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淨土法門(節自網路資訊)

562946_4011271693681_1275906922_n

維基百科文章: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B7%A8%E5%9C%9F%E5%AE%97

功能介紹 極樂世界:乃永離眾苦,第一安隱之謂。眾苦者,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等八苦也。娑婆有此八苦,極樂則永離。安隱者,安泰而無任何隱憂之謂。極樂世界第一安隱之處。
下士養身,中士養氣,上士養心。修心養性回歸本我,花開見佛!

淨土宗,佛教宗派之一。因專修往生阿彌陀佛極樂淨土的念佛法門,故名。該法門以信願念佛為正行,淨業三福、五戒十善為輔助資糧。淨土信仰是佛教的基本信仰,大乘各宗多以淨土為歸。佛法西來,東晉,慧遠大師在廬山東林寺建立蓮社,提倡專修該往生淨土的念佛法門,又稱蓮宗。唐代善導大師也是淨宗重要倡導與推動者,被奉為淨宗第二代祖師。淨宗歷代祖師並無傳承法統,很多還是宗門教下的大祖師,均為後人據弘揚淨土貢獻推戴而來。中國淨宗十三祖分別是:慧遠、善導、承遠、法照、少康、延壽、省常、祩宏、智旭、行策、實賢、際醒及印光大師。

彌陀西來

佛教西來

種種資料顯示,佛教傳入中國年代遠比西漢更久遠。目前發現的有明確文字記載的最早事件,如:官方權威的《太平廣記》第284卷,引用《王子年拾遺記》一書,記述題為《天毒道人》的事件,詳細記載了燕昭王七年(前305年)來自印度的百四十歲高僧尸羅(從文中對其的記載來看,是位具足神通的聖者無疑)來華(燕都)傳法的事。此年代已比印度阿育王時代更早,接近佛陀在世的年代了!秦漢以前佛法就已傳入中國漢地的史證,目前已經發現的還有不少。而西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廬受大月氏使節伊存口授《浮屠經》,則為很多學者指為第一部中文書面形式的佛經。注意:大月氏使節伊存此時還是以口誦方式傳授佛經,而中國的博士弟子景廬,則立即按中國文化傳統將其以漢語文字形式記錄了下來。到了東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朝廷官方出面前往西域恭請佛經佛教,並禮請高僧攜經來華,在洛陽建白馬寺,開始中國的佛經翻譯事業,這被公認為佛教正式傳入中國的開始。

佛經翻譯事業

公元前後的古印度,正是口頌佛經書面化的時代。幾乎同時代中國開始的佛典翻譯事業,是以皇室官方組織,嚴謹制度下的書面系統翻譯。隨著漢明帝打開官方迎請佛教的大門,隨後數百年間,天竺西域與中原兩地傳經、取經之高僧絡繹不絕,鳩摩羅什,真諦,法顯..到了唐朝的玄奘法師遍參天竺數十國取經,並在大小乘各派均取得最高成就圓滿歸唐後,印度佛教各派主要經典之後都漸翻譯到了漢地。此時的東土,各大宗派紛紛成熟,高僧輩出,證者無數,從教理研釋證悟到民間百姓的廣泛傳弘,大乘佛教在中國的輝煌實踐與隋唐盛世交相輝映。世界佛教的中心也漸轉移到了中國。並進而傳播影響到日本、韓國、越南、新加坡及我國的西藏等地。而印度佛教此後則日趨沒落而消亡了。目前,中國翻譯收藏的佛教典藏是最全面、系統和完整的。

