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天因果:史上四次滅佛,帝王全遭慘死!史稱“三武一宗滅佛

驚天因果:史上四次滅佛,帝王全遭慘死!史稱“三武一宗滅佛

四次滅佛歷史 重演雷同結局
中國歷史上有五位帝王向佛法發難,四次釀成災難,史稱“三武一宗滅佛”。情節各異,結局卻驚人的雷同,對後人是驚人的警醒。

第一位:北魏太武帝拓跋燾

南北朝時期,北魏太武帝拓跋燾(音:濤,鮮卑族)親率鐵騎踏平四國,一統北方。當時佛法廣傳,很多人出家修行。他438年下詔,令50歲以下僧侶還俗,以解決兵源;444年,又以佛法搞“迷信活動”為由(詔曰:“假西戎虛誕,生致妖孽”),下詔驅逐僧侶[1]。446年,在重臣崔浩的進言下,發出了最嚴厲的滅佛詔:擊破焚燒佛像及佛經,拆毀寺院,活埋僧侶。當時篤信佛法的太子再三上表勸諫,拖延了詔書的頒布,一些僧人得以逃脫。不幾日,便開始砸佛塔、毀佛像(鑄錢)、燒佛經、殺僧尼……舉國上下,風聲鶴唳。

也許應了“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的規律,不聽同僚苦勸,極力推動滅佛運動的崔浩,走上了凄慘的結局。崔浩是漢人,自恃功高藐視鮮卑族貴族,他動用巨資把他的書和他主編的國史刻成碑林顯揚,暴露國醜,觸怒了權貴。帝親自審問,才華自比張良的崔浩除了承認貪污,竟惶惑不能應對。450年,這位三朝老臣和他三家姻親被滅族,他死前受刑、受辱,號呼一路[2],當時人們都說他滅佛遭了報應。

兩年後,如日中天的太武帝,竟被宦官殺死,年僅44歲。他兩個兒子(太子和恭宗)也相繼死於宦官之手。

452年文成帝繼位後,即輓回祖父的錯誤,再興佛法,雲岡石窟就是他下詔建造的。從此國泰民安,為以後的魏孝文帝中興打下了基礎。~喇嘛的心~

第二位:北周武帝宇文邕

南北朝末期,北周武帝宇文邕(音:擁,鮮卑族)神勇英武,公元575年(32歲)親征北齊,34歲時再次統一了北方。

574年,宇文邕揚言不怕下地獄,佛、道齊滅,毀佛道經書、塑像,令和尚道士還俗[3]。滅北齊後,又在原北齊境內禁斷佛、道二教,奪寺4萬所為宅第,焚毀佛跡,強迫300萬僧尼還俗,使北方佛法幾乎滅跡。次年六月北伐突厥,大軍齊至,武帝卻暴病而亡,年僅35歲。

北周滅佛,禍不止此!19歲太子宇文贇(音:暈)繼位,殘暴荒淫,次年就讓位給6歲的兒子,自己專於後宮縱欲,22歲病死。幼子繼位,大權落於其外祖父楊堅之手。581年楊堅廢北周,建隋朝。不到兩年,就滅絕了宇文皇族子孫43個家族,其餘宇文宗室基本被遍殺無遺。

【歷史花絮】

遺禍子孫,祖上可免?唐朝吏部尚書唐臨在《冥報記》中記下了這樣一個故事:

北周武帝的御膳官拔彪,到隋文帝楊堅時還是御膳官,一日暴死,但胸口一直溫暖,家人不敢入殮。拔彪三日後醒來說:“帶我見皇上,周武帝傳話了。”他見楊堅後,說他到陰間見到周武帝受酷刑,武帝跟他說:“你替我傳話大隋天子,他以前曾是我的同事,如今國庫的金玉布帛,也都是我積蓄的。因為我生前滅佛,現受大苦,請他替我作功德。”於是楊堅通令天下,每家出一錢,為武帝超度。

