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師虛老開示淨業心要~~黃念祖老居士

先師虛老開示淨業心要~~黃念祖老居士

一九三一年福建功德林居士念佛七,中國近代三大高僧(諦老印老虛老)中的虛老(虛老是接我入佛門的第一位恩師),正好有事在當地,聽說有念佛七,他就去了。功德林居士們正在念佛,聽說虛老來了,很多人出去迎接禮拜。誰知虛老大加呵斥,責怪他們說:「你們都是居士,參加念佛七,學佛好多年了。今天是佛七道場,你們怎麼倒插法幢呀!倒著插呀!為什麼跑出來給我磕頭。」這樣大家就都回來了,坐好聽講。這樣虛老就接著講:「念佛打七貴在一心。」(虛老之意:身在道場就是要一心一意地修,如果不是一心一意,東看西聽,有人還要聊點天,這麼參加念佛七,念到彌勒下生,還是業障纏身,不但現在不成就,念到彌勒菩薩再來的時候,你還是業障纏身。應當從頭到尾的綿綿密密,一句緊跟著一句,一字一字,一句一句不要亂。不是說證到一心不亂,就是你念這一句別亂,一會兒想吃餅,一會兒又想去看電視,一會兒又想家裏爐子上還有水壺,這心就亂了。在道場裏這些都放下,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佛來也這麼念,不用說虛老來了,佛現前,還是這麼念,魔來也這麼念。念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不受外頭的干擾,才有成功的日子。佛是什麼?佛就是覺悟。佛者覺也。魔是什麼?魔是魔惱。魔者惱也。魔是惱亂,讓你煩惱。佛就叫你覺悟,佛是覺者。所以你覺的時候就是見佛的時候。覺心朗照清清楚楚就是見佛。生了煩惱,你在惱害人,或者被人惱害,那樣的時候就是著了魔了。)虛老又開示:「剛才佛七道場有很多人就坐著不動。不管誰來還是念佛,這些人都見佛了。」「那幾位來磕頭接我的你們接到了什麼?虛耗時光,白白地浪費了時間。」(所以我們大家都儘量珍惜時間,時間就是生命。)「那豈不是因為我而惱亂了你們的大事呀,你們在念佛,我來,你們就不安心,出來接我。是我干擾了你們,也就是你們把我推到魔的旁邊去了。」這真是極殊勝的開示,許多學佛的人都顛倒了,怎樣才是尊敬三寶,怎樣才是如法修持,怎樣才能免於自欺欺人。再有幾句談到神通方面的事情,「一般不明佛法,未忘名利求通求變,存此妄想非邪即魔。」一般人不明白佛法是什麼?名利之心根本未忘,念念之間所盤算的是如何爭奪佛教中的名位與權利。學法之後就想得神通,就想能變化,存在著這種妄想不是邪徒就是魔的眷屬,非邪即魔。須知心外無法,一切法是在自己心內。剛才說自信,要信自心本來有如來智慧德相,不可心外求法。剛才說我們念阿彌陀佛,那不是在心外求,你要信自,都在你自心之內,你的心跟佛的心一樣遍滿一切處,不但阿彌陀佛在你心內,沒有一個佛不在你心內。虛老又說:神通豈可起心希求,有此用心,豈能證無住真理。《金剛經》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先有一個要求得通的心,就有所住,怎麼能夠相契無住的真實道理。「此類人們」,佛就稱他們為「可憐憫者」!

虛老的開示妙意無窮,其中殊勝之處是呵責離座迎接頂禮之人為「倒插法幢」,而站在原座不動之人是「念佛見佛」。這同當年釋尊升天為母說法後回到人間,呵責來迎的比丘尼,而不來迎接的須菩提,如同一轍。這位比丘尼有神通,化現為轉輪聖王,於是排在迎佛隊伍前首第一位,果然她第一個看見佛,佛一見便責備她為什麼站到大僧的前面,她說「想早見佛」。佛說「你沒有看見我,倒是須菩提第一個看見我」,這天須菩提在林間靜坐,動了一念,今日世尊回來是否去接?繼而想到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佛無來去,何須迎送。就繼續靜坐。可見禪門是傳心之法。世尊的心就傳到現代的虛老。心心相印,一味無差。從此公案的啟示,什麼叫做見佛,如何才能見佛,都不必再問了。