淨土經典翻譯

淨宗典籍的翻譯,始於安世高與支婁迦讖兩大譯經師。安世高本是安息國太子,讓國位與叔父,出家修道,博通經藏。東漢桓帝建和初(公元179年)來洛陽。二十年間詳出176部經卷,多屬小乘,間譯大乘經。支婁迦讖,月氏國人,桓帝永康元年(公元167)來洛陽。十餘年問,譯經21部,多屬大乘經典。此兩大譯經師都曾翻譯過淨宗典籍。據《開元釋教錄》記載:安世高曾翻譯《佛說無量壽經》二卷,惜已佚。支婁迦讖於後漢靈帝光和二年(公元179年)譯出《佛說般舟三昧經》,此即中國淨宗經典傳譯之開端。繼而又譯出號稱淨宗第一經的《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到了三國時代,吳月氏優婆塞支謙(公元222年)譯出《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曹魏印度沙門康僧鎧譯出《佛說無量壽經》(公元249年)。姚秦鳩摩羅什(公元401年來洛陽)譯出《佛說阿彌陀經》、《十住毗婆沙論》等。北涼曇無讖譯出《悲華經》(公元419年),劉宋噩良耶捨譯出《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公元424年),北魏菩提流支譯出《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公元508年),唐玄奘重譯《阿彌陀經》,名《稱贊淨土佛攝受經》(公元650年),唐南印度三藏菩提留志譯出《無量壽如來會》(此本出《大寶積經》),趙宋西域沙門法賢譯出《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無量壽經》自漢迄宋有十二譯,上面所列乃存世之五種)。 上面所述乃淨宗主要經典,帶說淨土的大乘經典尤多,諸如《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楞伽經》等大乘經典。隨著淨宗經典的次第譯出,古印度佛教淨土思想在東土廣泛傳布,在原有的儒道文化土壤的滋潤下,開花結果,實踐發展為大乘佛教的一道浩蕩主流。

發展概況

東林起信

淨土信仰,大致曾分為彌勒淨土和彌陀淨土兩種。彌勒淨土信仰由道安首倡,一時盛行於北魏,梁齊間還有所聞,不久即衰。彌陀淨土信仰在中國的流行始於東晉慧遠大師。他於東晉太元十五年(390)在廬山東林寺建蓮社(亦稱白蓮社),參加的僧人、各界士大夫名流居士達123人。他們於阿彌陀佛像前,建齋立誓,專修念佛三昧,共期往生西方,並令劉遺民著文勒石,以明所誓。其中大多都獲得很高的淨土修行成就,證得念佛三昧,或親見彌陀,或命終蒙佛通知而自知時至,更有劉遺民定中到極樂世界勝境遊覽後回娑婆,因喝了極樂世界七寶池中八功德水而周身毛孔散髮奇妙清香數周者,與佛典所記載的無二無別,且皆有往生瑞相,開創了淨土宗在中國弘揚的開始。慧遠大師指出:「又諸三昧,其名甚眾,功高易進,念佛為先。何者窮玄極寂,尊號如來,體神合變,應不以方。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緣以成鑒。鑒明,則內照交映,而萬象生焉。非耳目之所暨,而聞見行焉。於是睹夫淵凝虛鏡之體,則悟靈根(相)湛一,清明自然。察夫玄音以叩心聽,則塵累每消,滯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孰能與於此哉」。廬山東林寺被譽為淨宗祖庭之一。此後,有曇鸞於北方超化寺等地專修淨業,傳龍樹菩薩大乘難行、易行二道之說,主張以彌陀如來本願力為根本。曇鸞以後有道綽,曾講《觀無量壽經》200余遍,並勸人用麻豆計數,精進念佛。自己日誦佛號七萬遍。著《安樂集》2卷,立聖道、淨土兩門,指出末法時代對大部分眾生而言淨土念佛法門是當生了生脫死的唯一出離之路。