《隋書》記載:楊堅生在寺院時,紫氣滿庭。比丘尼智仙對其母說:這孩子來的非同尋常,須由她親自撫養。楊堅13歲才回到父母身邊[4]。楊堅登基後,果如預言,推動東土佛法走向巔峰,而隋朝也出現了開皇盛世的局面。 ~喇嘛的心~

第三位:唐高祖李淵

隋末戰亂,歷史重演。618年李淵取代隋朝建立了唐朝,猶如他姨夫楊堅代周建隋的翻版,但李淵卻沒有姨夫信佛的傳統。

626年,太史令傅奕七次奏本滅佛,言詞激切,李淵不顧絕大多數臣子的反對,五月下詔書:“京城留寺三所觀二所。其餘天下諸州各留一所。”其它寺廟、道觀拆毀,只供養精進的佛、道家弟子,其他都令還俗[5]。當時唐朝只有300多個州府,而全國5,000多所寺廟、50萬僧尼、近百佛洞石窟,這意味著九成以上的寺廟被毀,46萬僧尼被剝奪信仰。

不過,六月份就發生了玄武門事變,李世民親政,該詔書沒能執行。如果不是這樣,再滅佛法,大唐盛世的歷史恐怕要改寫了。

【歷史花絮】

唐太宗海納百川,氣度恢弘,迎來了各邦文明、信仰在大唐交融,在唐初就把經濟、文化發展到了世界的巔峰。李世民登基後,曾賜御食婉言規勸傅奕,但傅奕依舊當堂抨擊佛法。弄得太宗也沒辦法。

傅奕曾和傅仁均、薛跡同為太史令,薛跡夢中見死去的傅仁均向他討要五千錢欠款,薛跡問:那我還給誰啊?傅仁均說:還給泥人。薛跡又問:泥人是誰?答曰:“傅奕!”當時還有人也夢見了故去的傅仁均,夢中問他:傅奕謗佛該當何報?傅仁均也說:“配越州泥人”。薛跡給傅奕還錢時說了這個夢,沒幾天傅奕暴死。當時人們說:泥人可能喻指泥犁(地獄)中人[6]。

以古為鑒

日月星辰在循環中運轉,歷史也在循環中重演。朝代的變遷,成敗興亡的故事,都在給後人留下借鑒和答案。

北魏太武帝滅佛,44歲暴死,兩個兒子被殃及喪命。幸虧孫子輓回損失,帶動國家中興。北周武帝滅佛更甚,35歲暴死,兒孫和整個宇文皇族被滅門,楊堅復興佛法,隨之開創了開皇盛世。唐高祖的滅佛詔,被唐太宗所廢止,可謂明智之至。

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唐太宗這句名言可謂人人皆知。那麼看到上述滅佛的歷史教訓之後,後人還會去誹謗佛法、毀人修行、剝奪信仰麼?

大部份人不會,但是總會有個別自以為是的人,自負英明,想改變這果報的規律。歷史中後來出現的兩位這樣的帝王,都成了“現身說法”,留下了更加鮮明的教訓。

歷史總是在重複中警醒後人,但是總有自作聰明的人,想標新立異,逍遙於規律之外,結果反而重演了歷史的教訓。 ~喇嘛的心~

第四位:唐武宗李炎

唐武宗李炎信仰道教,26歲時登基。會昌五年八月(845年),在深入清查後,開始大毀佛寺,詔書明令拆除寺廟4,600余所,小寺院4萬餘所,佛經大量被焚,佛像燒熔鑄錢,強令26萬多僧尼還俗[7],古印度和日本和尚也不能倖免。外來的回教、祅教、摩尼教、景教、回紇教也一同遭難,相應寺院被拆,京城女摩尼70人無所棲身,自盡;回紇教徒多半死於被驅逐的途中……史稱會昌滅佛。

