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尊、帝君、真君、星君、元君:道教的神仙稱謂都有何區別?
道教是一個典型的多神信仰的宗教,其內部有一個十分龐大的神仙體系,以三清天尊、玉皇大帝、四御等為主神,另外還包括諸如先天神,後天仙真等。有的善信朋友對神仙體系裡的天尊、大帝、星君、元君等稱謂的區別不太明白,今天就為大家科普一下。
天尊天尊是道教神仙體系裡對神明的一種尊稱。《上清靈寶大法》有云:“生萬物而不為主宰,御萬化而不為言,至尊至極,故曰天尊也。”
三清天尊:三清天尊為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他們是道教的最高神。三清天尊由先天之炁化生而來,代表了大道的本原。元始天尊稟自然之炁,存在於宇宙萬物之先。靈寶天尊乃是宇宙未形成之前,從混沌狀態產生的元氣所化生。道德天尊是大道的化身,為元炁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即雷祖,雷部的諸位神將皆歸雷祖調遣。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是南極長生大帝的化身,居神霄玉清府。《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中記載:“唯有玉霄一府所統三十六天內院中司、東西華台、玄館妙閣、四府六院及諸有司,各分曹局,所以總司五雷天臨三界者也。”。太乙救苦天尊:太乙救苦天尊居於青華長樂界東極妙嚴宮,統領青玄左府一切真仙,掌三界救苦之事。為了普度眾生,祂有很多的化身,在天上稱為太一福神,在世間稱為大慈仁者,在地獄稱為日耀帝君,在外道鎮邪時稱為獅子明王,在水府淵泉稱為洞淵帝君。
大帝大帝是神仙的一種尊稱,他們的地位僅次於天尊,有些天尊也被稱為大帝,如太乙救苦天尊也叫東極青華大帝。
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全號是“太上開天執符御曆含真體道金闕云宮九穹曆御萬道無為通明大殿昊天金闕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居於太微玉清宮,統領三界十方諸神與四生六道芸芸眾生,並權衡世間一切興隆衰敗、吉凶禍福,三界之內,神權最大。
紫微大帝:紫微大帝是道教四御之一,全稱為“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地位僅次於玉皇大帝,居北極紫微宮星漢天宮。紫微大帝執掌天經地緯,以率日月星辰和山川諸神及四時節氣等自然現象,能呼風喚雨,役使雷電鬼神。真武大帝:真武大帝與天蓬元帥、天猷元帥和翊聖元帥構成了輔佐紫微大帝的北極四聖,統伏三界群魔諸妖邪,下攝酆都幽冥鬼魅,令三界逆魔邪首不敢殘害生靈。真武大帝受玉皇大帝敕封,被稱為統御北方之地的北方之神,因北方在五行之中屬水,故也被稱為水神。南極長生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道教的四御之一,南極長生大帝的職責是協助玉皇大帝執掌人間的壽命禍福。三官大帝:三官大帝是道教早期信奉的尊神,即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和下元解厄水官洞陰大帝。《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妙經》有記載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真君相較於天尊和帝君,真君的神職地位就低了許多,他們一般是負責部分的三界事物。如二郎神被道教尊為清源妙道真君,是一位與水利、農耕、防止水災有關的神,甚至是水神。茅盈、茅固和茅衷三位祖師被尊奉為三茅真君,並將他們奉為道教茅山派的祖師爺。四大天師的薩守堅又稱薩真人、崇恩真君,道教尊稱其為一元無上薩翁真君、玄風永振天尊等。通過上述的仙真可以看出,他們也是由凡人後天得道而被尊奉為真君的。
星君星君是天上星官的一種尊稱,道教有一支星宿神祇構成的星宿神部,星辰崇拜也是道教非常重要的信仰。北斗七星君:北斗七星由紫微垣中的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等七星構成,道教將他們神格化為七位星君。七位星君分別為北斗陽明貪狼星君、北斗陰精巨門星君、北斗真人祿存星君、北斗玄冥文曲星君、北斗丹元廉貞星君、北斗北極武曲星君、北斗天關破軍星君。南斗六星君:南斗六星分別為天府星、天梁星、天機星、天同星、天相星、七殺星,道教將它們神格化為六位星君,並被賦予神職掌管世間一切人、妖、靈、神、仙等生靈。南斗六星君分別為司命星君、司祿星君、延壽星君、益算星君、度厄星君、上生星君。
元君元君是道教對於神仙體系裡女仙的一種稱謂,道教崇尚陰陽平衡,除了男性神祇,道教還有許多女性神祇。碧霞元君:碧霞元君,全稱為“東嶽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居天妃宮。因坐鎮泰山,又稱“泰山聖母碧霞元君”,俗稱泰山娘娘、泰山老母等。碧霞元君具有“庇佑眾生,靈應九州”“統攝嶽府神兵,照察人間善惡”的神職。斗姆元君:斗姆元君為眾星之母,全稱“九靈太妙白玉龜台夜光金精祖母元君”,乃元始天尊之先天陰氣所化。道經中盛讚斗姆元君:“能陽能雨能變化,救災救難救刀兵,祈嗣就生麒麟子,祈名金榜就題名;商賈者,利加增,祈求父母得長生,子孫得榮盛,夫婦壽康寧;萬邪自歸正,諸惡化為塵。”
圖文源於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