古佛再來

善導大師(613-681)是道綽的弟子,俗姓朱,臨淄(今山東臨淄)人。幼年出家,誦《法華》、《維摩》諸經。貞觀十五年(641)冬,赴玄中寺拜謁道綽,聽講《觀無量壽經》,道綽授以念佛往生法門。道綽卒後,善導大師入長安光明寺,勤篤精苦,晝夜禮誦,如救頭然。每入室長跪唱佛,不到力盡,終不休歇。寒冰天氣念佛,亦要念到汗濕衣襟才止息。出則演說淨土法門,三十餘年,未嘗睡眠。護持戒品,纖毫不犯。心絕念於名聞利祿,從不舉目見女人。律己俊嚴,待人慈愛寬恕。凡美味佳餚皆供養大眾,粗糲飯食則留給自己。佛前的燈,常年不熄,三衣瓶鉢,不用人替自己拿。從不與人聚談世俗之事,恐怕耽誤淨業。大師念佛功深,成就殊勝,念一聲佛,則有一道光明從其口出;念十百千聲,便有十百千道光明從其口出,自證境界不可思議。大師聖德高風,本跡不可測度。據《天竺往生略傳》雲,善導是阿彌陀佛化身。

大師所得均施財,「寫《阿彌陀經》十萬卷,畫淨土變相三百壁」(《佛祖統紀》卷二十六)。敦煌千洞中《觀無量壽經》曼荼羅的成立,即是大師親作,流傳於世。唐高宗敕於洛陽龍門興造大盧捨那佛像,命他負責監制。自古迄今,這尊佛像,以其豐頤秀目,既莊嚴雄偉又不失睿智慈祥的風格,予人類以心靈的震撼。他的佛教活動影響極廣,弟子不可勝數,「以其化者,至有誦《阿彌陀經》十萬至五十萬卷者,念佛日課萬聲至十萬聲者」(同上)。善導大師著作有:《觀無量壽佛經疏》四卷、《往生禮贊》一卷、《淨土法事贊》二卷、《般舟贊》一卷、《觀念法門》一卷等。此外,還有他與道鏡共集的《念佛鏡》二卷。《觀無量壽佛經疏》又稱《觀經四帖疏》。因它主要闡述淨土法門的教相教義,故又可名為「教相 分」或「解義分」,而其他著述則因主要闡述淨土法門的行事儀式,故名之為「行義分」。《觀經疏》宣稱,「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皆可依靠阿彌陀佛願力往生極樂淨土。它把稱名念佛歸為「正業」,而把讀經、禮拜 等視為「助業」。《往生禮贊》詳細介紹晝夜六時禮贊阿彌陀佛以及觀音、勢至兩大菩薩的儀式。《淨土法事贊》具體說明《阿彌陀經》轉讀、行道的方法。《般舟贊》介紹修習般舟三昧行道的方法。《觀念法門》則敘述觀念佛三昧的行相和入道場念佛、懺悔發願的方法。《念佛鏡》分十一門,闡述念佛的原理、方法、意義,意在照明修行念佛者,增益信心。在《念佛鏡》中,善導把往生淨土的行業分作正、雜二行。「正行」指專依淨土經典所作的修行,雜行是其餘諸善萬行。善導的淨土法門,便是捨「雜行」而歸「正行」,專念阿彌陀佛名號,念念相續不斷,以往生淨土為期。善導繼道綽之後,完備了淨土宗的教義和行儀,把他力往生和稱名念佛視為自宗的根本內容。 善導弟子有懷感、懷惲、淨業等人。懷感原系長安千福寺沙門,初學唯識,博通經論,不信念佛往生之說。後謁善導,善導命他入念佛道場修持念佛法門。於是他精進念佛,三年後得念佛三昧,並著《釋淨土群疑論》七卷,具體解釋有關念佛往生的各種疑問。

善導以後,淨土宗繼續流傳,歷代名師輩出。先有承遠大師、懷感大師、法照大師、少康大師等繼續弘揚。以上被稱為善導派或善導系;他們雖非善導弟子,但於弘揚念佛法門頗有貢獻,在淨土宗歷史上有很高地位。另外在唐開元時出現了慈愍三藏即慧日,他曾由南海去古印度等七十餘國遊歷,七寶蓮池內,蓮華化生學習淨土經義,凡十八年,著有《淨土慈悲集》、《般舟三昧贊》等,提出禪淨一致的念佛禪,融會諸宗,其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