大唐盛世,也是佛法的盛世,唐朝後期衰落,佛法依然深入人心。武宗滅佛大失民心,有的藩鎮節度使根本不執行,竟說:“天子自來毀拆焚燒”[8]。政亂中初有安定,社會稍有好轉的“會昌中興”,在四起的民怨中日漸消退。次年民間即傳出武宗滅佛折壽10年、陰曹索命之說[6]。不久武宗突然病死,年僅32歲。

歷史循環的規律,又在此時重現了。繼位的皇太叔李忱(音:陳,宣宗),登基後的頭一件大事就是下詔“平反”[9],全面恢復寺院僧尼[10],從此天下修復廢廟的斧斤之聲,不絕於耳[11]。

宣宗喜歡效法太宗。他恢復佛法,如同太宗登基後廢止高祖滅佛的政策。宣宗在位13年,勵精圖治,民富國興,承平安定,史稱“大中之治”。宣宗也得到了“小太宗”的美譽[11],史書留芳,為百姓所歌詠。[12]

第五位:後周世宗柴榮

雄才大略,被譽為五代時第一明君的後周世宗的柴榮,全面改革,開疆擴土,戰無不勝,但為何如此短命?敗家毀業於一旦呢?

其實歷史已經給出了答案,後來的宋太祖、宋太宗引以為戒,締造出宋朝的盛世繁榮。

柴榮繼位的第二年,955年五月,下詔大毀佛寺。境內佛法寺廟,除了有皇帝題字的可保留外,每縣只留一寺,其它盡毀。全國共拆廟30,360所,毀佛像鑄錢,近百萬僧尼被逼還俗[13][14]。

佛法興盛的年代,許多人不敢毀佛像,柴榮開釋說:“佛是佛,像是像。佛連身上的肉、眼都能施捨,砸佛像鑄錢,佛也會同意的”。鎮州(今河北石家莊正定縣)大悲寺有一尊銅製大觀音菩薩極為靈驗,去砸佛像的人都折斷手腕而死,無人敢再動。柴榮親自用大斧子砍毀菩薩胸部――禁軍統帥28歲趙匡胤(後來的宋太祖)和他弟弟16歲的趙匡義(後來的宋太宗)正在一旁,見證了這段歷史[6]。

柴榮問過精通術數的王朴:“朕能活幾年?”王朴答道:“三十年後非所知也。”柴榮誤以為還能活30年,很高興。而王朴卻另有寓意,柴榮在位五年六個月,五六正和三十之意。

959年,柴榮大兵取幽州,契丹沿邊城壘皆望風而下,蕃部連夜晚逃遁。車駕至瓦橋關,柴榮登高觀六師,問來獻酒肉的百姓:“此地何名?”對曰:“歷世相傳,謂之病龍台。”柴榮默然,立刻上馬回奔。當晚發病,胸生惡瘡。

柴榮以前曾夢神人送給他大金傘加《道經》一卷,之後才得天下。發病當晚他又夢見那個神人索走了金傘和《道經》,他驚醒後說:“吾夢不祥,豈非天命將去耶!”[14]不久,胸瘡潰爛而死。時人傳為毀佛砍像之報。

柴榮5歲幼子繼位不到1年,被他的禁軍統帥趙匡胤奪了江山,落得亡國敗家。

幾年前柴榮滅佛時,禁軍統帥趙匡胤就曾拜訪神僧麻衣,趙匡胤說:“現在滅佛毀像,可不是社稷之福。”麻衣說:“難道忘了三武滅佛招來的災禍麼?”趙又問天下何時平定?麻衣說:“辰申間當有真主出,佛法亦大興矣。”後來趙匡胤登基於庚申年正月甲辰,應驗了預言[15]。

吸取了三武滅佛的教訓,親證了柴榮的報應,趙匡胤初登皇位就廢止了柴榮滅佛的政策[16],屢建佛寺、佛像。在當年柴榮親砍佛像的鎮州古剎,971年,趙匡胤下詔擴建龍興寺,並鑄造比原來還高大的千手千眼觀音銅像(共42臂,高 22米),這就是今天正定大佛寺大佛的由來。後繼的宋太宗趙光義更加推崇佛法。伴隨著佛法的復興,宋朝的經濟走向了空前的繁榮。

