤(編注:宋朝時期,一斤為16兩),我就收取董七的鮮奶供奉您。現在董七已經外出離開了,現在牛奶鋪業換了主人,此人心地淳樸善良,好好守著正道,從來不會為了利益欺騙別人,所以我就不能再從他那兒取奶了,也就不能繼續供奉您了。”
道士聽後,歎息不已,對龍王說:“我只是想知道,龍王為什麼突然停止了供奉鮮奶,我擔心自己或許做錯了什麼事,給您帶來了禍患!現在我明白了牛奶的來源,欺心騙人的事終究是不能做的,我誦經本想加強人的善念,但取得的牛奶是從欺騙顧客的商人那兒來的,這並非好事!”
後來,這名道士經常到城郊集市上,一心一意地行善,為百姓做了不少善事。收起。
圖文源於互聯網

呂洞賓祖師為何說:“我寧度動物,不度人”

呂洞賓祖師為何說:“我寧度動物,不度人”?

呂祖仙師發誓要度三千餘人

有一天,洞賓問師父鐘離祖師:“弟子蒙我師度脫,超離生死,長生妙訣,俺道門中輪回還有盡處麼?”

師父曰:“如何無盡!自從混沌初分以來,一小劫世上混一,聖賢皆盡。一大數儒教已盡,阿修劫俺道門已盡,襄劫釋教已盡,此是劫數。”

洞賓又問:“我師成道之日,到今該多壽數?”

師父曰:“數著漢朝到宋朝,算來計該一千一百歲有零。”

洞賓曰:“師父計年一千一百歲有零,度得幾人?”

師父曰:“只度得你一人。”

洞賓曰:“緣何只度得弟子一人?只是俺道門中不肯慈悲,度脫眾生。師父若給弟子三年時間,只在中原之地,度三千餘人,興俺道家。”

師父聽了呵呵大笑:“徒兒住口!世上眾生,不忠者多,不孝者廣。不仁不義眾生,如何做得神仙?吾教汝去三年,但尋的一個人來,也是汝之功。”

洞賓曰:“今日拜辭吾師,弟子雲遊去了。”

累世奉道未得果

呂洞賓拜別師父,尋找可度之人,整整行了一年,也未找到一個有緣人。這一天,呂洞賓上太虛頂上觀望,遠遠地望見一處青氣沖天而起。呂洞賓行到青氣現處,經過打聽,得知是西京河南府城銅馳巷有一個三十多歲的婦人,此人是唐朝殷開山的後代,七世女身,未出嫁,累世奉道,積有陰果。

呂洞賓化作醃臢道人,來到銅馳巷口的殷家鋪子,見那婦人著道裝,眉宇間有青氣。洞賓叫聲“嵇首”,那婦人正與店裡夥計說話,回頭道:“先生過一遭。”

洞賓上前一看,見婦人怒氣太重,叫聲“可惜”!在袖內拂下一張紙來。上有四句詩:

出山發願度三千,尋遍閻浮未結緣。
特地來時真有意,可憐殷氏骨難仙。

詩後寫道:“口口仙作。” 殷氏打開一看,二口為呂,知是呂祖化身。急忙追出去,先生已經化陣清風不見了。

不識廬山真面目

東京開封府馬行街的一位官員王惟善,信奉道教,準備請往來道士二千人,在家設道壇齋供,為慶祝純陽真人度誕之辰。

呂洞賓接到邀請函,化身為一個醃臢疥癩先生,來到王惟善家中,見王惟善是一位武官,眉宇間有青氣,有求道之心,只是機緣未到。呂洞賓打算用神通點化王惟善。

吃過齋後,呂洞賓對王惟善說:“貧道善水墨畫,請取一匹絹來,畫一幅山水畫相謝。”只見呂洞賓用墨水往絹上一潑,壞了那匹絹。王惟善見了說道:“這人無禮!捉弄下官!與我拿來。”

呂洞賓見王惟善大怒,轉身就走了。眾人趕來時,呂洞賓已經化陣清風而去。從空中飄下一幅白紙,眾人拾起來打開一看有四句話:

齋道欲求仙骨,及至我來不識。
要知貧道姓名,但看絹畫端的。

王惟善取絹一看,是一幅呂洞賓的全身畫像。才知道來的先生是神仙,悔之莫及!