萬善同歸

五代至宋淨土宗一直盛行,淨土法門深受民間百姓歡迎,教、禪、律、淨諸宗繼續呈現融合兼修。五代末杭州永明寺(淨慈寺)永明延壽大師,作為禪宗祖師禪法眼宗三祖及蓮宗(淨土宗)六祖,著宗門巨著<宗鏡錄>,作<萬善同歸集>,融合諸宗,推弘淨土思想。大師每日定做一百零八件佛事為常課,持咒、禮佛懺悔、誦經、坐禪、放生、說法等,每夜則於曠野施食予鬼神等類。大師每日定念十萬聲阿彌陀佛聖號,常往別峰經行念佛,隨從者常達數百。時人常聽聞螺貝天樂響於天際。此外,在北宋開寶三年(9 70),步入晚年的延壽大師奉詔於錢塘江邊的月輪峰,督建高達五十餘丈共九層的六和塔,以作鎮潮之用,巍巍立於江邊,蔚為杭州一大景觀。作為禪、淨兩宗的祖師,最能凸顯延壽大師修持思想的,莫過於世人熟知而被贊為「大藏之綱宗,修行之龜鑒」的「四料簡」了。其文如下:「有禪無淨土,十人九磋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見彌陀佛,何愁不開悟;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大意為:若人[1]明心見性而又念佛求生淨土,其人威猛猶如帶角的老虎;現世堪為人間導師,來生即可成佛作主。若人未能開悟但信願念佛求生淨土,則萬人信願念佛萬人得以往生成就;彼土花開面覲阿彌陀佛,又何愁不大徹大悟?!若人雖”有禪”卻不信願念佛求生淨土,十人中有九人會蹉跎耽擱;假若臨命終時中陰身現前,隨其業力重者受生於相應的善惡道中。若人既未開悟又未念佛求生淨土,臨終現出地獄的鐵床與熾熱的銅柱,於中經受萬劫與千生的劇苦,無有善業感召他人來作救助。 大師四料揀,言簡義豐,立意精當,無論何種根機的眾生,均能從中獲得無窮的受用。上跟利器無妨禪淨雙修,中下根性自應穩守淨宗陣地,老實念佛,總以西方淨土為最後指歸。大師身體力行,理事雙修,為後人樹立了不朽的榜樣。以延壽大師個人來說,禪淨雙修是他理想的修持法門。

永明延壽大師的名字與阿彌陀佛名字(阿彌陀佛即無量光無量壽也)的含義也暗合,後人多指其為彌陀再來。雍正帝更稱永明延壽大師為「六祖後古今第一大善知識」。

宋元兩代結社之風盛行,出現了淨業會、淨土會等,專弘淨土著名的有宋初杭州省常大師,元代普度大師等。

蓮宗諸祖

高僧輩出

明代弘傳淨土大師輩出,作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杭州雲棲蓮池大師,融禪淨教律為一體之大成者,指禪淨不二,念佛含攝萬法之旨。大師遍參宗門後,即轉而專修淨土念佛三昧。傳是年杭州大旱,民請祁雨。大師曰:老僧不會作法,只會念佛。乃責杭州市民齋戒十日。是日,領眾於田徑念佛,「木魚所到之處,雨下如注」。大師以正法眼藏與淨業功行,破斥邪見,開導迷茫,厥功甚偉。他說「此一心(指念佛之一心不亂境界)即實相,即同乎法界,即定中之定,即菩薩念佛三昧,即達摩直指之禪,即是轉識成智。故知念佛總攝一切佛法」。大師著作包括《彌陀疏鈔》十餘萬言等,總持圓頓諸經,融會事理,指歸一心。另一位四大高僧之靈峰藕溢大師,初由儒入佛,參宗門開悟後,深入天台教理,又三遍閱律藏,後專修念佛三昧。大師佛學思想無比豐富,包羅了禪宗、天台教理、律宗教法,但又歸於淨土,同時融合了一些儒家學說。其著作弘豐,十卷《靈峰宗論》深入天台教理,被尊為天台宗靈峰宗祖師。大師更作著名的「淨土十要」,其中之首篇《彌陀要解》更是獨步古今,印祖評說:「理事各臻其極,為自佛說此經來第一註解,妙極確極。縱令古佛再出於世,重注此經,亦不能高出其上矣!」為淨業行人必讀之作。滿清乾隆以來,國家日漸衰亡,尤其滿清取消了隋唐以來漢地一直實行的嚴格的出家考核(度牒)制度,佛法日趨衰落。不過,淨土一宗尚有普仁行策截流大師,梵天實賢省庵大師、資福際醒徹悟大師等續佛慧命。