重蹈覆轍 歷史重演

既然歷史是在重複中循環而進,今人一定能從歷史的教訓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三武一宗滅佛,身強力壯的四位帝王滅佛後很快暴死。後繼者凡是糾正錯誤,力輓狂瀾的,國家很快走上盛世之路;延續錯誤的繼任者,則是國破家亡,殃及子孫的悲慘結局。

自古剝奪信仰的都是以失敗和惡報告終,西方的先鑒更加強烈。公元一世紀時,古羅馬帝國,為了鏟除基督徒的信仰,以國家謠言污衊基督徒,用謊言去矇蔽人民參與迫害,後來招致4次大瘟疫席捲全國,約一半人口在瘟疫中喪生,強大的不可一世的古羅馬帝國也由此衰亡崩解。

以古為鑒,可知興替。這裡既有朝代的興替,也有自身的興替。
~喇嘛的心~

參考文獻:

[1]《魏書?世祖紀》

[2]《魏書?崔浩列傳》

[3]《周書?卷五?帝紀》

[4]《隋書?高祖本紀》

[5]《舊唐書?高祖本紀》

[6]《佛祖歷代通載》

[7]《舊唐書?武宗本紀》

[8]《入唐求法巡禮行記》

[9]《全唐文》卷八十一

[10]《唐會要》卷四十八

[11]《資治通鑒?唐紀六五》

[12]《舊唐書?宣宗本紀》

[13]《新五代史?周本紀》

[14]《舊五代史?周書?世宗紀》二、六

[15]《佛祖統紀》卷第四十三

[16]《續資治通鑒長篇》

~喇嘛的心~

僧團

0

(大悲寺僧眾行腳途中)

 

這是一個令人尊敬的僧團,
這是一個嚴持戒律的僧團,
佛陀戒律在此得以充分體現,
從這裡開始的故事感動著人們!

0 (1)

遼寧海城地區的“大悲寺”,在中國大陸不設立功德箱的佛寺院之一,全體僧人持金錢戒律,日中一食。每年在4月8,7月15兩次皈依。皈依居士必須背會《心經》《大悲咒》,才發給皈依證書。僧人每天早上2點鐘起床,10遍楞嚴咒,下午2個小時讀誦戒律,每天休息時間4個小時。保持佛陀制度,每年8月15開始行腳。行腳途中托鉢乞食。寺院裡戒律嚴謹,僧人威儀具足!佛陀戒律在此得以充分體現!

0 (2)

 

0 (33)

 

大悲寺常住要求:
1、不捉金錢戒
2、日中一食
3、行腳。
4、乞食。(度化眾生)
5、不接客僧禮。
6、一切供養歸常住。
7、三衣鉢不離身(十八種物齊備)。
8、不化緣、不求人。(有求皆苦,無求苦才逐漸息減。心不攀援方能人心死道心生)
注:在本道場修行者,要求做到,聽話、幹活!0 (4)

 

佛陀棄太子位,出離皇宮,衣屍布,食乞食,臥草鋪,建立比丘僧團,制定四眾弟子清淨戒律。律定僧人吃乞食,一日一餐,穿粗布壞色打上補丁的百衲衣,不准手觸金銀,不准聽歌觀舞,不准戴金銀珠寶首飾,不准戴花塗香,不准坐高墊大床,不准住超過一方丈的大房等等。上述佛陀的生活方式和對出家僧人的要求都充分體現了一個離貪離欲的高尚道德原則!

