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心是什麼? 】❤~~

~~❤【 佛心是什麼? 】❤~~

慧忠禪師有一次問紫璘供奉(僧官職稱)道:
「供奉學佛多年,『佛』是何義?」

紫璘不假思索,隨口回答道:「佛者,是學悟之義。」

慧忠禪師進一步問道:「佛會迷嗎?」

紫璘不以為然,忍耐著反問慧忠禪師:
「已經成佛,怎會迷呢?」

「既然不迷,覺悟作什麼呢?」
慧忠禪師的反詰,紫璘供奉無語可對。
又有一次,供奉在註解《思益梵天所問經》,
慧忠禪師就說道:
「註解經典者,必須要能契會佛心,
所謂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才能勝任。」

紫璘不悅的答道:
「你說的不錯,否則我怎麼會下筆呢?」

慧忠禪師聽後,就要侍者盛一碗水,
水中放七粒米,碗面放一雙筷子。
問紫璘供奉這是什麼意思?

紫璘茫然不知,無語可對。

慧忠禪師終於不客氣的訓誡道:
「你連我的意思都不懂,怎說已烴契會佛心呢?」

慧忠禪師的水米碗筷,已經說明,
❤ 佛法者不離生活也,離開生活,則要佛法何用?
紫璘供奉遠離生活註解佛經,則離佛心遠矣。

六祖大師云: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
希望參禪論道者,
❤ 莫離「世間、人生、生活、本心」之外,另有所談論也。

~~❤ 《星雲禪話 石頭路滑》❤~~

虛雲老和尚開示:初用心的難易

虛雲老和尚開示:初用心的難易

初用心難——偷心不死

初用心的通病。就是妄想習氣放不下來。 無明。貢高。嫉妒。障礙。貪嗔癡愛。懶做好喫。是非人我。漲滿一大肚皮。那能與道相應。或有些是個公子哥兒出身。習氣不忘。一些委屈也受不得。半點苦頭也 喫不得。那能用功辦道。他沒有想想本師釋迦牟尼佛。是個什麼人出家的或有些識得幾個文字。便尋章摘句。將古人的言句作解會。還自以為了不起。生大我慢。遇 著一場大病。便叫苦連天。或臘月三十到來。便手忙腳亂。生平知解。一點用不著。纔悔之不及。

有點道心的人。又摸不著一個下手處。或 有害怕妄想。除又除不了。終日煩煩惱惱。自怨業障深重。因此退失道心。或有要和妄想拚命。憤憤然提拳鼓氣。挺胸睜眼。像煞有介事。要與妄想決一死戰。那知 妄想卻拚不了。倒弄得吐血發狂。或有怕落空。那知早已生出「鬼。」空也空不掉。悟又悟不來。或有將心求悟。那知求悟道。想成佛。都是個大妄想。砂非飯本。 求到驢年也決定不得悟。或有碰到一兩枝靜香的。便生歡喜。那僅是盲眼烏龜鑽木孔。偶然碰著。不是實在功夫。歡喜魔早已附心了。或有靜中覺得清清淨淨很好 過。動中又不行。因此避喧向寂。早做了動靜兩魔王的眷屬。諸如此類。很多很多。初用功摸不到路頭實在難。有覺無照。則散亂不能「落堂。」有照無覺。又坐在 死水裏浸殺。

初用心的易——放下來單提一念

用功雖說難。但摸到頭路又很易。什麼是 初用心的易呢。沒有什麼巧。放下來便是。放下個什麼。便是放下一切無明煩惱。怎樣纔可放下呢。我們也送過往生的。你試罵那死屍幾句。他也不動氣。打他幾 棒。他也不還手。平日好打無明的也不打了。平日好名好利的也不要了。平日諸多習染的也沒有了。什麼也不分別了。什麼也放下了。諸位同參呀。我們這個軀殼 子。一口氣不來。就是一具死屍。我們所以放不下。只因將它看重。方生出人我是非。愛憎取捨。若認定這個軀殼子是具死屍。不去寶貴它。根本不把牠看作是我。 還有什麼放不下。只要放得下。二六時中。不論行住坐臥。動靜閒忙。通身內外只是一個疑念。平平和和不斷的疑下去。不雜絲毫異念。一句話頭。如倚天長劍。魔 來魔斬。佛來佛斬。不怕什麼妄想。有什麼打得你閒岔。那個去分動分靜。那個去著有著空。如果怕妄想。又加一重妄想。覺清淨。早已不是清淨。怕落空。已經墮 在有中。想成佛。早已入了魔道。所謂運水搬柴。無非妙道。鋤田種地。總是禪機。不是一天盤起腿子打坐。纔算用功辦道的。