同時對於淨宗也是極寶貴的開示,大力宣示,「念佛貴在一心」。佛來魔來一切不管,只要老實專念,前後相繼。呵斥迎接者是「倒插法幢」(顛倒,毀法)。讚歎繼續持念不動之人為「念佛見佛」。淨宗警語「念佛時即見佛時」,可見虛老的話,正是當代禪宗第一大德對淨宗的寶貴印證。或有人說:你錯會了,虛老的重點在「不動」而不在念佛。我說:念佛的重點正在「不動」。淨念相繼,正是「如如不動」

末後補足所引淨宗妙句「念佛時即見佛時,見佛時即成佛時」,作為本文結語。

大勢至菩薩應化人間

印光大師——大勢至菩薩應化人間

無論在家出家 必須上敬下和
忍人所不能忍 行人所不能行
代人之勞 成人之美
靜坐常思己過 閒談不論人非
行住坐臥 穿衣吃飯 從朝至暮 從暮至朝 一句佛號 不令間斷
或小聲念 或默念 除念佛外 不起別念
若或妄念一起 當下就要教他消滅 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
縱有修持 總覺我工夫很淺 不自矜誇
只管自家 不管人家 只看好樣子 不看壞樣子
看一切人都是菩薩 唯我一人實是凡夫

—– 印光大師開示

强烈的正念

人家問祖師大德:散亂心可不可以往生,祖師大德回答:照樣往生,但是記住要兩個條件。

這兩個條件很簡單,
一、深信不疑;
如果你沒辦法念到一心不亂,底下這就要很注意聽了,你要深信阿彌陀佛的願力,你要深信的的確確有一個極樂世界,你要深信本師釋迦牟尼佛不打妄語,極樂世界是確實存在的,一點都不懷疑,第一個條件深信。現在講的這個就要注意,

第二個叫做切願往生,發深切的願力,一定要往生,平常就算沒有辦法念到一心不亂,起心動念都一直念佛,一直憶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深信切願這種力量有多大,要有九牛不挽的志氣,後面九隻牛在拖,你一樣要往生。在這裡有一點要很注意,臨命終伏惑就可以往生,他方世界要斷惑,斷見思惑,在末法的這個時代,那有多困難的!哪一個現在斷見思惑?開玩笑!怎麼斷見思惑?沒那麼簡單,往生極樂世界倒是很簡單,他的先決條件「伏惑」。要講具體一點你才聽得懂,什麼叫做伏惑呢?要講具體的就是兒女的私情放得下,你臨命終的時候,母子、母女的親情割捨得下,你不會為你的財產而一點一絲一毫的掛礙,這個人情世故、兒女私情,財富、名利通通放得下,深信切願到極樂世界去,臨命終這強烈的正念決定往生。我若妄語下十八層地獄,所以你要聽經聞法,經典要會通,為什麼說在一念的強烈正念極樂世界就現前,第一阿彌陀佛的願力,他發了四十八大願,第十八大願,乃至十念決定往生。什麼叫做修行?修正錯誤的觀念叫做修行,不是每天一直誦經,誦了《無量壽經》、《阿彌陀經》、《金剛經》,煩惱一樣在,碰到什麼事情,然後每天面對上蒼,你怎麼對我這樣不公平,對我這麼樣子苛刻,我苦不堪言,從來沒有思維,這是我自己的因果,福德因緣不夠,不會迴光返照。

為什麼說極樂世界在一念正念現前即刻往生,因為極樂世界不是物質的世間。你要先弄清楚,物質的世間,科學再怎麼發達通通是生滅的。美國現在計畫十年要登陸火星,這對人類來講是巨大的意義。但就佛法來說,這還是妄想,世尊講這個還是妄想。首先你有一個我相,虛妄的顯現一個我相,虛妄的顯現有山河大地,包括他方世界,都是虛妄的。因為一切都是生生滅滅,無常變化的,根本就沒有一個我,虛妄的顯現一個我相,然後分別外在的一個現象,產生妄執,不曉得外在的世界是唯心所造。科學對人類有沒有幫忙?有,有正面的幫忙,説明我們瞭解宇宙的真理——科學愈發達愈證明世尊的偉大,科學絕對不妨礙佛法,佛法絕對不會去礙到科學,科學家愈強,就愈能證明世尊偉大。跑到火星,世尊說還是妄想,火星是什麼?還是緣起法。為什麼說極樂世界不是物質的世間呢?物質的世間是生滅法的世間,就是生老病死的痛苦,桑田變滄海,就是這樣子。物質世間,它是三度空間。