不由的使我想起了經典所記載的,世尊曾力辯外道使其一一折服,外教一婆羅門對世尊言道“此時我無奈何於你,但千年之後我的徒子魔孫將會穿上你們的衣服拿上你們的經典、衣鉢,混入你們的隊伍來將佛教徹底摧毀。”世尊聽罷,默不作聲,黯然垂淚。

關於大悲寺的一些事情:
1. 一位僧人從五台山行腳回遼寧,2個多月時間。為遵守戒律不住旅店,(他們也沒有錢,都是持金錢戒律)在鄉下柴草垛、樹林、橋洞過夜。中午托鉢乞食。路過繁華之處,目不斜視,低頭觀自在。走出好遠,後面有人大聲說道:“看啊!那才是真正的出家人,連頭都沒有抬一下、、、”到某家乞食,一老頭抬頭不說話,掏出5元錢,遞了過去。僧說:“出家人不要錢,素飯菜就行。”老人的手一時收不回去,愣愣的發呆之後,大喊一聲:“快!多盛點飯”。

0 (5)0 (6)

2.寺院裡的僧人外出在火車上,如果遇到身邊、周圍座位有女士,當即離座而去。到車廂交界處。感動服務員,主動調換座位,保證僧人身邊都是男眾。而且端坐一宿,日一餐!感動很多不信佛的人,主動給錢、給物供養。當聽說出家人有不摸金錢戒律,不要錢。用他們的行動,使整個車廂的人為止震動,感嘆、敬佩!當知道眼下的僧人是個畫家出身,深淵的學識。並非,生活的挫折所迫而出家,徹底對佛家思想、僧人有了新的認識!

0 (7)

(行腳途中)
3.“這裡的僧人持金錢戒律、日一餐,是不是標新立異?”師答:“戒律有明確規定,不讓收某某之類的供養,就是不捉金錢戒律。日一餐,也是戒律規定的。不是甚麼標新立異,我們要堅持的就是佛陀戒律。不守戒律,就是魔。只有魔不喜歡佛陀戒律,來任意的破壞!這也是,目前曲別是否是真正修行人的標準。他說的法再好,不守戒律,魔頭一個、、、吃得越多煩惱越多、妄想也多,很多疾病都是飲食上來的。你吃多了還能夠打坐嗎?呵呵,怎麼樣,感覺到了嗎”。

0 (8)0 (9)

4.在大悲寺看不到盆子裡面有動物的圖案,問原因,師答:“一切眾生我之父母,怎能夠不尊重”。大悲寺用的鼓,僧人把原先動物的皮,拿掉埋入土中。在點點滴滴中,都能體驗戒律、慈悲心的存在。為甚麼要如此,僧說:“以戒律為師,不是在嘴上,而是在行動上。不守戒律就是魔,只有魔不遵守佛陀的戒律,來破壞……”

0 (10)0 (11)

(慈悲掩埋眾生)
5.妙祥師父在行腳的途中,遵守戒律不住旅店,在樹林、橋洞、、、過夜。有一次,在農村一戶人家的草垛邊,有弟子拿了些草,給妙祥師,師勒令其送回。一次乞食中,弟子乞討的飯掉到地上,滿是泥土、沙石,就直接倒在旁邊的鴨子食盆中,想給鴨子吃了。師知道後,馬上到鴨子食盆中撿起來,用水洗後吃掉。說:施主的供養,給他們種福田,當知道因果

0 (12)0 (13)

(橋下住)0 (15)6.我多次問方丈妙祥師父修行的過程,其說很慚愧,就不再說了。後來得知,打精進佛七120不躺下(困了,就用一塊木板墊到後背,*牆站立。等剛要入睡,木板掉下來,就繼續);念佛七,80天不起身,不躺下……在本溪茅棚閉關3年。在閉關期間,有徒弟前來,走到山腰撿到一個木棍,用來做拐杖。師父在關中,寫下紙條,讓護關人,前去迎接,並轉告來人,把木棍放下。

0 (16)0 (17)

(行腳途中休息縫補)
7.一位在大悲寺住了多年的居士告訴我,師父們的持戒精嚴撼動了不知多少官員、大款。有的跪在師父前要供養金錢,師父說不要。想供養師父幾座殿宇說可以派駐多少現代化工程車輛來施工,師父說自己的弟子能蓋。師父是想多給弟子們一些造寺院的機會來修行鍛鍊,來積攢出家的福報資糧呀。聽了這些淚如雨下。