民國救劫

清末民初,中華文明及文化陷入空前劫難中。一大批高僧在此黑暗苦難年代應世,力輓狂瀾,輓救人心。淨土第十三代祖師-靈岩印光大師(聖量),應劫而生。大師遍參南北叢林,更在普陀山法雨寺藏經樓閉關閱藏二十餘載,深入念佛三昧,通宗通教而專修淨土。又創弘化社,辦靈岩山淨土念佛道場。其文字般若,度化眾生無以計數。不離因果,不談玄妙,倡導老實念佛。德行聞名四方,仍粗衣淡飯,不登大坐,不打經懺佛事,遠離名利。所有供養亦捐善舉,資助流通法寶數百萬冊,不留一文。臨終預知時至,集眾開會,囑託安排一切已辦,乃領眾念佛,跏趺而坐,含笑往生。荼毗後,更示現舍利無數。時人天同贊,圓瑛大師作詩贊曰:乘願再來勢至身,圓通念佛訓群倫。風光本地無他術,聲教當年自有真。..弘一大師(李叔同)贊曰:「大德如印光法師者,三百年來一人而已!」太虛大師贊曰:「親其教覽其文者,輒感激威德力之強,默然折服,翕然崇仰,為蓮宗十三祖,洵獲其當..」。實為近代佛子僧人之典範。由於印光大師晚年往來弘法於民國江浙和上海等地,他對現代社會眾生根性最為瞭解,留下的<印光法師文抄>等著作,被譽為「小三藏」,實為末法之慈航,暗夜之明燈,是現代眾生修習佛法尤其淨土法門的最佳指南之一。

五經一論

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現正在說法佛教傳入中國後,淨宗經論隨之次第翻譯,專談淨土以及帶說淨土的經論,有兩百種之多。歷代祖師大德在如此宏富的淨土經論中,經歷一千餘年的選擇,從最初的三經一論,到近代印光大師手中才最後定局。淨土五經一論的選定,使淨宗的修學與弘傳有了明確的依歸。大凡淨土緣起、因果、事理等精義,五經一論都非常詳盡。因為釋尊說法的時間和聽法弟子的根機不同,所以五經內容詳略互異,側重面有所不同。五經一論立表如下:

[佛說無量壽經]