我們用一個開玩笑的角度來說,如果西方極樂世界是物質的世間,文殊講堂哪一個信徒要往生,阿彌陀佛要開一艘太空船來載我們,火箭就停在我們旁邊這個公園,你用這個色身,要到極樂世界去,阿彌陀佛就請你上火箭,阿彌陀佛駕駛,開那個火箭;諸位老兄,十萬億三千大千世界,我的天啊!現在最快的火箭,開到月球要開七天,到火星要幾周,地球到月球再到火星,才第幾個星球而已。太陽系有九大行星,還有的人講十一大行星,但都沒有脫離太陽系,一個銀河裡面有十萬個太陽系,阿彌陀佛來開這個太空船,飛、飛……飛到極樂世界去,你想想看怎麼可能,你怎麼可能在一刹那之間往生極樂世界。由此可以證明極樂世界它不是物質的世間,它沒有三度空間的,因為往生他就是在一念之間,所以你根本就不用怕死,死的時候換金光明身,換極樂世界清淨的身,我們這個色身,臭死了,感冒流鼻涕,腸胃不好腹瀉,耳屎、鼻屎,嘴巴統統是細菌……,這個世間就是物質的世間。極樂世界因為不是物質的世界,所以它沒有三度空間,沒有長、沒有寬、沒有高,它是阿彌陀佛的願力影現出來的,所以我們在臨命終,我們無比的正念扣住阿彌陀佛的願力,一下子拉就過去了,刹那之間蓮花馬上化生,一點痛苦都沒有,修淨土的人可真是福報大。

世尊七十二歲才講《彌陀經》,七十二歲,也就是入涅槃以前八年,世尊才講淨土法門,諸位,這個有很大的意義。三藏十二部經典統統要叫你了生死,世尊四十九年講經弘法無非就是要叫你了生死。在入涅槃以前他講一個了生死最快的方法,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發願、深信切願往生極樂世界,簡單講整個三藏十二部經典,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會嗎?這是世尊出世的本懷,世尊出世降生人間最重大的意義,就是要我們了生脫死,而了生脫死最直截了當的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但是要記住要用智慧心去念。

《强烈的正念》慧律法師講述

 

「苦行尊者」

「苦行尊者」。


這個苦行尊者很喜歡找山間、林下、山洞修行。世尊的話每一句話都印在心裡,能夠背誦世尊所講的、教化的種種的語言、音聲,法能入心,回想世尊怎麼跟我們教化的,如法的觀照修行,證阿羅漢果,叫做苦行尊者。他有一次在一個山洞裡面打坐,他打坐後一起身被一條毒蛇「唰」一下子就咬到——這條毒蛇因為天氣太熱了,它找到這個山洞,阿羅漢打坐不知道,結果一轉身碰到蛇,毒蛇一口就咬到了他——毒液攻心,阿羅漢非常痛苦,全身發抖,快要斷氣了。旁邊的人看他,身體雖然痛苦,但他的心靈非常的安詳,沒有一點恐懼死亡。旁邊的人說:「尊者,尊者,你被蛇咬到,為什麼一點都不恐懼呢?」一般人被蛇咬到就很急,要趕快移動,找藥。這個苦行阿羅漢就說:「我已經證阿羅漢果,于世間生老病死早就斷除,無所恐懼,身雖痛苦,心靈寂靜。世尊說無常刹那,生命刹那就消失,在我刹那生命消失前,我不失正念。」原來斷惑的人,斷執著的人,于世間無所恐懼。
苦行尊者告訴旁邊的人:「你幫我抬到外面曬曬陽光,我全身開始發冷了。」
他的體溫驟降,冷,發抖,可是他的眼神、內心卻是安詳,卻是微笑,沒有一點痛苦。因為他沒有急速的跑,毒沒有攻到心臟,後來人家就趕快用藥草給他解毒,毒解掉了,好了,阿羅漢被蛇咬到的毒好了。

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修行有什麼好處?大修行人當他面對死亡的時候,依然是無比的正念面對,因為他知道死亡一定會來臨,沒有例外,任何一個人都沒有例外,
何況我們現在大家都是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人,我們臨命終還有阿彌陀佛可以依靠。你怕什麼?對不對?生死就是在一念之間。

因此我還是要來讚歎大家,勉勵大家,修行不是很困難的,聽經聞法是不能停止的。聽經聞法,是修行人一生一世的功課。

《强烈的正念》慧律法師講述

簡述楞嚴經來到中國的因緣

簡述楞嚴經來到中國的因緣:

《楞嚴經》,是一部不可思議的經典!佛法是從印度傳到中國來的。
古時候,中國有許多高僧大德到印度去留學、取經,但他們沒有見到這部經典;玄奘大師在印度住了十七年,沒有看到過《楞嚴經》。
印度高僧到中國來弘法,帶了不少經典到中國來,也沒有《楞嚴經》。這是因為當時印度的國王吝法,他們把《楞嚴經》看作是國寶,其他的經典外國人可以學,也可以傳到外國,《楞嚴經》不可給外國人學。