0 (18)0 (19)

8.植樹造林 零九年春,居士供養了近兩萬棵樹苗。有的是抗旱耐寒樹種,很適合種在水庫對面寺院承包的荒山上。各地居士聞訊後,紛紛自發組織起來到寺院栽樹。近一點的居士有海城的、瀋陽的、大石橋的,遠一點的有本溪的、遼陽的,更遠的有秦皇島的居士等。還有下院道源寺尼眾,也特意擠出時間來大悲寺栽樹。近兩萬棵樹苗,沒幾天功夫就栽完了。樹苗長在山上,善根深深扎在居士信眾的心裡。這兩萬棵樹苗對荒山的綠化,局部環境的改善將發揮長遠的影響。0 (20)0 (21)0 (22)

9.大悲寺僧人都有很高的文化修養,大部分是大學生,出家前有的是醫生,有的是記者,有的是工程師。大鳥居士創辦的解脫之路網站,8個版主中的5個已經出家,2個在寺內接受出家前的考驗和學習。他們出家可不是看破紅塵、也不是因情感受挫,而是實踐自己的信仰……0 (23)0 (24)

10.居士向當家師父反映:“某居士供養您們的棉被都是垃圾棉花作的,不保暖,而且不衛生、、、”當家師:“僧人必須接受,不得更換,當知因果。除非在有居士發心給與更換,否則用壞為止……”0 (25)0 (26)0 (27)

聽話、幹活、我執:

在大悲寺修行要做到依教奉行聽話、幹活。聽師父們的話,聽常住的話,幹的活多種多樣,衛生、木工、鋼筋、瓦工、挖溝、鋪管、做飯、保安、燒鍋爐……總之叫幹啥就去幹啥。

聽話是在教你去除我執,幹活幹得很累是為了破你的身執,甚麼活都讓你幹是讓你放下不貪戀,幹活進度的隨機改變是告訴你無常,斥責是為了修忍辱破煩惱,誇獎你再打擊你是為了去驕慢,彼此無語是少造口業,低頭幹活是念佛持咒攝心不見他人過。覺悟一開,煩惱頓失不再枯燥,心境一變,天地寬闊法喜充滿。幹甚麼活都覺有意思,可能初修行的人就應該找到這種樂趣吧。0 (29)0 (30)

在大悲寺有多高的文憑是不值得誇耀的,沒有人會在乎你的學歷。這裡比的是智慧,比的是發心,比的是勇猛精進。世間人常常錯誤地認為有文化就是有智慧,其實知識和智慧已經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智慧只依本性,知識要攀外緣。古代兩者間還屬近義詞,古人讀書始終圍繞道德、倫理、做人,道德倫理始終不離本心。而現在的知識多與道德無關故有學問的人往往我執很重,看不起沒有文化的人。沒有文化的人卻心性純樸往往做出驚天動地的智慧善舉,讓知識分子無地自容。有智慧的人不會在乎穿甚麼樣的衣服,吃甚麼飯菜這些有知識人在乎的外相。如同這裡的坡頭居士在俗人眼裡都是破衣爛衫,蓬頭垢面,有知識之人多惶恐避之如見愛滋非典,而這環境恰恰是智慧者追求的清靜無為。智慧者追求的是靈魂的進步,慾望和煩惱的減少,對佛道的堅信和實踐。所謂近朱者赤,大悲寺外請工人(民工)的智慧都很高,有的工人幹著幹著活突然想明白了,就皈依佛門,還有的還受了五戒。能認識到甚麼叫智慧就會放下我慢之心. 僧人們出坡你不會看到有人偷懶,年輕僧人自不用說,一些重活老僧人幹不了就在一旁幹些幫忙的輕活。居士們也個個能幹,幹起活來默不作聲,輪到誰都會主動去幹最累最難的活,令人贊嘆。有些住了年頭長了的居士熟悉各類工程機械的使用,讓人敬佩。0 (31)