(曹魏康僧鎧譯) 佛宣講無量壽經,說出阿彌陀佛最初的因地:棄國王位,出家修行,發四十八大願普度眾生。經過無量劫的依願修行,終於福慧圓滿,得證佛果。所感得的極樂世界,莊嚴無量,妙莫能名,十方諸佛咸共贊嘆。十方世界的菩薩、回小向大的聲聞緣覺、以及具足惑業的凡夫,只要信願行三俱足,仰承佛力,決定往生。被譽為淨土第一經。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劉宋畺良耶捨譯)重點有三: 1.淨業三福: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是淨業行人成就之資糧。 戒、定、慧三學,為學佛 及修淨業者之根本,而戒尤為要。故《觀無量壽佛經》,開示淨業三福:第一人天之福,第二小乘聲聞緣覺之福,第三大乘菩薩之福。「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初、二多屬戒學,三則三學圓具。具此三福,則淨業大成,往生上品。 2.十六妙觀:第一日觀。觀落日如懸鼓。第二水觀。觀大水澄清。第三地觀。觀冰琉璃。成就地想。第四樹觀。觀琉璃地上。作寶樹想。第五池觀。觀七寶池中。有八功德水想。第六總觀。作寶樓閣想。第七座觀。觀七寶蓮華中。第八像觀。觀一佛二菩薩想 第九佛觀。觀佛相好想 第十觀音觀。作大士形像。佛立頂冠想 第十一勢至觀。第十二普觀。第十三雜觀。作佛大小不定身想 第十四。上三品觀 第十五。中三品觀 第十六。下三品觀。諸佛菩薩能入一切眾生心想中,而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理,行人明白呀? 3.九品因果:說明西方極樂世界各個品位的正因,因往生者的因行有勝劣,往生之相有等差,往生後見佛成佛有疾緩,從而分有上、中、下的三輩九品。西方極樂世界是無上善人聚會之美妙莊嚴的佛土,佛慈悲為普度眾生故,以佛願力特開帶業往生的該法門,業力凡夫乃至曾作五逆十惡懺悔之人,只要信願行俱足亦可仰承佛力往生。但業力凡夫業障惡習深重,往生後按照各自因行先住在蓮花苞心(或邊地疑城,裡面依然美妙快樂勝三禪天只是暫不能外出)里鏟除業障習氣,熏修梵音佛法,增養菩提,然後再花開見佛。按照眾生因行優劣而分三輩九品。最上品之人往生後即刻花開見佛,而最下品之人則須住蓮花苞心懺罪熏修多劫方花開見佛。吾輩宜依佛教導,努力信願念佛,發大乘菩提心,持五戒十善等三福,提升往生品位。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鳩摩羅什譯) 佛宣講阿彌陀經,描述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妙果,令聞者生信、發願、執持佛名,求生淨土。信、 願、行(執持名號),是淨土法門的綱領宗旨。具此三資糧,不論是 畢生執持而現生就得”一心不亂”的上根之人(所謂是人但念阿彌陀,既是無上深妙禪,依祖師指,一心不亂即念佛三昧境界),或臨終方聞佛名而生大懺悔一念猛利深信切願者念佛十聲乃至一聲,皆蒙接引,往生西方。阿彌陀經,佛教諸宗(天台、華嚴、法相、三論、禪、密、律),均奉為晚課內容。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唐般刺密諦譯) 念佛法門的心法上,作為大乘佛教最重要經典之一的首愣嚴經,其中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做出了最妙開示,經中大勢至菩薩指示:”…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是故此章列於三經之後,為第四經。

[普賢行願品]

(唐般若奉詔譯) 華嚴經被推為大乘諸經之首。行願品為華嚴最後一品。講善財徧參知識,末後於普賢座下,蒙其威神加被,所證者與普賢等,與諸佛等,是為等覺菩薩。普賢乃以十大願王,勸進善財,及與華藏海眾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回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而為華嚴一經歸宗結頂之法。”夫華藏海眾,無一凡夫、二乘及未破無明之權位菩薩。最下者,即為圓教初住。其人已能於無佛世界,現身作佛,及隨類現種種身,以度脫眾生。此後從二住,以至十住、十行、十迥向、十地、等覺,位位倍勝。是諸菩薩,皆以十大願王,求生西方。彼何人斯,敢與彼抗。由是知念佛法門,實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總持法門。故得九界同歸,十方共贊,千經並闡,萬論均宣。以其是以果地覺,為因地心,而即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也。”(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卷上致廣慧和尚書) 。淨業行人,作為發菩提心之大乘行者,能隨份隨力依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行持,就能逐漸向佛菩薩的無我利他的心行靠攏,積累資糧,提升往生品位。

[往生論]