蓮池大師法語

夫學佛者,無論莊嚴形跡,止貴真實修行。在家居士,不必定要緇衣道巾。帶髮之人,自可常服念佛,不必定要敲魚擊鼓。好靜之人,自可寂默念佛,不必定要成群做會。識字之人,自可依教念佛,千里燒香,不如安坐家堂念佛。供奉邪師,不如孝順父母念佛。廣交魔友,不如獨身清淨念佛。無知妄談禪理,不如老實持戒念佛。
——蓮池大師法語

把豆漿灑翻的女孩 — 網路轉載

把豆漿灑翻的女孩


那天早上10點鐘左右,我搭上公車。車上的乘客互不相識,無人交談,有人閉目養神,有人欣賞窗外街景。

忽然,一記聲響,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一位乘客,不小心將豆漿整杯灑落在地板上,豆漿沿著地板,慢慢流向前門。

之後,凡是要下車的乘客,只能改用腳尖踩著地面,小心翼翼地刷悠遊卡,再左移右挪地下車。

這杯豆漿的主人,是一位年約20歲的女孩。從她不安的肢體動作,可看出她內心的焦急。

只見這女孩連忙扶著欄杆,彎下身,拿著面紙一張張地想要吸乾地上的豆漿。

這時,一位女乘客從皮包中拿出塑膠袋,她伸手接下女孩手中那堆濕黏的面紙。

女孩認真地向她道謝,並撿起豆漿杯丟入塑膠袋裡。

眼見女孩手中的面紙即將用罄,一位母親突然起身往前,在行車搖晃中遞上衛生紙,途中,繼續有其他乘客捐出面紙包,送給這位女孩。

她感激地接下所有的面紙,並一再向這些熱心的乘客說謝謝。

司機先生終於說話了:「妳趕快坐好,不要再擦了。」司機注意著路況,表情有點緊張。

女孩低著頭,仍努力的擦著地上未乾的豆漿。司機先生又重複了一遍,但女孩的動作依舊。

終於,司機把車子暫時停下來了。

面帶愧疚的女孩,對著司機先生深深鞠了一個躬:「對不起,司機先生,我把你的車子弄髒了,真的很抱歉。」

司機先生看著她:「東西灑了,等下我用水沖一沖就乾淨了,你剛剛那樣子太危險了,車子搖搖晃晃的怎麼擦呢?如果妳沒抓好扶手,為了一杯豆漿跌倒又受傷的話,那太划不來了。」

司機先生繼續說:「妳在那裡搖來搖去的擦,會讓我分心的。如果發生意外,那就不只妳一個人會有危險的。所以,我就一直叫妳不要再擦了,妳都不聽。」

女孩低著頭說道:「對不起,我只是怕有人踩到豆漿滑倒,所以才一直想趕快把它擦乾的。真的很對不起。」

這樣的生活片段,你感受到什麼了呢?一段沒什麼大不了的生活瑣事?但我看到的是:

(一)、勇於面對自己失誤、盡力彌補改進的年輕新新人類。

(二)、處處為乘客安全著想、克盡職守的公車司機先生。

(三)、一群”自然流露”樂於助人本性的乘客。

這些人的表現,正顯示出一項我們總以為在現今社會中少見的真情--為他人著想。

《女孩》害怕別人踩到豆漿滑倒。

《司機先生》將乘客的安全與福祉顧慮在心。

《其餘乘客》則以將心比心的「同理心」付出關懷,立即伸出援手來幫助女孩。

不到15分鐘的生活插曲,燃起人性互助的真情,並帶給旁觀者無盡的省思,這是多麼可遇不可求啊!