聽話幹活在我看來完全是針對現代人最好的法門。因為現代人是我執空前泛濫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物質空前繁榮,精神卻空前墮落的奇怪歷史時代。自西風東漸,文化運動以來,百年屈辱歷史的罪魁被栽贓到道德文化體系上,完全忽略中華文明體系幾千年獨步天下的歷史功績。古老而又悠久的優良傳統被逐漸打破,人們不再相信“頭上三尺有神明”,為追求私慾人們告別良心的束縛,道德倫理被束之高閣,宗教蛻化為學術、邪教。打開報紙網站,無不在誨淫誨盜,渲染金錢。理性的閘門一破,泛濫的洪水光天化日之下肆無忌憚為所欲為。釋滌華禪師在《金剛經註解》中提煉出精華中的精華就是三個字“無我相”……
能在金錢物質橫流、人倫道德低下的現在,還能夠有如此的道場,法界眾生的福氣、正法駐世的象徵!戒律就是佛,佛就是戒律。大悲寺沒有名氣,也不搞名氣,腳踏實地的,遵照佛陀的戒律,以自己的行動,感化著有情,續佛陀慧命。

百丈清規叢林要則二十條:

叢林以無事為興盛,
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精進以持戒為第一,
疾病以減食為湯藥,
煩惱以忍辱為菩提,
是非以不辨為解脫,
留眾以老成為真情,
執事以盡心為有功,
語言以減少為直接,
長幼以慈和為進德,
學問以勤習為入門,
因果以明白為無過,
老死以無常為警策,
佛事以精嚴為切實,
待客以至誠為供養,
山門以耆舊為莊嚴,
凡事以預立為不勞,
處眾以謙恭為有禮,
遇險以不亂為定力,
濟物以慈悲為根本。

0 (32)

 

 

 

 

 

 

 

 

【我】在哪裡

【我】在哪裡
205244_359596207442954_774659202_n
無根禪師有一次入定三日,被人家誤為已經圓寂了,
便將他的身體給予火化。

又過了幾天,無根禪師的神識出定時,
卻找不到他的身體。

全寺大眾經常聽到他悲慘的自言自語的聲音:
「我?我在哪裡呢?。」

尤其是到了晚上,
無根禪師尋找身體的聲音更加悲切,
鬧得大家都非常不安。

有一天,無根禪師的道友妙空禪師知道了這件事,
就對寺中大眾說道:

「今天晚上,我要住在無根禪師的房間裡,
他來時,我要好好和他談談。

請你們為我準備一盆火,及一桶水來,
我要讓他了解什麼是”我”?」

夜深時,找我的無根禪師來了,很悲傷地叫道:
「我呢?我到哪裡去了?」

妙空禪師很安祥地答道:
「你在泥土裡。」

無根禪師鑽進了泥土地,東找西找,
找了很久,仍未找到,非常悲傷地說道:
「土裡面沒有我呀!」

妙空禪師道:
「那可能在空中你到虛空中找找看。」

無根禪師進入虛空中尋找了很久,但仍悽切的說道:
「虛空裡也沒有我呀!我究竟在哪裡?」

妙空禪師指著水桶說道:
「大概在水裡吧?」

無根禪師自在地進入水中,
不久,哀傷地出水說道:「我在哪裡?水裡也沒有呀!」

妙空禪師指著火盆說道:
「你能夠入土地、下水,也能進入熊熊火中,更能自由自在地出入虛空,你還要那個渾身臟體,處處不自由的色殼子做什麼呢?」

無根禪師聽後,猛然有省,
從此再也不吵鬧找 【我】了.

真我,應該不是色身。
色身有礙有病,色身是無常之物。

真我是法身,法身是遍滿虛空,充塞法界,
乃亙古今不變,歷萬劫常新之體!

禪者證悟真心,應與法身相應,
而無根禪師念念不忘臭皮囊,焉能解脫?

所幸道友妙空禪師的方便開示,方能找回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