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圖

『八公圖』

The 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 藏
✍《八公圖》是盛唐時期著名畫家陳閔繪製的重要人物畫作品,是以北魏南平公長孫嵩、山陽侯奚斤、北新侯安同、白馬侯崔宏、壽光侯叔孫建、武元侯元屈、任城侯嵇拔等8人為對象創作的群體畫像,為唐代存世歷史人物畫的重要遺物之一。
★陳閔約活躍於唐玄宗、肅宗時期,與吳道子、張萱、韓幹同時。曾任永王府長史,唐玄宗開元中為禦前供奉。善寫人物肖像、仕女,並工鞍馬,每令寫禦容,冠絕當時。鞍馬師法曹霸,筆法細潤。與吳道子、韋無忝合作《金橋圖》,圖中玄宗肖像及其坐騎照夜白,皆為陳閔所畫。
《八公圖》描繪北魏明元帝拓跋嗣時「八公決政」故事,圖繪各人多作拱手直立、穩重謙恭神態。此捲到明萬歷年間文嘉題跋時已有殘損,但所畫8人尚全,其中所繪安同為遼東胡人,崔宏、王建為漢人,其餘皆為鮮卑人。後來此圖僅存奚斤、崔宏、拓跋屈等6人圖像,卷首佚失2人,成為《八公圖》目前的存世現況。
★此《八公圖》是陳閔根據北魏所傳《八公圖》或功臣畫像稿本而創作的繪畫作品,這與陳閔本人或家庭的愛好收藏有重要的關係。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記載了陳閔具有條件認識一些重要的收藏家,他本人也“家蓄圖畫絕多”,這使他能有條件接觸到前代的繪畫藏品。根據所見稿本而進行《八公圖》的創作,因而《八公圖》具有再創作的成分。從而使此件作品不可避免具有南北朝以來繪畫特色的因襲,也具有陳閔所處時代的繪畫美學因素和他個人繪畫特色的流露。
★此外關於這幅畫是否為唐代陳閔所創作,一直以來都很有爭議。有一個點是,這畫像中出現了不少錯誤,例如卷上每個人物頭的上部原題姓名,有考證其中五人為長孫嵩、奚斤、安同、崔宏、拓跋屈的,也有考證出王建、羅結在其中的,而清代有學者考證書卷中榜題的羅結並不是「八公」之一。這樣,榜題文字中出現的錯誤就很容易引起大家對此畫的爭議了,也有人認為這是後來人的妄加添寫所致。
還有一個服飾的問題,北魏前期的鮮卑人著朝服,是在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1)白平城遷都洛陽,實行漢化政策之後,而且當時還很少有官員穿權裝。畫中八公是前期人物,不應穿漢裝。如此疑點較多,但儘管如此,《八公圖》的用色、筆觸等都是上等,色彩絢爛華麗,錦袍上的團花圖案還帶有濃厚的盛唐氣息。因此有人便認為,這可能是北魏壁畫或畫像捲軸的遺稿,在盛唐的時候進行了一次二次創作。而上面的題字,因為畫像流傳甚廣,四處輾轉的緣故,所以有了一些改變。
★此卷上有「政和」、「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長方、圓各一)、「寶笈續編」、「乾隆鑑賞」、「三希堂精鑒璽」、「無逸齋精鑒璽」、「衷德堂」、「宣統」等印,雖有「政和」印,但不見《宣和畫譜)、《宋中興館閣儲藏名畫記》等書著錄,此卷首見於清康熙十六年(1677)吳其貞《書畫記》著錄,繼見於《石渠寶笈續編》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成書) 、《故宮已佚書畫目》著錄。約在乾隆時,陳閎《八公圖》被收入內廷,清末則由末代皇帝溥儀盜出皇宮,時間約在1922—1924年之間,後帶到長春。日本投降後散落民間, 20世紀四五十年代經由北京琉璃廠古董商岳彬、法國盧芹齋之手,約在1945年為美國納爾遜美術館館長席克門搜購,最終帶往美國。
◆此圖是否為陳閔真跡,尚存爭議。由於年代久遠,此卷也呈現出重新裝裱、修補的痕跡,稍有宋代以來的一些繪畫因素,《八公圖》亦不排除為宋摹本的可能。在唐畫存世非常稀少的情況下,《八公圖》的存世對於美術史相關專題研究無疑仍具有相當重要的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
絹本設色,251 X 822 mm / The 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 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