有心度化人不悟

有一次,呂洞賓扮成一個賣油翁,在街上賣油尋找可度之人,得度的標準是:來買油的人買油時不要求多添油,就度化他。賣了幾年油,買油的人都想多添加一點,只有一個老婦人來買油時,買多少就是多少,從來不要求多添油。

呂洞賓問老婦:“凡是買油的人都想多添點,你怎麼不多添點?”老婦說:“你賣油也不容易,怎能多要。”老婦人又拿酒來酬謝呂洞賓。

呂洞賓有心要度化她,就在老婦人家院子的井中投了幾粒米,並告訴老夫人賣井水可以發財。呂洞賓說完就走了。老婦人一看井中的水都變成了酒,老婦人賣了一年的井酒,賺了很多錢。

一天,呂洞賓來到老婦人的家裡,碰巧老婦人外出,只有她兒子在家。呂洞賓問老婦人的兒子:“這幾年酒賣得如何?” 兒子說:“好是好,可惜沒有可以喂豬的酒糟。”聽完他的話,呂洞賓哀歎道:“人心貪婪到這種程度了。”於是將井裡的米取了回來,離開了老婦人家。老婦人回到家,發現井中的酒又都變成了水。老婦急忙去尋找呂洞賓,連個影子也沒看到。

呂洞賓從岳陽來到洞庭,同漢鐘離一道去度化韓湘子去了。呂洞賓留詩一首,感歎:“三至岳陽人不識,吟詩飛過洞庭湖。”

神度人看人心,見人為善就報之以福,這福報可以是發財、健康、平安,或者高官厚祿等。可是報善人以福是為了讓人繼續為善,提升自己的道德;若因得福而生貪欲之心,就會因貪心而失去福份。所以,呂洞賓取回了井中的米。

寧度動物不度人

有一次,呂洞賓遊歷到湖北武昌一帶,在辛氏酒館開懷大飲,飲了近半年時間,也未支付一文錢,辛氏也不討要。

一天呂洞賓對辛氏說:“我欠了你的酒錢,一直未能支付,我為你畫一隻仙鶴,凡是有人到這裡飲酒,你可以呼叫仙鶴,它會翩翩起舞。我以此來報達你,數年之內,你可以變得非常富有。”於是,呂洞賓用桔子皮在牆上畫了一隻仙鶴,然後辭別。

從此以後,只要有人來酒館飲酒,辛氏就呼叫仙鶴跳舞。遠近的客人都慕名前來觀賞仙鶴跳舞,辛氏的生意日益興隆,酒館裡坐無虛席,沒幾年辛氏就成為當地有名的大財主。

一天,呂洞賓來看辛氏,辛氏一見呂洞賓連忙拜謝,請呂洞賓大飲。呂洞賓問道:“生意如何?” 辛氏說:“富足有餘。” 於是,呂洞賓三弄竹笛,仙鶴從壁上飛至呂洞賓面前,呂洞賓跨上仙鶴乘空而去。

辛氏神異此事,在跨鶴之處,建築一樓,稱之黃鶴樓,紀念呂洞賓乘鶴而去。後人題詩曰: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辛氏以為呂洞賓是讓她發財,其實是讓她得道,返本歸真,超脫輪回,回到仙界。

三年後,呂洞賓空手而歸,可見人心不古,世人之難度化,呂洞賓徑上終南山尋見師父。

鐘離師父呵呵大笑,道:“弟子引將徒弟來,不知度得幾人歸?”呂洞賓慚愧告知無度一人。

歷史上,道家很多都是師父找徒弟,能做弟子的一定要德高、根基好,方可傳道。有的人有一定的根基,但沉迷於世俗物欲紛擾之中,悟性太差,很難入得道門。

歎于世人難以度化,呂洞賓說:“我寧度動物,不度人。”

圖文源於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