(世親菩薩造,元魏菩提留支譯) 古印度的天親菩薩(又稱世親菩薩),佛涅盤後九百年頃,生於北印度健陀羅國之富婁沙富羅城。他和兄長無著菩薩,是大乘瑜伽行派(有宗)的祖師。天親菩薩作的《唯識二十論》和《唯識三十頌》等,是印度唯識宗的經典代表著作。三弟「獅子覺」也在有部出家,亦證得阿羅漢果。天親菩薩早年亦在有部出家,遍通十八部意,作《阿毗達摩俱捨論》,成一代著名小乘論師,且曾誹謗大乘。後在兄長無著菩薩的點化下,幡然醒悟,欲以割舌懺悔。無著菩薩說:誹謗之罪,縱割千舌不能滅,不如以此誹謗大乘之舌,弘揚大乘。天親菩薩遂深入大乘佛法,徹悟妙諦,廣造大乘經論五百部,成一代大乘論師。在其主著《攝大乘論釋》結尾,有如下語句:「我說句義所生善,因此願悉見彌陀,由得淨眼成正覺。」如是可察天親菩薩最後之皈命,乃在西方淨土。《往生論》即是天親菩薩修學淨土法門的心得著述。在該論中,天親菩薩對於淨宗不可思議的事理、因果、性相,與佛境界的狀態,和盤托出。從該論可以學習到古印度大乘菩薩淨業行人對淨業修持的詮釋開示。

修持簡述

念佛方法及抉擇

善導大師把淨土修行的方法分為正行和雜行兩類。正行又分為讀誦、觀像、禮拜、稱名、贊嘆供養等五種,此中又特別把稱名作為正業,其他四種為助業,顯出稱名念佛為最重要。念佛的方法凡有四種:1、專稱念佛的名號,稱為持名念佛;2、觀佛的塑像與畫像,稱為觀像念佛;3、觀想佛的妙相(包括《觀經》十六觀門),稱為觀想念佛;4、觀佛的法身,即諦觀實相,以般若智照,了達此一切法,當體全空,親見本具妙真如性,稱為實相念佛。印光大師也指:持名、觀像、觀想、實相,四種念佛,唯持名最契機。持至一心不亂,實相妙理,全體顯露,西方妙境,徹底圓彰。即持名而親證實相,不作觀而徹見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門,成佛之捷徑。今人教理觀法,皆不了明。若修觀想實相,或至著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墜。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出自《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

修持簡述

印光大師指出:「如來一代所說一切法門,雖則大小頓漸不同,權實偏圓各異,無非令一切眾生就路還家,復本心性而已。然此諸法,皆須自力修持,斷惑證真,了生脫死,絕無他力攝持,令其決於現生入聖超凡,成就所願也。唯淨土法門,仗佛誓願攝受之力,自己信願念佛之誠,無論證悟與否,乃至煩惑絲毫未斷者,均可仗佛慈力,即於現生往生西方。」(《印光法師文鈔(續)》「淨土十要序」)”。「至於修持法則,常當如子憶母,行住坐臥,語默周旋,一句佛號,綿綿密密,任何事緣,不令間斷。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能如是者,決定往生。又須心念仁恕,氣象渾穆。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常思己過,莫論人非。等覺菩薩,二六時中,禮十方佛,懺除宿業。況在凡地,常當慚愧,何敢自恃。…”(文鈔續編卷下淨土指要)。印光大師指出,淨業行人,須持守淨戒(在家為五戒十善),發菩提心,深信因果,信願念佛。信願行三資糧,缺一不可。末法凡夫雖戒難持清淨亦須努力去持,菩提心亦要發,有此去惡向善之心方與佛氣氛相應而感應道交,仰承慈悲佛力帶業往生。否則真信切願只是自欺欺人而已!在方法上,雖念佛法門可深可淺,但對教理的正確學習領會是念佛實修的基礎,也很重要。在念佛方法上,以持名念佛最為穩妥,但宜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而念。可以視情況選擇專念阿彌陀佛,或念觀世音菩薩為輔等。並根據自己的情況與因緣選擇與早晚功課,禮拜懺悔,誦經,五戒十善等行持主輔調節配合,但這些助行的功德都需回向一心往生淨土,體現專修原則。對根基中下或初學等一般信眾,宜專修最受益而少障。對上根利智或久修大士,則境界不妨廣大,可萬善圓修,以期福德智慧圓滿。正如印光大師所說:「敦倫盡份,閒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十念記數法」