至今,一直深深感謝這一群”陌生人”帶給我對人性良善的高度信心,提醒自己『自私冷漠固然讓人憂心,但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真情互助與互諒,卻比社會中的負面問題更多,只是我們經常忽略了。』

如果你我願意在忙碌的生活中,靜下心來細心觀察,一定會發現我們的社會充滿良善與希望。

~~轉載

請讓我感覺自己很重要

請讓我感覺自己很重要 網友分享

全世界知名的「玫琳凱化妝品公司」創辦人玫琳凱女士,曾說過一個故事:

多年前,她開著一輛老舊汽車,到福特汽車的展示中心去,因她手頭上有錢,想買一部黑白相間的新轎車。進了福特展示中心,業務員看她開著老舊的車子,斷定她買不起新車,所以就不把她當一回事。當時,剛好是中午,業務員說,他趕著赴午餐約會,就

託辭先走了。
由於玫琳凱女士急著購買新車,所以想見業務經理,但經理亦不在,下午一點才會回
來。 於是玫琳凱只好悻悻地逛到對街Mercury的汽車展示中心。該中心正展示一輛「黃色轎車」,儘管玫琳凱很喜歡,但價錢卻遠超過她原本的預算。
可是,那業務員的談吐十分殷勤、誠懇;而在閒聊時,玫琳凱說, 想買車是因為當天是她的生日,想買部車送給自己當「生日禮物」。
後來,業務員禮貌地說他有點事,請求告退一分鐘,隨即回來。
未料,十五分鐘之後,一秘書小姐帶來「一打玫瑰」,而那業務員就把整打玫瑰送給玫
琳凱女士, 祝賀她「生日快樂」!
天哪,玫琳凱說,當時她真的「太訝異、太驚喜、太意外」了!不用說,玫琳凱後來買
的是──遠超過預算的Mercury黃色轎車。因為,那聰明的業務員看到玫琳凱女士身上正散發著無形的訊號─「讓我感覺自己很重要!」─如果換成我去買車,而受到如此禮遇相待,我可能也會和玫琳凱一樣,十分感動地下
訂單買;畢竟我們都希望「被重視」,而不喜歡被當成「空氣」啊!

曾有一位長得很帥的教授說,他太太長得不漂亮,而且年紀比他還大,在外人看來,兩人並不匹配,但他為什麼還要娶她呢?因為,我太太常誇我,說我很有能力、腦筋很
棒、很會理財、做事做得很好、穿衣服很有品味、對人很友善等等」這教授告訴學生
說:「我以前的漂亮女朋友常嫌我、說我不好,只有我太太會稱讚我,而我就喜歡這種
『被灌迷湯』的感覺!」

的確,我們的另一半、家人、朋友、同事也都正在期待──「讓他感覺自己很重
要」,因為人的「自我價值感」,是經由別人的肯定、讚美而來;只要「讓他感覺自己
很重要」,對方也會善意地給我們「正面的回饋」啊!

所以,前些天我故意對太太說:「妳好辛苦噢,坐完月子還要帶兩個小孩,而且,還
把小孩帶得那麼聰明、可愛,都那麼像妳!」未料,我太太肅地說:你少來,我知道你
的計謀,你是不是又想拿錢去買音響了?」

溝通小站:你會彈鋼琴嗎?可能會!因為任何人都能夠在鋼琴上彈出聲音,即使小貓
盤,也會發出聲音。但是,鋼琴「會彈」和「不會彈」、或「彈得好不好」,就有很大
的區別。
人際關係也是一樣,「好」和「不好」之間,有極大的區別;但是,人際關係欠佳的
人,並不是天生就註定一直如此,其實他只是缺乏經營、訓練不足罷了!從學理上來
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互動,都是基於「平等互惠」的原則,也都希望被尊重、被肯
定、被了解,而不喜歡「被忽視」。

所以,我們必須注意到別人心中「想要」的東西,也要看到對方最「在意」的東西,那就是──自我尊嚴感──「重視他,讓他覺得自己很重要」。

《雜法藏經》中有所謂的「無財七施」,意即「眼施、顏施、心施、身施、言辭施、座位施、房舍施」;其中,溫柔關心的「眼施」、和顏悅色的「顏施」、誠懇親切的「心施」、溫暖人心的「言辭施」,都是我們人際溝通中可以學習做到的啊!

賽涅卡曾說:「如果想獲得別人喜愛,就得先去喜愛別人。」的確,當我們先釋放「喜歡對方」的良性訊息時,對方也會「投桃報李」地回應;當我們真誠重視對方時,對方必將「眼睛為之一亮」,進而「心受感動」地善意回應。

所以,我很喜歡西方人的一句話──「想做皇后,應先把丈夫當國王」;意即「如果妳想要當皇后,就必須把老公當成國王一般對待!」這不只是男女之間!!

在人與人的相處上也十分的受用

祝福您 吉祥如意 , 心常滿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