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持“雷齋”,雷齋月需要注意什麼
農曆六月初一至六月二十四,對眾多道教信眾而言,是一段至為重要的齋戒修行期。在此期間,需茹素清心,虔誠持誦《玉樞寶經》,部分地區還並行禮拜《玉樞寶懺》的儀軌。這便是道教特有的“雷齋月”。
道門傳統認為,自六月初一起,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將顯化神力,廣布福澤祥瑞於人間。這一信仰淵源深厚,《明史·禮志》便有記載:“雷聲普化天尊者,道家以為總司五雷,又以六月廿四為天尊現示之日,故以是日遣官詣顯靈宮致祭。”
因此,不僅是修習雷法的道眾,許多普通百姓也會在此期間持守“雷齋”,通過身心清淨的修行,祈願天尊賜福納祥。更有道士視此月為道法突破、精進修持的良機。
普化天尊寶誥
志心皈命禮。
九天應元府。無上玉清王。化形而滿十方。談道而趺(fū)九鳳。三十六天之上。閱寶笈,考瓊書。千五百劫之先,位上真,權大化。手舉金光如意,宣說玉樞寶經。不順化作微塵。發號疾如風火。以清靜心而弘大願。以智慧力而伏諸魔。總司五雷。運心三界。群生父,萬靈師。大聖大慈,至皇至道。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
關於持雷齋的規範,在《高上神霄玉清真王紫書大法》中有明確闡述:
雷會日: 一年十二月中,凡遇“六丙日”(即甲子曆中的丙子、丙寅、丙辰、丙午、丙申、丙戌),乃五方雷神考校世人善惡功過,並齊聚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所掌玉樞府彙報之日。道眾需提前三日齋戒,並於六丙日當天啟請雷部諸神降臨,祈求護佑道法靈驗,此日特稱“雷會日”。
雷神下降日:每月農曆初三、十三、廿三、初九、十九、廿九日,神霄玉府雷神吏員會下降人間。修持神霄雷法者,須於這些日子備辦供養,誠心奉祀,方能感通靈驗,同時須嚴格忌食葷腥酒物。
天尊監察日:另一部重要經典《玉樞寶經》則指出,每月初六及月中的“辛日”(一年有六辛日:辛巳、辛醜、辛酉、辛卯、辛未、辛亥,每月約有三日),乃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親察眾生之日。信眾若於此日誦持《玉樞寶經》,所求如學道升仙、消災解厄等,皆易獲天尊感應賜福。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尊稱“雷祖”,為道教雷部最高神祇,統禦著結構嚴密的雷部神系。其治所位於神霄玉清府,下設三省九司、三十六內院中司、東西華台、玄館妙閣、四府六院及諸司各曹局。
麾下神將如雲,包括九天雷公將軍、八方雲雷將軍、五方蠻雷使者、雷部總兵使者等。其中三十六名雷公,專職代天行雷,均聽命於天尊號令。
天尊執掌權能廣大,涵蓋萬物生殺枯榮、人間善惡賞罰、行雲布雨、斬妖除魔、號令雷霆等。其神威上可洞徹天心大道,下能救濟幽冥眾生之苦,是道教信仰中至關重要、法力無邊的尊神。
圖文源於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