特推薦印祖開示的十念記數法。「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未純一,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默念雖不動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猶湧妄波,即用十分念心數,則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雖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淨土者,尚未談及,以人根尚利,不須如此,便能歸一故耳。光以心難制伏,方識此法之妙。蓋屢試屢驗,非率爾臆說,願與天下後世飩根者共之,令萬修萬人去耳。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盡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做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做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淪,若吾輩之鈍根,捨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心,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臥,皆無不宜。(復高邸麟書四)

淨宗特色

淨宗殊勝特色

大悲觀世音菩薩淨土法門,其大無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極平常,益極殊勝。良由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等覺菩薩,不能超出其外。逆惡罪人,亦可預入其中。理機雙契,不可思議。無論佛經佛語,還是古來歷史上無數證悟的祖師大德,贊嘆淨土之法語章句無以計數。彌陀經中,十方佛均出廣長舌相,贊嘆西方淨土殊勝超妙。各大乘經典,處處贊嘆指歸淨土。禪、教、律、密大乘各宗,亦或兼修念佛亦或行歸淨土。「《華嚴》海眾,盡遵十大願王。《法華》一稱,悉證諸法實相。最勝方便之行,馬鳴示於《起信》。易行疾至之道,龍樹闡於《婆沙》。釋迦後身之智者,說《十疑論》而專志西方。彌陀示現之永明,著《四料簡》而終身念佛。匯三乘五性,總證真常。導上聖下凡,同登彼岸。故得九界咸歸,十方共贊。千經並闡,萬論均宣。誠可謂一代時教之極談,一乘無上之大教也!不植德本,歷劫難逢。既獲見聞,當勤修習。」佛在《觀無量壽佛經》中,如此贊嘆念佛人: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淨宗與現代社會

淨土念佛法門方便易行,人人能修,安全穩妥,而義理深妙。念時宜萬緣放下攝心內聽,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而念久久自得三昧。念佛時即能仰承佛力感應加持,以佛之真如熏習我輩的無明,攝受佛的智慧福德光明熏修吾輩業力凡夫,如念佛圓通章所說的「如染香人,身有香氣」。再配以淨業三福:深信因果,五戒十善等行為修持,在生能淨化心靈,提升品格,業消智朗,健康身心,增福增慧,幸福人生;臨終又能蒙佛關懷而接引往生佛國淨土:「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聖眾,親來迎接」,而得不退轉,最終成就無上菩提。現代社會眾生,生活節奏緊張、競爭壓力大,煩惱業力厚重,貪欲橫流,而資源日益枯竭,環境日趨劣下。淨土念佛法門成為他們最宜普及修習的法門。無論在家出家,無論學生老師、士農工商,學習緊張時,工作壓力時,成功時,失意時,工間休息時,早晚睡眠時,時時可念佛片刻,淨化心靈緩解壓力,熏修改變性格習氣,輔療身心疾患,提升智慧等。心淨國土淨,娑婆世界本是眾生眾業所感而成。而佛法淨土信仰,眾生皈依佛陀之教導,在生按淨業三福、五戒十善,環保素食,六度萬行等准則妙法提升、改造自己的心性品格,從而淨化社會風氣,為精神文明,為建設和諧社會做出貢獻。有法師提倡所謂「人間佛教」,而實際淨土法門即是末法時代最好的「人間佛教」!佛法以出世心,行入世事耳。所謂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是也。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