中國法師到印度,是外國人!所以他們不肯給外國人學,也不讓外國人知道,更不容許這一部經流傳出境;所以,很長很長的時間裏,都沒有人知道有這部經典。

一直到唐朝初年,智者大師始有所聞。(唐朝初年是中國佛法的黃金時代,大乘八個宗都是在這個時期建立的,對於中國佛教的影響,非常的深遠。)

智者,是天臺宗的大師,雖然天臺宗不是他創建的,

但是天臺宗確實是在他的手上完成的,所以講天臺大師,一定都是指智者大師,像講華嚴宗一定講賢首大師一樣。
其實賢首在華嚴宗是第三代,因為華嚴在賢首大師時才真正完全。

天臺大師他創立三止三觀的教義,這是他從經典裏面悟出來的。在那個時候,有印度的高僧到天臺山拜訪智者大師,聽到智者大師講三止三觀,這些印度高僧佩服得五體投地,

就跟智者大師說:「你所發明的止觀跟印度的《大佛頂首楞嚴經》的教義,非常的接近。」這時候中國人才曉得印度還有一部寶典叫《大佛頂首楞嚴經》。

在那時代交通不便利,要從中國到印度去,只有走路、騎馬,路途非常遙遠,想得到這部經談何容易!智者大師非常了不起,聽說有這部經,當然希望能夠見到這部經,給自己做個印證;看看自己所述的止觀跟佛所講的到底是不是相應?

其中有什麼差別?他當然非常渴望想看到這部經典,於是在天臺山築了一個拜經台,每天向西方禮拜,求感應,求這部經能到中國來。他每天禮拜,一天也沒有間斷,一直到他圓寂,總共拜了十八年。他這種精神真值得後人敬仰!

一直到唐中宗,到武則天執政的時代,印度有一位高僧般剌密諦,終於將《楞嚴經》偷渡到中國來。他們國家是禁止這部經典出境的,他是偷渡好幾次才成功。前面幾次他將這部經典藏得很好,但是出境的時候,就像現在的海關一樣有嚴密的檢查,他被查到了,當然不准出境。

畢竟他是出家人,印度是佛教國家,對他還有一點禮遇,沒有處罰他,警告就是了——你怎麼可以把國家的違禁品偷渡出國。第一次沒成功,第二次偷渡又被發現了。有這二次紀錄,法師一出國,關口就特別留意。到第三次,他想了一個方法,他把這部經典,用很小的字抄寫在很薄很薄的絹,然後把經典卷起來,將自己的胳膊剖開,將經典藏在裏面,等傷口長好了,再申請出關。

這一次沒有被檢查出來,其實他把經典藏在肉裏面。他是用這個方法把經帶到中國來。他從海路到中國廣州登陸,登陸之後,他見了廣州這些寺院的高僧大德們就說,他把《楞嚴經》帶到中國來。中國這些法師聽了就非常喜歡。因為《楞嚴經》的大名,已經聽了幾十年了,智者大師在拜經台拜了十八年,沒有見到這部經典;所以他們一聽說《楞嚴經》傳到中國來了,當然非常興奮!

到中國後法師又把手臂剖開,把經典取出來;後經房融居士的女兒提議用乳汁浸泡將血水洗掉,當時就在廣州從事翻譯。可見得這部經典傳來非常不容易!

法師是守法之人,把國家的禁品傳出去了,一定要受國家法律的制裁,他並不逃避。經典傳到中國來,在中國翻譯完成,他老人家趕緊回去,向國王報告:《楞嚴經》已偷到中國去了,願意請求處分。

所以本經不像過去古大德到印度去求取,或是西方高僧大德帶來,是般剌密諦用這樣的苦心,把這一部寶典送到中國來。今天大家能見聞此經本,不能不感激般剌密諦大師。

順便說說譯場的殊勝。

譯場遇到了房融居士,房融原先做過武則天的宰相,後來得罪了帝王,被降級貶官,到廣州來做地方官,他正好遇到這件事情,於是他從事於譯場裏面的紀錄「譯官」。

所以《楞嚴經》的文字是出自於房融宰相之手;這是一代的大文學家,在所有一切大乘經典裏面,如果講文字之美,《楞嚴經》當屬第一,沒有任何經本能夠跟《楞嚴經》相比的。這是簡單的敘述,把這部經的歷史介紹給諸位。